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06章 私塾

  • 說說點墨
  • 徐徐九章
  • 950字
  • 2020-08-17 06:44:00

私塾是中國古代社會一種開設于家庭、宗族或鄉村內部的民間幼兒教育機構。它是舊時私人所辦的學校,以儒家思想為中心,它是私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新中國成立前夕,共產黨在解放區實行土地改革政策,一些私塾的學童因為土地被充公而喪失了聘請塾師的能力。同時,隨著對塾師的思想改造工作的進一步深入,部分塾師感到不再適合設館謀生,便另圖他業。新中國成立后,私塾逐漸消失。

私塾是私學的一種,清代地方儒學有名無實,青少年真正讀書受教育的場所,除義學外,一般都在地方或私人所辦的學塾里。因此清代學塾發達,遍布城鄉。以經費來源區分,一為富貴之家聘師在家教讀子弟,稱教館或坐館;二為地方(村)、宗族捐助錢財、學田,聘師設塾以教貧寒子弟,稱村塾、族塾(宗塾);三為塾師私人設館收費教授生徒的,稱門館、家塾、學館、書屋。塾師多為落第秀才或老童生,學生入學年齡不限。自五六歲至二十歲左右的都有,其中以十二三歲以下的居多。學生少則一二人,多則可達三四十人。

古代私塾教學

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由秀才祝星六創辦并任塾師的留下西溪私塾(在今茶市街),開辦時學生有二十余名,最盛時達四十余名。塾師一般多為一人,大的村塾則不定。學生人塾后由塾師個別教授。年幼兒童先識“方塊字”(書寫在一寸多見方紙上的楷書字),識至千字左右后,教讀《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亦有直接教讀“四書”的。教法大多為先教學生熟讀背誦,然后在適當的時候由教師逐句講解。除讀書背誦外,有習字課,從教師扶手潤字開始,再描紅,再寫映本,進而臨帖。學童粗解字義后,則教以作對,為做詩做準備。“四書”讀完后,即讀“五經”,兼讀古文,如《東萊博議》、《古文觀止》等,并開始學習作文。由于科舉取士深入人心,學塾也重視制科文字(八股文)的習作,為科舉考試作準備。學規極嚴,訂有嚴厲罰則,體罰為平常事。

私塾有多種:有塾師自己辦的教館、學館、村校,有地主、商人設立的家塾,還有屬于用祠堂、廟宇的地租收入或私人捐款興辦的義塾。私塾產生于春秋時期,作為私學的一種,在漫長的封建社會,除秦朝曾短暫停廢外,2000余年延綿不衰,作為人才培養的搖籃,它與官學相輔相成,并駕齊驅,共同為傳遞中華傳統文化,培養人才,勤苦耕耘,不懈奮斗,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是為了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棟梁之才的地方。簡稱私塾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六安市| 三江| 济阳县| 西乌珠穆沁旗| 出国| 永和县| 永仁县| 三明市| 京山县| 嘉禾县| 冷水江市| 扶绥县| 屯昌县| 济南市| 徐汇区| 永修县| 广饶县| 光泽县| 文成县| 牟定县| 三穗县| 宁明县| 弥渡县| 栖霞市| 徐水县| 濮阳市| 南康市| 剑川县| 九龙城区| 叙永县| 右玉县| 延津县| 天峻县| 肇源县| 贡嘎县| 普安县| 景谷| 扎囊县| 房产| 灌南县| 霞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