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史學學術規范與方法論研究
- 胡阿祥 顏岸青
- 655字
- 2020-07-31 22:02:26
3.1 基本概念
3.1.1 研究程序
關于研究程序概念的界定,葉繼元在《學術規范通論》一書中定義如下:
研究程序是指開展研究工作的步驟和順序。一般包括:選定課題——調研文獻——提出假說或觀點——選擇研究方法——制定計劃——搜集專題資料——分析資料——撰寫研究成果——發表成果。(1)
從葉繼元的定義可以看出,學術研究的一般程序分為九個步驟,即選定課題、調研文獻、問題意識、研究方法、研究計劃、搜集資料、分析資料、撰寫成果、發表成果。這九個步驟不僅是人文社會科學的一般研究程序,也基本涵蓋了歷史學的主要研究程序。
3.1.2 歷史學的研究程序
歷史學的主要研究程序,除了葉繼元的九個步驟分法以外,趙儷生將歷史學研究的程序分為六個方面,即“六分法Ⅰ”;(2)朱紹侯將歷史學研究程序具體化為寫論文的程序,歸納為四項,即“四分法”;(3)又楊玉圣、張保生在《學術規范導論》中也將歷史學研究程序分為六個方面,即“六分法Ⅱ”。(4)以上四家對于歷史學研究程序規范的界定,詳見下表:
表3-1 學術界關于歷史學科研究程序區分方法一覽表

以上四家對歷史學研究的具體程序都作了界定,朱紹侯和趙儷生雖然是從寫作歷史論文的角度談論文撰寫的步驟,實際也是對歷史學研究程序的提示和說明。而綜合上述學者的觀點,我們可以對歷史學的一般研究程序進行如下的基本界定:選題(問題意識)→調研文獻、搜集資料→回顧學術史→選定研究方法→研究設計→成果發表。
以上研究程序中,選題(問題意識),調研文獻、搜集資料,研究設計,是歷史學研究的關鍵程序。對歷史學研究程序規范的界定,可以為歷史學研究者提供借鑒和學習的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