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小小重八
取名重八
不管后人如何憑想象描繪朱元璋初臨人世的日子,公元1328年10月21日,元天歷元年九月二十八日,這個日子永遠被載入史冊,貧寒農家的孩子朱元璋降臨人間,開始了自己充滿傳奇色彩的一生。雖然這個孩子來得不是時候,朱五四還是按照習俗很快為兒子取了名字——朱重八。至于為人們熟知的朱元璋這個名字,還是他參加紅巾軍以后才取的。
在宋元社會,不做官的、地位低下的農民一般不取正式名字,只用行輩,或者用父母年齡合計一個數目字,或者以出生日期稱呼,例如丈夫年齡二十九歲,妻子年齡二十五歲,合計五十四歲,生的兒子即取名五四,或者叫作六九,即六乘以九得五十四之意。像朱元璋的祖父,出生在初一,所以叫朱初一;而朱元璋的伯父和父親,他們出生時父母的年齡分別合計是五十一歲、五十四歲,所以取名朱五一、朱五四。而朱元璋為什么得名朱重八呢?原因有二:一是在他們朱家,到了這一輩時男孩居多,所以按照行輩取名,他伯父家的四個兒子分別取名朱重一、朱重二、朱重三、朱重五,而朱元璋的三個哥哥,分別叫作朱重四、朱重六、朱重七,輪到朱元璋了,自然取名朱重八;另外一個巧合的原因是朱元璋誕生在農歷九月二十八日,二十八當然是“重八”,所以他取這個名字既合天意又合人意。
八口之家,無田無地,無房無業,僅憑赤手空拳生存下去談何容易!他們輾轉落戶在鐘離縣東鄉,依靠朱五一為他們暫時租種的土地安頓下來。這里鄰近淮河,俗話說“走千走萬,不如淮河兩岸”,可見淮河岸邊適合生存的條件多么優厚,就是這樣一處沃野田地,卻由于連年天災和暴政,人口大量減少,土地歉收減產,已經無法與昔日盛景相比。朱五四一家在此開始了新一輪的生存抗爭。

朱元璋像
當然,尚在襁褓之中的朱重八不會知道家境的艱難,他一天到晚瞪大著眼睛等著有人來喂自己東西吃。朱五四已是近五十歲的人了,連年勞累奔波,讓他看起來蒼老憔悴,但他老年得子,對小重八還是十分寵愛的,竭盡所能為兒子準備吃喝用品,讓這個小生命盡可能快樂地生存下來。
小重八不負父命,一天天健康長大,既結實健壯又活潑好動。一家人看在眼里,喜在心上,似乎這個孩子代表了他們所有的夢想與未來。重八的大姐姐十來歲了,每天下了工就抱著他跑出去,摘草掐花逗他玩。重八對什么都好奇,不是抓過來亂咬亂啃就是用手亂撕亂扔,每次大姐都假裝訓斥他說:“不可以破壞東西,不然會被姐姐打喔。”說著,故意在他眼前晃動巴掌。小重八哪管那么多,依舊咿咿呀呀地叫著,似乎不服氣。有時候,姐姐會給他編好看的草玩具,像蟈蟈、跳蛙,十分有趣。重八喜歡玩,可是不一會兒就把它們拆爛了,為此沒少挨姐姐罵。生活雖然艱苦,但是充滿親情的時光卻非常難得,這些幸福的歲月溫暖著小重八的心靈,是他人生當中極其寶貴的一筆財富。
但是,生活的艱辛容不得片刻安寧和喘息。父母忙著工作,大一點的孩子也要工作,小重八學會走路后就成了街頭的孩子,從早到晚蹲在門前,看著大人們過往勞作,那一張張愁苦的面容留給他深刻的印象。在他幼小的心靈中,愁苦不堪就是大人們生活的全部。
結緣寺廟
盡管窮苦像鬼魅一樣籠罩著全家,小重八還是在家人的關愛下快樂地成長著。但是有一天,小重八的日子變得不再那么單純了。這天,小重八從早到晚都沒有吃一頓飽飯。傍晚時分,他望著落日的余暉,翹首等待家人歸來。可是他的脖子伸得比平時長出一寸多了,依舊不見父母和姐姐、哥哥的影子。小小重八的心情越來越沮喪。在饑餓的驅使下,他開始亂抓東西吃,一會兒拔株野草,一會兒尋覓點野果子,放進嘴里嘖嘖有聲。窮人家的孩子都有這樣的經歷,在村旁田間的野草間尋覓食物不僅是他們幼年時的一大樂趣,更是他們解除饑餓感的唯一法寶。
小重八走著走著,不知不覺遠離了村子,走進了荒草野坡之中。他太小了,根本沒有預料到眼前的危險,而一味采食野果野菜的快感又讓他無法停住腳步。他太餓了,需要吃東西來填飽空空的腸胃,安定因饑餓帶來的慌亂心神。
就在重八專心采摘野果野菜的時候,荒地里突然跳出一匹餓狼,猙獰著向他撲過來。中原大地,沃野之鄉,竟有野獸出沒,可見百姓之稀少,年景之蕭條。說也奇怪,面對餓狼,小重八不但不驚慌害怕,反而好像沒有看見餓狼一般,毫無戒備地繼續采食野果。餓狼被小重八鎮靜自如的行為鎮住了,停下進攻的腳步注視著重八,尋找可乘之機。
餓狼與重八對峙時,天邊最后一抹余輝慢慢消散,天色漸漸暗下來。這時,不遠處寺廟傳來聲聲鐘鳴,估計僧人們吃晚餐的時間到了。聽到鐘聲,餓狼不甘心地看看重八,突然轉身跑走了。重八看到天色已暗,而自己身處荒野,不知家在何方,不由得放聲大哭。
哭聲在野地里傳出很遠。不一會兒,朱五四夫婦踉踉蹌蹌地跑了過來,他們一把把重八摟在懷里,抱著兒子一起痛哭。
原來這些天缺糧斷炊,朱五四夫婦無奈去地主家借糧,可是地主說他們家的糧食也不多了,不肯借給他們。朱五四夫婦好說歹說,把自己大一點的孩子都叫去,讓他們在地主家工作抵債還糧,這才借了一斗米。回到家時,他們卻發現小重八不見了。夫妻二人慌忙尋找,聽到哭聲才找到這里。
在回家的路上,陳二娘叮囑重八:“以后不能亂跑,荒地里有狼,會吃人。前幾天老劉家的小兒子不就被狼吃了嗎?”
重八天真地說:“狼不吃人,剛才一匹狼就在那邊,站了半天也沒吃我啊!”
朱五四夫婦聽到這話,嚇出一身冷汗,害怕地瞧瞧剛才重八站立的地方,似乎看到一匹餓狼正盯著他們。朱五四拍拍重八的肩膀:“不怕不怕,福大命大。”
重八說:“我餓了,剛才廟里都打鐘了,我們也該吃飯了吧!”
陳二娘把兒子摟得更緊了,一邊擦著眼淚一邊說:“吃飯,回家就吃飯。”
這件事過去以后,陳二娘特地帶著重八去寺廟進香拜佛,感激菩薩救了兒子一命。她許愿說:“大慈大悲的觀音菩薩,我兒子重八險些讓狼吃了,多虧您顯靈相救。我求菩薩再顯神通,保佑他平安長大成人。我在這里替兒子許愿,他長大了一定親自來灑掃祝拜,燒香還愿。”說完,讓重八不停地磕頭。重八第一次來到寺廟,他對形態各異的菩薩塑像非常好奇,這里瞧瞧,那里看看,哪肯停下磕頭。陳二娘著急地拉住他說:“快磕頭,再不磕頭就留下你不讓你走了。”
“留下就留下,”重八昂著小腦袋說,“我要在這里當和尚。”童言無忌,本是一句玩笑,誰會想到十幾年后竟會成真。陳二娘不理重八,獨自虔誠地磕頭拜佛,祈禱菩薩保佑他們家豐衣足食,平平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