- 網絡輿情監測:理論與實踐
- 郝曉偉
- 1001字
- 2020-08-20 17:11:00
前言
互聯網的出現是20世紀人類社會最重要的技術革命,它不僅推動了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也對人類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中國接入互聯網20年來,互聯網在中國取得了飛速的發展,目前中國網民人數已躍居世界第一,互聯網在推動國家經濟發展、社會開放和民主政治等方面所發揮的作用舉世矚目。尤其值得關注的是,在中國,互聯網在匯聚民情、傳達民意方面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普通民眾這一以往“沉默的大多數”在互聯網時代找到了吐露心聲、建言獻策乃至參政議政的舞臺,使得網絡成為了政府和民眾溝通交流和傳遞信息的重要橋梁。
隨著網絡信息傳播技術的飛速發展和網民網絡參政議政熱情的不斷高漲,網絡輿情監測研究工作的重要性不斷凸顯,網絡輿情研究也逐漸成為一門“顯學”。目前,黨中央、國務院以及地方各級黨委政府和各部門對網絡輿情高度重視,相關的工作機制不斷完善,使網絡輿情監測分析日益成為一個具有廣闊前景的新興行業。2013年9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將網絡輿情分析師正式納入CETTIC職業培訓序列,并將對培訓考試合格者頒發網絡輿情分析師職業證明和從業資格。據媒體報道,目前國內從事網絡輿情監測分析的從業人員數量約有200多萬,但其中真正掌握相關職業技能并獲得職業資格的人僅有上千人。可以說,不斷提高自身理論素養、增強業務工作能力,已經成為廣大輿情監測分析從業人員的迫切需求。
網絡輿情監測分析工作承擔著向各級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各級領導及時反映網上社情民意、提供科學決策參考的重要職責。從事這項工作,必須具備高度的政治敏銳性、準確的政策把握能力和廣博的知識儲備,要做到“身在兵位、胸為帥謀”,善于從黨和國家以及本地區、本部門的工作大局出發理解和思考問題,對網上信息作出及時預警和精確研判。與此同時,網絡輿情監測分析也是一項枯燥而繁瑣的工作,要日復一日面對電腦重復信息搜索采集和編輯上報等操作,為了避免信息出現錯情,每一個環節都不能出錯,對工作責任心和敬業精神有著很高的要求。
作為一本網絡輿情研究分析方面的理論與實務參考書,本書匯聚了作者十余年從事網絡輿情監測、分析工作的研究成果和心得體會,力求對廣大輿情監測分析從業人員提供有益的借鑒和參考。同時,本書借鑒參考了國內外諸多學者的研究成果,在此一并表示感謝。在本書寫作過程中,趙志云、姜文華、曾志毅、何揚等諸位同仁提供了寶貴的幫助和支持,在本書即將出版之際,謹向幾位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