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趣味計算:10以內加減法(幼升小)
- 張祖杏
- 977字
- 2020-08-06 15:06:57
前言
很多幼兒能熟練掌握簡單數字的寫法,也能輕易答出“3個蘋果和2個蘋果加在一起是5個蘋果”,但是問他們“3加2等于多少”時,他們就會有些迷惑;如果問他們“3個蘋果和2個梨加在一起是幾個水果”,他們更會覺得無法理解:蘋果和梨怎么能相加呢?
這是因為幼兒眼里的世界是具象的、真實的,他們很難理解數學這種符號化的、抽象的思維方式。在幼兒園的學習中,幼兒一般都是通過游戲化的方式,借助具體的事物對數字和計算形成初步的認識。進入小學后,數學學習的進度大大加快,知識和思維方式也更加數學化、抽象化,這會讓很多幼兒感到不適應。一些小學在幼升小面試時就考查接近一年級難度的計算題,這對僅僅接受過幼兒園教育的幼兒來說,是很難應對的。
而“計算”正是通往數學王國的橋梁。幼兒們首次接觸到的數學,就是將具體的事物抽象成數字,再進行加減計算。如果幼兒能夠通過“計算”這座橋,平穩地掌握數學的思維方式,無疑是為將來的數學學習之旅開了一個好頭。
為了幫助幼兒攻克計算難關、培養數學思維、應對名校面試,我們根據《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精神,結合《小學數學課程標準》第一學段(1~2年級)目標,針對幼升小兒童的學習特點和思維特點,編寫了這套“趣味計算 幼升小”叢書。
本書特點:
一、學玩結合,有趣不累
本書將計算內容融入不同形式的游戲里。媽媽和老師與幼兒一起做這些游戲題,讓其逐漸從“1個蘋果”的具象概念中體會出“1”這個抽象概念。
二、先認再算,循序漸進
本書的第一部分是專項練習,按照數字的從易到難的順序排列,所有數字都按先認識、再計算的順序呈現。
三、激發興趣,培養習慣
本書編寫的目的就是為了激發幼兒學習計算的興趣。只要幼兒有興趣,并做完了今天的內容,無論對錯,媽媽和老師都應給予鼓勵,旨在增加幼兒的自信心和學習興趣,切忌糾結甚至指責幼兒的計算錯誤。在學習的過程中,要讓幼兒知道今天要完成哪些內容,幫助幼兒養成“今日事,今日畢”好習慣。
四、轉化思維,銜接未來
本書的難度和抽象程度也是循序漸進的。要注意觀察幼兒在學習中,是否感到迷惑,是否掌握了所學的知識。本書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都是測評卷,既可了解幼兒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也能讓幼兒提前適應小學的學習節奏,進而更好地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
只要認真學習本書,每個幼兒一定會覺得數學很有趣,能夠津津有味地享受學習數學的樂趣,并最終取得優良的成績!
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