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1 研究緣起

關聯理論將說話人意義的理解看作是語用研究的焦點,然而,自提出之后,該理論因其對個體認知的強調而備受詬病。批評者認為關聯理論“過度個人化”(Mey,2009:858),“完全排斥了社會因素”(Mey &Talbot,1988:770),比如禮貌現象。于是,一些學者明確反對用關聯理論來解釋禮貌,認為它“無法解釋語言使用的社會制約性”(O'Neil,1988—1989:247),不能作為解釋(不)禮貌的理論框架(Watts,2003:203)。

然而,認知語用學并不排斥交際的社會因素,在1995年出版的專著中,Sperber&Wilson就指出:“社會因素和說話人的認知過程對關聯理論的發展而言當然是至關重要的。”(1995:279)此后,將關聯理論應用于交際的社會維度的研究一直未曾中斷(如Escandell-Vidal,1996; Jary, 1998; Watts,1989; Christie,2007; Ruhi,2008; Chen,2014a)。這些研究認為禮貌基于交際規范的期待,因此可以從認知角度解釋受話人對禮貌的解讀。Chen(2014a)以關聯理論為基礎,結合Langlotz(2010)的情境化社會認知模型,搭建了關聯理論解讀禮貌現象的框架,其核心思想如下:在即時交際情境下,受話人在建構話語解讀的語境時,從百科知識中提取的信息需要經由話語解碼后得到的信息和從即時交際情境中提取的信息進行評估,評估的結果對人們判斷該話語是否禮貌會產生影響。

運用關聯理論分析禮貌話語的研究從話語何以是禮貌的轉向了話語的禮貌解讀結果何以會不同,認為其主要原因在于受話人認知環境的情境化動態建構(Chen,2014a)。

現有基于關聯理論的禮貌研究揭示了受話人在解讀禮貌話語時,其認知環境的假設來源和語境的建構結果,凸顯了語境的動態建構對禮貌話語解讀的影響。然而,受話人是如何從來自百科知識的假設、即時交際情境的假設和話語解碼獲得的假設建構解讀話語的語境的?其建構的過程如何?關聯理論對語境的來源和結果給予了足夠關注,對語境的建構過程本身還不夠關注。

目前,關聯理論的禮貌研究以言語行為的間接表達為主,還需要通過研究更多的語言現象來論證其對交際的社會維度的解釋力。委婉語是能夠滿足這一需求的一種理想的話語交際現象:委婉語是一種與禮貌密不可分的普遍語言現象,Brown &Levinson曾指出,“所有的證據都表明委婉語是語言使用的普遍性特征”(1987:216);但同時,委婉語對語境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并且是一種特定的社會語言現象,具有深深的特定文化烙印(李蘭冬、邢文英,2014)。

鑒于委婉語的上述特征,本書以該話語現象為切入點,以關聯理論為基礎,并結合Kecskes(2014)提出的社會—認知語用視角(socio-cognitive approach to pragmatics)和Chen(2014a)提出的關聯論視角下禮貌加工的情境化認知模型,對委婉語的解讀進行研究,期望對關聯理論在交際的社會維度方面的理論完善和應用作出貢獻。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丰顺县| 吉安县| 介休市| 宁武县| 郓城县| 定州市| 深圳市| 腾冲县| 桐柏县| 沙坪坝区| 吉木乃县| 安吉县| 宿迁市| 乐安县| 泰州市| 密山市| 平顺县| 昭觉县| 乌鲁木齐市| 璧山县| 菏泽市| 昌宁县| 太湖县| 丹阳市| 昭平县| 调兵山市| 巨野县| 西充县| 聊城市| 恩施市| 临夏县| 全南县| 湟源县| 乐安县| 南部县| 元江| 炎陵县| 陵川县| 安平县| 巴彦淖尔市| 呈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