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工匠精神:人工智能挑戰下如何成為稀缺人才
- 付守永
- 1676字
- 2020-08-07 16:52:27
前言
新工匠精神“新”在哪里?
從2013年第一本《工匠精神》出版至今,已整整走過了六年的時間。六年里,我已出版了三本工匠精神題材的作品,并立志要用一生致力于中國工匠精神的傳播。
2018年《新工匠精神:人工智能挑戰下如何成為稀缺人才》出版,新時代開啟新工匠,新工匠創造新價值。
新工匠精神,“新”在哪里?
股神巴菲特的合伙人查理·芒格曾說過:“成年人學習的目的,應該是追求更好的思維模式,而不僅是獲得知識?!痹诼浜蟮乃季S模式里,即使增加再多的信息量,也只是低水平的重復。
新工匠精神,新在“思維”上。今天,科學與技術在飛速發展,人類社會將面臨智能化浪潮的猛烈沖擊,各個領域將出現前所未有的開創性變革。萬物互聯將成為一種趨勢,人工智能已在當下,并創造未來。
如果說人工智能是一段旅程,那么這個旅程已經開啟。同許多新事物一樣,人工智能在不斷發展,并帶給我們機遇與挑戰。這要求我們要不斷學習,提高自我認知能力、創新能力、適應能力和協作能力,才能對當下和未來有較清晰的認識,并做出合理的選擇。同時,這也是在為我們的未來鋪路,因為按照智能社會的分工,創新勞動將占主導地位。在新時代,我們要重新定位自己,未來要努力成為一名創造者,只有創造者才有未來。創造者思維就是新工匠最鮮活的思維。
我們得想清楚我們想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有信仰的、執著的、腳踏實地的進取者,還是唯利是圖、不求上進的懦弱者。影響一個人成功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個人能力、知識儲備、背景條件等。但要想在事業上有所成就,就必須擁有一流的思維,尤其是一流的新工匠思維。
在新時代,新工匠精神不僅是對老祖宗工藝簡單重復的傳承,還應包含對科技創新的敬畏之心。我們不僅要傳承精益求精、踏實專注的工匠精神,更要通過創意、創新,創造出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價值,才能讓傳統的工匠精神煥發出新的時代光芒。
新工匠精神,新在對待生命的“態度”上。一生只做一件事,一生只做好一件事,便能令無數人為之動容。這是一種品質,更是一種精神。與其在面對諸多事時三心二意,不如心無旁騖做好一件事。如果花上一生的時間去做一件事,那在這件事上便無人能及了。用心去做每一件事,把每一件事都做到最好,便能使世界變得更美麗。如果我們決定用一生去做一件事情,又何必抱怨今天的付出沒有回報呢?所有的抱怨都是因為我們根本沒有想清楚這件事需要做多久。未來有兩類工作將非常有前景:跟創造力有關的工作和有愛心的工作。
新工匠精神,新在“責任”上。再好的計劃,不付諸行動,等于零;行動了,沒有堅持到底,還是等于零。社會在不斷發展,這要求我們保持終身學習的理念。努力學習,持之以恒,將學習日?;⑸罨?,這是現代人應該有的心態。《華嚴經》里說:“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什么是初心?初心就是在人生的起點為自己所設定的計劃,自己最初的夢想,是我們傾其一生想要實現的目標。
在人生的不同階段,我們總有各種各樣的夢想、期許,只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生活的磨礪,我們忘記了來時的路,忘記了那時候的夢想,我們越來越執著于眼前的一切。而夢想是一個人出發的起點,不忘初心,我們才清楚自己從什么地方來,要到什么地方去。不管我們多大歲數,都要有踏上新征程的勇氣。所有的勇敢,所有的脆弱,所有的跋涉與艱辛,都是為了實現我們起程時的夢想。
卸下生命中那些不能承受之重,刪減不必要的欲望,刻意的追求往往換來的是失意的惆悵,生活不能裝得太滿,多給自己留些空間,好讓我們還記得來時的路,還記得那顆美好的初心。
對于遙不可知的未來,我們可能會焦慮、擔憂,但實際上,只要過好現在的每一天,做好當下該做的事情,一切都會水到渠成。每一次蛻變,每一個微小的進步,都意味著我們距離理想又邁近了一步。無論我們選擇怎樣的生活方式,都應該讓生活的每一個階段煥發出光彩。
這本書將告訴我們,如何在人工智能挑戰下成為稀缺人才,有理念、有方法、有落地的步驟。這里有極簡、“一”的哲學,有夢想的導航,有行動的指南。在新工匠精神的指引下,只要我們努力踐行,一切皆有可能。
這是我的第四本關于工匠精神題材的著作,借本書向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獻禮!
付守永
2018年4月27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