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少年雍正
  • 南宮不凡
  • 4061字
  • 2020-08-05 16:09:56

第二節 老師的獎罰

屢屢受到表揚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春天,虛齡6歲的胤禛正式進入尚書房讀書。學習的課程有滿、漢、蒙古文和經史等文化課,還有騎射、游泳等軍事、體育課目。與他一起讀書的除了幾位皇子外,還有幾位郡王、名臣的子孫侍讀。這些侍讀的人員天資聰穎,性情敦厚,都是康熙親自為皇子們挑選的,是他們學習、生活的最佳伙伴。在這個新集體中,胤禛很快嶄露頭角,文學武功有了一定長進。由于他年齡最小,進步又快,屢屢受到老師夸獎。康熙對皇子們的教育非常用心,常常到尚書房查看,得知胤禛喜歡學習,也很高興。

一天,康熙忙完政務,順路到尚書房查看皇子們的學習情況。走到窗下,他聽到書房內傳出朗朗讀書聲,不由喜上眉梢,悄悄對身旁的太監李德全說:“不要聲張,朕在外面看一看。”說完,他不顧夏日炎熱,站在窗下靜靜地觀望。

書房內,皇子們正在用滿文誦讀。讀了一會兒,老師徐元夢開始為他們講解。滿文是大清的國文,是皇子們必修課目,平日康熙與兒子們之間的交流也喜歡使用滿文。時值盛夏,天氣燥熱,皇子們穿著整齊,端坐不動,一個個熱得滿臉通紅,汗珠不停地往下滴。由于制度規定學習時不允許搧扇子,所以他們誰也不敢違反制度,只用汗巾不住地擦汗。康熙看到這種情況,也不由自主掏出汗巾,擦了一把額頭的汗珠。這時,他注意到一個現象,胤禛坐在那里,身板筆直,注意力集中,盡管汗水淋漓,他卻一次也沒有擦汗。康熙好生奇怪,又不便詢問,只好耐心地觀看下去。

《胤禛讀書像》。

徐元夢講了一會兒,吩咐皇子們和各位侍讀繼續誦讀文章,并說過一會兒點讀。點讀就是讓皇子們和各位侍讀輪流背誦文章。天氣太熱,大家有些坐不住了,誦讀聲越來越緩慢低沉,這時,大阿哥胤禔提議道:“午飯時間快到了,吃完飯再背讀吧。”

其他人聽了,大部分紛紛附和,要求午飯后再上課。徐元夢有些遲疑,一時拿不定主意。胤禛卻提出與眾不同的看法:“不到午飯時間怎么能吃飯呢?這是不合規矩的,不能這么做!”

胤禔說:“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難道我們要在這里熱死嗎?”

胤禛認真地說:“提前吃飯就是不行,與熱不熱沒有關系。”

胤禔生氣地說:“那好,你自己在這里背吧,我們先去吃飯。”皇子入讀后,一般在書房統一吃午飯。午飯后,略作休息,接著學習下午的課程內容。

“讀就讀,”胤禛說,“反正我不提前吃飯!”

徐元夢看他兩人爭吵,制止道:“二位阿哥不要吵了,大家先休息一會兒,到了吃飯時間再吃飯。”他選擇了折中的辦法,既不得罪胤禔,也不得罪胤禛。

胤禔等人一聽,高興地扔下書本,說笑著玩耍起來。可是胤禛依然端坐苦讀,并不與他們一起玩樂。胤祉看到,伸過腦袋問:“你怎么還讀書呢?你不熱嗎?”

胤禛頭也不抬,干脆地回答:“熱也要讀書,背熟了再玩不遲。”說著,用手背抹掉額頭上的汗珠,繼續讀書。

康熙一直盯著書房內的情況,被胤禛的舉動吸引了,他想,這個孩子做事認真、用心,與眾不同,實在難得,看他的樣子,背不熟文章就不吃飯了。果如他所料,胤禛一直不為他人所動,堅持背誦文章,直到背熟了,才主動對徐元夢說:“師傅,我背熟了,你檢查吧。”

徐元夢奇怪地看著他,拿起書本說:“好,你背吧。”

胤禛開始背誦,雖然有些停頓遲疑的地方,還是背完了。他的背誦聲引起書房內所有人注意,幾位皇子和侍讀停下玩耍,一起轉向他。徐元夢對他們說:“你們看,四阿哥年齡最小,做事卻最認真、用功,值得大家學習。”

他們聽了,有人露出敬佩神色,有人覺得不以為然,大阿哥胤禔說:“老四,有你的,這么快就背熟了。這叫什么來著?‘笨鳥先飛早入林’,對不對?你這只小笨鳥飛到我們前面去了。”

胤祉也說:“比我背的還快,真是想不到。”他非常聰明,特別愛好學習,記憶力超群,是皇子中非常優秀的學生。

徐元夢趁機說:“學習不僅需要動腦子,也需要付出艱辛的體力勞動,誰下的工夫多,誰就會獲得更大的成就。今天就到這里吧,大家先去吃午飯。下午萬歲親自教導大家騎射武功。”清人入關前是游牧民族,以騎射見長,男子從小練習騎馬射箭,個個功夫了得。為了培養子弟們健壯的體魄和尚武愛斗的精神,清朝從皇室到一般人家都不忘教育子孫們騎射之術。

大家聽說下午不用讀書,一個個喜笑顏開,歡天喜地走出書房,在各自隨身太監帶領下去吃午飯。一直站在窗下的康熙來不及走開,與他們碰了個對面。大家慌忙跪倒施禮,給康熙請安。康熙說:“不用多禮了。四阿哥,父皇有一事不明,你現在說給大家聽聽。”

胤禛奇怪地問:“什么事?”

康熙說:“剛才大家熱得都用汗巾擦汗,你怎么忍住了?”

胤禛回答:“入讀的時候父皇就告訴我們,不管天氣多么熱,都不能搧扇子,不能隨意亂動,所以,我不擦汗。”

原來如此。康熙再次盯著胤禛,被他堅毅的品格深深感染,脫口說:“難怪師傅們多次夸獎四阿哥,真是不簡單啊。”這句話出自康熙之口,可不是一般的夸獎,立刻得到眾人應和。徐元夢上前說:“四阿哥讀書認真用功,非常刻苦,實在難得。”

康熙笑著說:“時候不早了,大家都去吧,下午還要繼續學習。”許多次,他從老師們口中聽到的都是兒子們不愛讀書、不肯用功的話,如今胤禛以刻苦贏得老師夸獎,讓他倍感欣慰。

可是胤禛畢竟還是個孩子,過了一段時間,胤禛也受到了老師的批評和懲罰。這次懲罰因何而起呢?

一次懲罰

初冬時節,康熙為皇子們又聘請了一位老師。這位老師姓張,名莊,字謙宜,山東膠州城水寨人。他出身學問世家,自幼深受家庭熏陶,加之天分極高,少年時代便以詩詞聞名于世。青年時代起,他潛心宋儒性理之學,是有名的大家。后來,他考中進士,因為癡迷學問,閉門潛心著書,不肯入仕做官。他的著作內容包括經史、地理、詩文、理論、方志、譜牒、傳記等,數量之大,范圍之廣,在山東膠州學者中首屈一指,在明清山東學者中也少見。康熙見他學富五車,才高八斗,打算請他做皇子們的老師。

一開始,張謙宜沒有答應康熙的邀請,不肯入宮。后來,在張英等大學士勸導下,才勉強答應下來。不過,他依然堅持自己為人做事的風格,不但執教很嚴,而且不避權貴,視皇子如平民,經常批評處罰他們。很多次,在皇子們完成不了他交代的作業時,都會毫不留情地體罰他們,罰站或不讓按時吃飯。這在大清皇宮可是前所未聞的事情,以致皇子們聽到張謙宜的名字,都會皺起眉頭。

春節過后的一天,張謙宜又給皇子們上課,他講完內容后,要求皇子們抄寫課文三遍。剛剛下過一場大雪,雖然書房內有暖爐,天氣還是很冷,皇子們打開筆墨,展開紙張,認真地書寫著,時間久了,手腳發麻,于是不住地往手上呵氣。張謙宜看著看著,不由板起面孔說:“學子們十年寒窗苦讀,才會有所成就。你們坐在這么暖和的地方,還嫌凍怕冷,太不應該了。”

胤禔放下手里的筆,抬頭說道:“誰嫌凍怕冷了?大家不都在認真地寫嗎?真是個老學究。”康熙曾經賜給張謙宜“山東學究”的匾額,為此,很多人稱呼他“老學究”。

張謙宜生氣了,怒沖沖地說:“哼,認真地寫?就你們這么慢吞吞,什么時候才寫完?”

太子胤礽不高興了,也扔下筆,盯著張謙宜說:“你是不是又看我們不順眼了?告訴你,皇阿瑪為我們請的師傅多著呢,沒有一人像你這樣苛責不通情理的。”

被文學大家王國維評為“北宋以來,一人而已”的清朝著名詞人納蘭性德。

張謙宜十分惱火,啪的扔下手里的書本,提高嗓門說:“萬歲爺讓我來,是來教你們的,不是來通情理的。既然太子這么說,看來我是來錯了,我走!”說著,他當真大踏步往外走去。

這可嚇壞了胤禔和胤礽,康熙一直要求他們尊重師長,要是得知他們把張謙宜氣走了,還不嚴厲地懲罰他們?想到這里,兩人趕忙對幾位侍讀使眼色,讓他們攔住張謙宜。侍讀中有一人名叫納蘭性德,清滿洲正黃旗人,原名成德,字容若,號楞伽山人,大學士明珠長子。納蘭性德才氣出眾,善詩,尤工于詞,后又潛心經史,著有《納蘭詞》、《通志堂集》,另編有《通志堂經解》,是清貴族中首屈一指的才子。他科舉中了進士,授三等侍衛,晉一等侍衛,本來前途無量,可他無意仕進,喜交文士。從20多歲起,就被康熙選定為皇子侍讀。他年紀最長,看到這種局面,忙起身追趕張謙宜,勸說他不要離去。

皇兄與張謙宜爭執,樂壞了胤祉和胤禛,他們年紀小,喜歡湊熱鬧,看到一向威嚴的張謙宜被氣走了,覺得好玩,也放下筆墨,跟著起哄。這邊,張謙宜在納蘭性德的勸說下轉回書房,本想著皇子們有所收斂,看到他們依然故我,根本沒把自己當回事,惱羞成怒,拍打著書桌說:“萬歲爺讓我來教導你們,你們不尊師教,任性妄為,今天我就好好懲罰你們。”說完,他親自走到書房外,搬回一摞磚頭,喝令幾位皇子跪到上面。這可讓納蘭性德和其他侍讀十分驚嚇,他們連聲說:“老師,使不得!使不得!”

張謙宜固執地說:“我以前在鄉下做過先生,經常罰學生們跪磚,有什么使不得?”

納蘭性德說:“阿哥們身分貴重,哪能和村野小兒相比?”

張謙宜不聽勸阻,堅持說:“不尊師教,就該罰跪!”

結果,幾位皇子拗不過張謙宜,被迫跪到了孔子先師像前。侍讀們哪敢讓皇子們單獨受罰,也一個個搬來磚塊,乖乖地跪下來。為了懲治幾位皇子,張謙宜還拿來幾個碗放到他們頭頂上,不準他們隨意亂動。這種絕無僅有的處罰自然嚇壞了書房內外隨侍的太監,他們慌不迭地跑去乾清宮向康熙奏報。

康熙沒有想到張謙宜竟敢如此大膽,大吃一驚,放下手里的奏章趕向尚書房。當他看到兒子們頭頂瓷碗,膝跪青磚,一動不敢動的樣子時,心疼、受辱以及憤恨的情緒一股腦涌上腦門,他一腳踏進門來,大聲喝問:“張謙宜,你太放肆了!朕叫你教導阿哥們,你就是這么管教他們嗎?”

張謙宜毫不膽怯,落地有聲地回答:“是,阿哥們不尊師教,學習懈怠,就該受罰。”

“你……”康熙氣得臉都紅了,“你大膽!阿哥們身分與常人不同,怎能隨意下跪?”

張謙宜想也沒想就說:“學為堯舜之君,不學為紂桀之君!既然萬歲爺知道阿哥們肩負國家重任,更應該從小就要求他們勤奮學習,尊重師長,不能助長他們享樂和懶惰的習氣。”看來,這位來自山東的老學究將帝王之家真當成了一般人家。

康熙雖然知道張謙宜說得有理,可依然怒火升騰,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他從鼻孔里哼了一聲,拂袖而去。眾人看著他離去的身影,一個個膽戰心驚,不知道他會如何處置張謙宜?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辉南县| 克拉玛依市| 红桥区| 黔西| 南昌县| 丹东市| 东安县| 潼关县| 中阳县| 普陀区| 宁陵县| 安化县| 宜州市| 新丰县| 上林县| 叙永县| 肇庆市| 桂阳县| 双鸭山市| 普安县| 兴安县| 西乌珠穆沁旗| 三门县| 神池县| 阳东县| 巴彦县| 马公市| 东莞市| 张家川| 西昌市| 濮阳市| 东港市| 安陆市| 黔东| 新田县| 睢宁县| 留坝县| 通榆县| 神农架林区| 华容县| 千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