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少年雍正
  • 南宮不凡
  • 3437字
  • 2020-08-05 16:09:57

第一節 恩師顧八代

文才武略的顧八代

胤禛第一次用千里鏡觀測月食,感觸很深,在先進的科技面前,他表現出濃厚的興趣。這天夜里,他躺在床上左思右想,幾次爬起來遙望天際,不明白千里鏡怎么會有那么神奇的功能?這件新奇的事情強烈地吸引著他,讓他忘記了白天猜謎語的事。

第二天一大早,胤禛匆匆趕往尚書房時,才忽然記起昨天猜謎語的事,不由著急地想,師傅昨日留了猜謎的作業,我竟然忘得一干二凈,這可如何是好?他放慢腳步,一路思索著朝前趕路。跟班的小鐘用眼看著時間不早了,提醒道:“阿哥爺,天光大亮了,再不快點就要去晚了。”

胤禛正著急,哪肯聽他嘮叨,不耐煩地制止他:“別說話!打擾我的思路小心挨板子。”

小鐘用不敢吱聲,默默地跟在身后。主仆兩人一前一后慢吞吞趕路,走到尚書房時果然晚了。今天的侍講還是顧八代,他皺著眉頭問:“四阿哥,你一向來得早,今日為何這么晚?”

顧八代入值尚書房以來,一直是胤禛的老師,他對這位勤懇好學,做事認真的皇子十分看重,常常夸獎他“勤奮,肯學”。胤禛也非常尊重正直博學的顧八代,與他關系格外親近,特別喜歡他樸實勤儉的作風。那么,顧八代是何來歷?他會給胤禛的學習和成長帶來哪些影響?這恐怕要從他的身世和經歷說起。

顧八代姓伊爾根覺羅氏,年少時喜歡讀書,善于騎射,順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從征云南立下戰功,被授予戶部筆帖式,后改任吏部郎中。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康熙考核旗人官員,顧八代名列第一,擢升為翰林院侍讀學士。康熙十六年,他跟從莽依圖大將軍征戰廣西,參與平息“三藩之亂”的戰斗。大軍還沒有到達目的地,廣西巡撫傅弘烈就與吳三桂部下吳世琮交戰,不幸大敗,向莽依圖部緊急求救。

莽依圖帶領軍隊前去救援,顧八代反對說:“我軍還在途中,臨時組織陣營散亂無序,如果與敵人相遇,恐怕很難取勝。”莽依圖沒有聽從他的意見,依舊率軍前行,結果與吳世琮的軍隊相遇,不敵而敗。莽依圖帶領兵馬倉皇退到梧州駐扎,吳世琮部乘勝追擊。顧八代帶兵拼命抵抗,打退了敵人。他向莽依圖建議說:“敵人暫時退卻了,肯定還會再來,請大將軍一定要加強防備。”這次,莽依圖聽取他的意見,命令部隊加強防守,以防不測。

果然,除夕這天,吳世琮率領三萬兵馬偷襲而至。由于清軍做好了準備,以逸待勞,再一次打退了敵人。從此,莽依圖對顧八代刮目相看,把他視為身邊的心腹,交給他很多重要軍務。第二年,清軍挺進盤江,又遇上了吳世琮的部隊。仇人相見分外眼紅,莽依圖本打算與敵軍展開一場激戰,沒想到身染重病,無力指揮軍隊。無奈之下,他把所有軍務交給顧八代,讓他與副都統勒貝等率軍渡江,與敵決戰。

顧八代分析局勢,機智果斷地采取了多面夾擊的策略,將兵馬分為左右兩路,向敵人展開攻擊。清軍首先攻破敵人左翼,顧八代下令兵馬合力攻擊敵人右翼。在強力夾擊之下,吳世琮的部隊逐漸不能支撐,潰敗而散,他本人也突出重圍,落荒而逃。顧八代沒有任其逃亡,而是下令精兵強將追擊。吳世琮眼見無路可逃,在江邊拔劍自刎。這場戰爭勝利后,顧八代名聲大振。接著,清軍進攻南寧,遭到吳三桂十萬大軍阻攔,在強敵面前,不少將領露出畏難情緒,戰爭進展受阻。

在這種情況下,顧八代挺身而出,自告奮勇沖入敵人陣營,與敵人展開激戰。受其鼓舞,將士們士氣高漲,一個個爭先恐后殺入敵營,奮力苦戰。終于,他們攻破了敵人用十萬兵馬建造的銅墻鐵壁,大敗敵軍。

顧八代的赫赫威名傳到京城,得到許多人贊賞。京察、掌院學士拉薩里、葉方藹以他從征有績效為由,打算向康熙推薦他。可是大學士索額圖從中作梗,認為他為人“浮躁”,不值得推薦,這件事就這樣耽擱下來。然而不久,莽依圖親自上疏向康熙推薦了顧八代,說他:“從征三載,竭誠奮勉,運籌決勝,請留軍委署副都統,參贊軍務。”康熙接到奏疏,批準了莽依圖的建議。

后來,莽依圖去世,顧八代跟隨平南大將軍賚塔南下云南,攻會城。在這一戰中,他又提出了決勝性的策略,認為應當先取銀錠山,俯瞰城內,方能方便進攻。勇略將軍趙良棟采取顧八代的計謀,果然取勝。此后,戰爭結束,顧八代回歸京城,康熙知道他的各種事跡后,遂委以重任,并讓他做了侍講大學士。

顧八代作為一個有勇有謀、以軍功揚名的將領,能夠成為皇子們的師傅,其中還有其他隱情嗎?

勤儉之爭

康熙之所以選中顧八代,不僅在于他軍功赫赫,還因為他文才出眾。當年滿人官員會試中,他曾經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績,這樣一位具備文才武略的人物,自然得到康熙賞識。另外,顧八代為人正直勤儉,做事刻苦努力,為官十分清明,這樣的品性人格非常難得,康熙為了教導皇子們成材,當然會選擇這樣的人做他們的師傅。

顧八代做了皇子師傅后,依然秉持個人風格,從不以此夸耀自己,也不因此追求物質上的享受,他和家人過著清貧的生活,衣食穿著甚為儉樸。康熙得知后,打算送給他一些財物幫助他,卻被他婉言謝絕了。康熙說:“你現在是皇子們的師傅,過于寒酸,有失體面。”顧八代回答道:“勤儉是立家之本,也是立國之本,我認為這不會損害體面。”康熙沒有辦法說服他,也就任由之。

然而,生在帝王宮苑、見慣了奢華富貴的皇子們,對這位節儉的師傅卻是看法不一。胤禔和胤礽就多次悄悄議論他:“身為朝廷一品大學士,皇子師傅,一點貴重的氣派也沒有,經常穿著破舊衣服,這樣的人怎么配做我們的師傅?”胤祉和胤禛則不同,他們年齡小,對于他人評價比較感性,受外在因素影響較少。他們只是覺得顧八代教學風格淺顯平實,為人做事爽直不做作,所以對他印象不錯。特別是胤禛,與顧八代性情相投,兩人的關系很快親近起來,超出他人。這一點所有人心知肚明,不過胤禔和胤礽看不起顧八代,也就不會為此爭風吃醋,反而聽之任之,這樣反倒方便了顧八代和胤禛的交往。有一次,顧八代來得匆忙,穿了一件帶破洞的朝服,引得胤禔、胤礽當堂大笑。胤禛站出來為他打抱不平:“圣人說:‘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師傅穿著儉樸有什么不對?我們也應該像他那樣勤儉節約才對。”

胤禔說:“現在天下升平,百姓富足,一般人都過上了衣食無憂的日子,顧師傅是朝中大員,拿著朝廷俸祿,難道沒有錢買件新衣服?我看他這樣做,是故意丟大清的顏面!”

胤禛立刻反駁:“歷來奢侈浪費,不顧百姓疾苦才是朝廷大患,勤儉怎么會丟臉?”

太子胤礽打斷他的話說:“此一時,彼一時,如今天下百姓哪來的疾苦?你這樣說,不是指責皇阿瑪嗎?真是人小膽大,不要說了!”

顧八代為胤禛貴而不驕、富而不淫的品性所喜,高興地說:“阿哥們不要爭了,前番萬歲爺問我為什么不肯穿著好一些,我說:‘勤儉是立家之本,立國之本。’我家里清貧,朝廷發下的俸祿還不夠我添置書籍,一家人也就這么過了。所謂樂在其中,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就連他的老師孔圣人都發出‘賢哉,回也’的感慨。可見他能從苦中體會樂趣,我們為了追尋先圣足跡,也要像他學習。如今雖說國泰民安,衣食豐足,可是驕奢浪費萬萬要不得,你們身為皇子,更應該時時警惕,嚴格要求自己,不能助長享樂之風。”

孔子最得意的門生——顏回。

聽了這番話,胤禛欣喜地說:“多謝師傅教導,我一定謹遵您的話,時時處處注意勤儉,不隨意浪費。”

胤禔顯然不服氣,沒好氣地說了一句:“哼,節儉?孔圣人還說過‘三年學,不至于谷,不易得也’的話呢,有幾個人會主動放棄舒適的生活去追求苦難?這不明擺著做給別人看嗎?”

胤禛還想與他爭論,顧八代咳嗽幾聲說:“好了,勤儉的話題就到這里吧。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這件事情大家回去繼續考慮。現在,我們開始學習今天的新課程了。”

課后,胤禛對這件事念念不忘,他找到顧八代說:“師傅,我認為不管到什么時候都要勤儉,大哥固執己見,這是錯誤的,我要說服他。”

顧八代意味深長地說:“你的看法沒有錯,但是圣人還說過一句話:‘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國人。’就是說,和自己的兄長和弟弟關系處得好,然后才能教育國內的人。大阿哥的看法與你不同,如果你強行扭轉他的觀點,肯定會引起爭執,這樣做不利于兄弟團結。所以,你應該想辦法慢慢勸說他。記住,不管做什么事,都不要試圖快速解決,這是不可能的。”他了解胤禛急躁的個性,對他提出了針對性的教育方法。

胤禛仔細揣摩顧八代這幾句話,心里想了很多,自他入讀以來,一直非常敬重幾位兄長,他們對自己也很友愛。然而,隱隱之間,他似乎覺察到了什么不快在兄弟中蔓延,這到底是什么呢?小小年紀的他當然還不明白,是競爭向兄弟情義提出了挑戰,作為皇帝的兒子,未來國家權力的掌控者,年齡越大,會越明顯地體會到這種你死我活的爭斗的殘酷。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甘谷县| 盱眙县| 临夏县| 共和县| 维西| 嵊州市| 偃师市| 清涧县| 宜丰县| 日喀则市| 靖宇县| 河西区| 吉隆县| 琼海市| 五家渠市| 昌吉市| 澎湖县| 新和县| 乌鲁木齐市| 若尔盖县| 德令哈市| 南平市| 邯郸市| 株洲县| 三门峡市| 龙口市| 深州市| 城步| 哈巴河县| 抚顺市| 屯门区| 平度市| 锡林郭勒盟| 鄯善县| 颍上县| 平乐县| 怀柔区| 鹤壁市| 阿合奇县| 和龙市| 上饶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