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贊詞頌語話水鄉

一、大事記

2001年2月8日,時任德慶縣縣委書記孫德和抓旅游工作的縣常委劉雪梅以及知名旅游專家范家駒到金林村考察,指導旅游開發規劃工作。

2002年9月27日,時任縣委書記孫德于縣委八樓主持召開旅游開發工作座談會,初步定位開發金林村為“金林古鄉”旅游景區。

《西江日報》報道

2002年10月31日,“金林古鄉”旅游景區建設指揮部,于金林村嶺頭(農信分社原址)掛牌成立。

“金林古鄉”開發建設指揮部人員如下:

劉雪梅、陳炳樞、戴炳桓、冼偉漢、江軍輝、江樹強、李芝浪、陳勇、徐偉漢、關永生、王幸中、王錦漢、談日生、劉創、謝秀芳、陳廣生、何建新、成日榮、馮瑞輝、談兵堅、謝漢超、謝卓偉、梁樹希、謝金灝、劉永華、謝國強、莫松華。

2002年11月25日,經充分論證景區定位,最終定名為“金林水鄉旅游景區”后,正式動工建設。

2003年1月28日,“金林水鄉旅游景區”建成,開線迎客,工程建設期僅為66天。

二、欲望山村 旅游激活

如果不是親眼所見,很難想象,廣東省德慶縣金林村這個山鄉古寨會在66天內變成一個旅游景點,造出一個精彩的“江南水鄉”。借旅游的光,金林水鄉的2000多名村民加快了脫貧的步伐。

你看水鄉,是一步一景,處處引人入勝。不要說毫無修飾的深院大宅、簡單的鐮刀鋤頭、顯示貧富的咸菜壇子,以及那兩兜扎根在墻頭200年不倒的吊蘭,也不要說那無人看管也沒有定價的菜攤、黃道婆的織布屋、土榨花生油作坊和古老的蒸酒工坊,就是宅邊水車、老掉牙的小水力發電機、新建在水塘上的曲橋涼亭、抱著小狗的村姑,都會令人回味無窮。更絕的是那自由自在的、處處可見的村民,就在自家的門前小巷邊擺起小攤,出售山區隨處可得的、過去不值錢的何首烏、巴戟等山野特產……村民們熱烈的生活情景和美麗的山光水影,才是水鄉最動人的風景。村民介入了景點的建設:經商優先、土地入股,分享著旅游業帶來的成果;游客也完全融入了鄉村的生活;村里的一草一木都向游人開放,城里出生的孩子可以了解真正的農家生活。

這是怎樣一個地方!有點古老有點現代、有點真實有點虛幻、有點人工有點自然、有點莊嚴又有點諧趣,村里到處聽到分明是“拿來”的旋律,你卻感到這是他們心底的歌……正是這樣一個地方,開發沖動和靈感來自廣東省第一批旅游扶貧項目——全國特困地區河源市東源縣蘇家圍客家鄉村旅游景區。誰敢保證,以后沒有人學金林水鄉?誰敢說,旅游扶貧的效應不會延伸到別處?!

(人民日報社記者劉丹撰文)

三、金林水鄉:旅游激活廣東最美鄉村

金林水鄉位于德慶縣官圩鎮金林村?,F有380多戶人家,1700多人,是一個有著1700多年歷史的文化之鄉。據史料記載,金林村過去出過貢生、進士及秀才共30多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又出了100多名大學生,其中還有博士、碩士等高學歷人才。

早在明朝時期,金林村就建成了以“兩河、雙圳、五大井”為特色的金林古城,并建造了20多座美輪美奐的寺廟、祠堂和一百多座民居。村民千百年來一直保留著“勤勞、勇敢、仁愛、信實、尚書”的優良傳統。由于歷史原因,金林水鄉在未開發建成旅游景區前,村民人均收入在全縣屬于較低水平,且存在著一般農村普遍存在的臟、亂、差現象。

2002年底,德慶縣委、縣政府響應省委、省政府加快“縣域經濟”發展和實施“旅游扶貧”戰略部署,將金林村作為“廣東‘龍之旅’龍母故鄉德慶游”第四大景區“金林水鄉旅游景區”予以開發。

景區以金林村為基礎進行開發,以反映其農業生產過程、農村風貌、農民勞作及生活場景等為主要內容,景區內村舍、小橋、河流、水圳、池塘、古老而精美的祠堂和古民居、樹林、果園、良田沃土融為一體,古樸的民風、傳統的民俗滲透于每一個角落。景區內現有的旅游景點,主要有:貢柑果園、小水電站、水車群、上林塘、北秀湖、葵扇塘、積善塘,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談家古宅、孔家古宅、應業祠、談姓古屋、麗先談公祠、松巖祠,廣東最早的村級幼兒園,長壽路,無人售貨處,金水池、太里池、鴛鴦池等。主要旅游項目有:大飯莊(內設“肇慶中學在金林展覽室”和“國畫大師黎雄才紀念室”)、圈鴨、斗雞、賽豬、豆腐坊、腐竹坊、油坊、酒坊、土炮、竹筏游湖、水鄉歌舞、雄雞舞等。

四、國畫大師黎雄才

黎雄才

黎雄才(1910—2001),廣東省肇慶市人,當代國畫家、美術教育家,嶺南畫派卓有成就的代表人物。他擅長巨幅山水畫,精于花鳥草蟲,畫作氣勢渾厚,自具風貌,被評論界稱為“黎家山水”。20世紀30年代初作品《瀟湘夜雨》榮獲比利時國際博覽會金獎,1954年創作的《武漢防汛圖卷》被美術評論界譽為“抗洪史詩”。1987年曾為廣東省政府迎賓廳、北京人民大會堂繪制巨幅畫作《迎客松》《萬壑松風》等。出版有《黎雄才山水畫譜》(嶺南美術出版社出版)。主要代表作品有《森林》《三峽》等。2001年榮獲中國文聯和中國美術家協會頒發的繪畫界國家級專業學術最高獎項——“金彩獎”,為國畫界獲得此項殊榮的第一人。

主要經歷:

1924年,就讀于肇慶中學。

1926年,拜高劍父為師,翌年入高劍父的春睡畫院學習,并一度在廣州烈風美術學校兼習素描。

1932年,得高劍父資助,赴日本留學,入東京美術學校學習日本畫。

1935年,畢業歸國,任教于廣州市立美術專科學校。

1939年,任教于肇慶第七中學(即省立肇慶中學)。是年隨肇慶中學遷校廣東德慶縣金林村任教美術。

1943年,受聘于重慶國立藝術??茖W校,任副教授。

1948年,任廣州市立藝術專科學校教授。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先后任教于華南人民文學藝術學院、中南美術??茖W校、廣州美術學院,并擔任廣州美術學院副院長兼中國畫系主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廣東分會副主席。

20世紀30年代初作品《瀟湘夜雨》獲比利時國際博覽會金獎,《寒江夜泊》《珠江帆影》入選芝加哥“當前進步博覽會”和德國柏林舉辦的“中國美術展覽會”。其中《珠江帆影》被德國博物館收藏。

1949年以來作品多次入選國內外舉辦的大型美術作品展覽會并在多種專業報刊上發表,曾在國內外舉辦過多次個人畫展。

1979年在廣州舉辦個人畫展。

1982年和1983年分別在中國香港和菲律賓舉辦個人畫展,并先后訪問了朝鮮、日本、菲律賓、加拿大、美國等國家。

2001年12月19日上午,因多臟器功能衰竭在廣州逝世,享年92歲。

黎雄才大師在金林村的教學時間雖然不長,但他的豪爽正直、淡泊名利,及為人為藝為師的精神卻在村民中樹起了一座豐碑。

師從過黎老的金林人,對他的畫作藝術贊不絕口。他們說:“黎老的笑容很純凈,就像他的山水,坦坦蕩蕩?!贝迕駛兺涣?,黎老帶領學生到大霧山、西山、吉崗山、龜頭山和吉崗河、金林河、馬埌社君古松林等地寫生的情景;忘不了他多次帶領學生到金林村“松巖謝公祠”門前,講授“松巖謝公祠”匾額上漂亮的榜書藝術;忘不了他教導學生要師承古法,不能拋開前人搞國畫,不能古而不發,發展繪畫藝術要講究純藝術等;忘不了他手把手地指導學生如何用文房四寶加國畫顏料來表達作者要表達的物象質感和意趣,畫什么似什么,似是似特征,和攝影照片有區別,國畫要有國畫的韻味,要反映出宣紙、毛筆、水、墨和顏料等繪畫材料所產生的特殊效果,給人以藝術感染力。

松巖謝公祠的榜書藝術(徐向光攝)

“松風鶴骨念黎老”,金林的村民永遠懷念您,一代國畫大師——黎雄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古浪县| 栾城县| 馆陶县| 广河县| 长葛市| 永新县| 会泽县| 灵石县| 卢湾区| 石台县| 新宁县| 宜川县| 巍山| 辽中县| 昌邑市| 什邡市| 湾仔区| 逊克县| 云霄县| 东丰县| 福州市| 鄂托克旗| 东山县| 南岸区| 丘北县| 东方市| 嘉定区| 清苑县| 重庆市| 鸡西市| 霍城县| 射洪县| 北宁市| 保靖县| 昌都县| 新化县| 沾益县| 天镇县| 双江| 苏尼特右旗| 隆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