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講 準確的動詞,生動而傳神

開始脫殼了!蟬蟲整個身體來回地抽搐了幾下,背上立刻裂開了一道口子,蟬背露出來了。背上那一層保護甲的顏色也在很快地變化著,先是極淡的綠色,一會兒變成了深綠色。接著,頭鉆出來了,前面一雙透明發亮的大眼睛,像兩顆花椒籽一樣又黑又亮,六只腳出來了,整個身子在慢慢地活動。最有趣的是蟬尾出殼的情景。未出殼的蟬尾使勁地抖動著,著。蟬兒把它已經出殼的上半身騰空向后去,又敏捷地向前來,再用前腳住蟬殼用力一,又白又嫩的蟬尾就出來了。整個動作配合得自然協調。脫殼的蟬兒靜靜地趴在蟬殼上,過了好一陣子,才依依不舍地離開了蟬殼。

——《金蟬脫殼》片段

賞析1

動物,動物,關鍵在于一個“動”字。同樣,要寫好動物,就得在選用動詞方面下功夫。如果我們一時找不到恰當的動詞怎么辦?不妨把有關的動詞先列出來,再加以比較,看看哪一個最符合某個動物的動態特點。相信《金蟬脫殼》的作者在選用動詞的過程中,也一定費了一番周折。金蟬脫殼,奇特動人,讓人驚嘆的不僅僅是這一過程,而是作者準確地運用了“抽搐”“裂開”“露出”“鉆出”“抖動”“伸著”“仰”“撲”“抓”“抽”這些動詞,形象生動地展示了蟬的可愛,令我們不得不贊嘆作者精細的觀察力和準確的語言運用能力。

其中最有趣的要算那件事了。

那天,爸爸釣了許多魚,放在了盆里。貓發現了魚,就悄悄地靠近魚盆,正準備“釣”上一尾。這時,媽媽的一聲吆喝,打斷了它偷腥的美夢。它只得“喵嗚”一聲,落荒而。媽媽洗好了魚,無意間在魚盆里遺留下了一瓣大蒜,那白白的大蒜經水一沖,活像一條小魚。貓很快發現了這個秘密。你看,它捉魚來了。它先試探性地將貓爪入水里,輕輕地一。蒜瓣兒經它這一撥弄,滑了出去。見抓不住,貓生氣了,索性將它的雙爪都伸入水里,使勁地撥弄起來。盆里的水順著盆做著圓周運動,不一會兒,便濺了出來,鉆入它的毛里。可是它卻全然不顧,依然專心致志地著魚。當我發現它那可愛的樣子時,不由得哈哈大笑起來。我喊來爸爸媽媽,并笑著趕走了它。可是不一會兒,姐姐的笑聲又把我引了出來,那可愛的家伙竟又在捉魚了。

賞析2

上面片段中,描寫小貓動作的“逃”“伸”“攪”“撥弄”“捉”等動詞換成其他動詞行不行?不行!因為每種動物都有自己特有的招牌動作,所以我們描寫它們的行為舉動時,也應該選擇最能體現這種招牌動作的詞語。讀著上面的片段,小貓捉魚的畫面似乎就出現在我們眼前:一個“撥弄”,再現了小貓可愛調皮的樣子;一個“攪”,傳神地寫出了小貓前爪的動作。這里面的訣竅就是作者除了準確使用動詞之外,也注意了動作的連貫性和有序性,把小動物活動的過程連貫地寫了下來。

情境

下面兩個話題,你可以選擇其中一個進行創作。

1.你養過小金魚嗎?觀察過它吃食嗎?一條金魚吃食和一群金魚吃食一樣嗎?

2.你去過動物園嗎?動物園里有很多動物,你最喜歡哪個動物呢?走近觀察觀察,你一定會留意到它的活動,注意準確使用動詞,把它的活動連貫地寫下來。

導寫

觀察動物的動態時,有很多方法。可以從不同角度,不同時間,不同地點去觀察,如小金魚在游動和吃食的活動情況不同,小貓在白天和夜間的活動差別更大,動物園里的動物有時候在睡覺,有時候在來回移動。所以,我們一定要細致地觀察小動物在不同條件下的特殊活動。有時甚至需要我們多次認真觀察,抓住特點,才能寫好。

自我評價:  同伴評價:  老師評價:

主站蜘蛛池模板: 神农架林区| 平陆县| 鹤庆县| 罗源县| 济阳县| 丰县| 新绛县| 民丰县| 高要市| 潼南县| 定襄县| 广宁县| 禄劝| 澎湖县| 仪征市| 高邑县| 全椒县| 孝昌县| 蓝山县| 都江堰市| 吉林省| 长岛县| 图木舒克市| 土默特右旗| 高要市| 襄樊市| 静海县| 新野县| 阿克苏市| 原平市| 六枝特区| 建瓯市| 永善县| 宜川县| 阿拉善右旗| 涿州市| 韶关市| 诏安县| 莒南县| 金川县| 东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