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國慶節,跟朋友討論現在到底是不是教育出現了問題,出現了哪些問題,我們該怎樣解決這些問題?因為我們將來也是為人父母,我們各自的孩子也將接受這樣的教育,這樣并不合理的教育體制會不會改變我們無從得知,“既然不能改變,為什么不去適應呢”可是,我們會忍心讓孩子適應不合理的體制嗎?
辣椒給留言國慶快樂,是國慶節,新中國給中國帶來了嶄新的中國,課是一些制度的改善顯然又漸漸變慢了,一種思想,一個制度并不是能夠永遠奏效的,時間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經得起時間檢驗的才是真理,所以,有些理論和思想到現在不再是真理,我們應該不改變,去改善。
學生培養,雖然在上學的時候有“興趣班”這么一說,但是真正的興趣還是沒有體現出來,最好的興趣班不是留課題給學生做,而是學生做好的東西該歸結到哪一個課程班去講,學校是有興趣班,我想一個范圍性的興趣班相對于現在針對性的興趣班更容易讓孩子產生興趣,自由思想,真的很重要。
小學的時候,美術課,誰畫得像誰就獲得甲A,誰畫的不像,誰用色不好誰就獲得丙C,等到中學時候,我們這些獲得甲的同學都沒有參加美術特長生,那些獲得丙的學生,因為沒有受到系統性的“優待”而參加了特長生,并且美術作品堪稱一流,當然,不乏一些為了考學而速成的一些特長生。
天亮后,她或許會站在某處,等著我,玩兒:石頭,剪子,布、小馬過河、踢毽子。
記得剛上大一那會兒,軍訓過后還是蠻拼的,上個大學不容易,高中的時候被老師罵的大哭,想想也是,一個男子漢,為了一些小事,僅僅因為一些不想提及的話,哭了一鼻子又一鼻子。
上了大學,心漸漸靜了下來,對那個老師的怨恨也漸漸減退了,誰人會記仇呢,要不是天大的冤枉,誰人會痛苦呢?在此記錄下來,我確實無奈。不過大學以來,有了自己的專業認知,把自己的興趣從那邊轉移到這邊,把自己的未來從這邊轉移到那邊,把自己的世界從這里轉移到那里,我雖然討厭排比句,我超級喜歡流水賬,超喜歡的,凡事我喜歡背離規矩的東西,我不認為規矩是好的,當然我也不認為規矩是壞的,僅僅是我要背離的才會背離。
既然定了規矩,就是要人遵守的,又怕人不遵守,這問題就來了,為什么不遵守,說明規矩也是有問題的,她觸及到別人的利益,我不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