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拉貝傳
- 黃慧英
- 1433字
- 2020-08-05 16:54:01
三 中國醫生
拉貝對中國的傳統文化十分感興趣,尤其是中國醫術。他第一次聽朋友介紹中國古老的針灸術,就十分驚訝。他的一位上了年紀的朋友、總工程師博爾科韋策先生,是靜安府鐵路橋的建筑師,向拉貝介紹了這么一件事。
他住在北京城北一座很大、原本屬于某個蒙古王子的中國庭院里。主人通常只走大門,但是有一天,因為有些急事,他從傭人走的邊門穿過,他驚訝地看到邊門前停了一排汽車。他左右看了一下巷子,門只有這一個,客人們是誰?他們要拜訪誰?他帶著疑問返回屋子,叫來管家。管家回答得毫不含糊:“拜訪廚師。”
“拜訪廚師?開著汽車的客人?”
“是,廚師是一位非常有名的醫生!”
總工程師繼續尋根問底,事實果真如此,廚師確實會針灸,是祖傳的針灸術,同時,他又會烹飪。這樣,他的收入頗豐。
拉貝問他:“后來呢?你允許他兼職嗎?”
“為什么不可以同時干兩種職業呢?”博爾科韋策十分明智。他沒有打擾廚師,而讓他繼續工作。
拉貝后來知道,幾年來,廚師的兒子一直受雇于西門子天津分公司,是一個讓人非常信賴的人。但他不相信針灸術,常說“那是老的、過時的玩意兒”。也是從那時起,拉貝開始對中醫產生了興趣。他后來認識了一位中國醫生,并且很信任他的醫術。這名醫生走街串巷,宣傳他的技藝,看病每次只收約合50美分的診費。他經過拉貝家門口,送上一封信。拉貝從管家手中接過這封信,信封上寫著:“一位中國醫生到了!”
我剛到天津,還聽不懂天津話(他來自南方,不會天津方言)。我的知識和才能是一門新科學,它還不為他人所知。如果您生病了,不要說您有何不舒服,伸出您的手,這樣我可以看見你的中指。然后,我會告訴您得了什么病。我收費很少,只收取藥費。若我醫好了您,只有一個請求,請把我的醫術告訴其他人。
某某某醫生(3)
拉貝很感興趣,讓人把醫生請進來。醫生讓拉貝的夫人把右手平放在桌上,取出一根銀針,將拉貝夫人的中指置在針尖上,再把針尖彈回,反復多次。后來,醫生開出了診斷:“陽氣不能進,寒氣出不去,用腦過度,心臟不好,消化不良?!?/p>
拉貝對醫生的診斷結論十分滿意,但他不動聲色,試圖為難他一下,堅持要求知道這種病的名稱。醫生從包里拿出一本厚厚的英漢詞典,指給他一個單詞“神經痛”。拉貝笑了,滿意地付給醫生50美分。
拉貝后來和朋友普尼歐爾博士談論中國醫術,兩人越談越有興致。這位博士意猶未盡,干脆作了一首《中國醫生》的詩,把自己請中國醫生為妻子治病的經歷寫了下來:
在中國,一個夜晚,
一位外國人的夫人病了。
丈夫內心搖擺不定,猶豫不決,
他應找哪個醫生?
這里的醫術很昏暗,
因為按照西方模式,
真正的醫生在這里必須不露聲色。
給我找一個醫生——隨便哪一個!
夫人的病情很不好,
她向丈夫哭訴她的疼痛——
我現在到底怎么辦?
現在對醫生有一個要求——
他應讓人了解他醫術的水平——
醫治了多少病人,
就點燃多少只燈籠。
外國人跑過大街小巷,
發現了很多燈籠。
外國人心里的石頭總算掉了下來,
急忙找到這個醫生:
您一定醫術高明——
沒有您我怎么辦?
醫生很熟練,
他為女人解除了痛苦。
當危險已去,
外國人衷心地感謝他。
我要向您承認,
為什么我求助于您:
在您的房前我看到,
只有六只燈籠被點燃!
中國兄弟謙虛一笑:
還可能怎么樣呢?
我今晚才開始給人看?。?a href="#ch4" id="ch4-back">(4)
(1) 據約翰·拉貝回憶錄手稿《我在中國西門子的四分之一世紀》翻譯。
(2) 據約翰·拉貝回憶錄手稿《我在中國西門子的四分之一世紀》翻譯。
(3) 據約翰·拉貝回憶錄手稿《我在中國西門子的四分之一世紀》翻譯。
(4) 據約翰·拉貝回憶錄手稿《我在中國西門子的四分之一世紀》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