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興四年,東南風終于將北方的嚴寒趕走了,蒙古草原上厚厚的冰雪終于開始融化了,然后死氣沉沉的大地開始煥發生命。
大元去年秋季組織的二十多萬人的減丁軍事行動讓臨近大元的草原各部落付出了慘痛的代價,一個冬季下來,就有三十多個小部落側地消失了。幾個大的部落雖然熬過來了,但是依然是元氣大傷,部族的牛羊和牧民減少了將近一半。
春天終于來了,這些損失慘重的部族酋長們終于是松了一口氣,立刻組織領地內的牧民放牧恢復生產。還有一些部族看到已經恢復生產無望,而且擔心大元可能還會在秋季再來上一次減丁行動,于是開始紛紛朝草原深處遷移,然后投奔那里的蒙古部落。還有的一些蒙古部落干脆選擇了南下投降大元。
大元劃歸草場,將這些投降的蒙古部族全部安置了,一律都是大元派遣的官吏管理這些部族的牧民。
蒙古草原眾部落剛剛松了一口氣,但是一件突發的事情讓草原的神經又繃緊了。那就是蒙古草原較大的兩個部族,一個是克烈部,還有一個是塔塔部開始大打出手。這兩個部族都是在去年大元的減丁軍事行動中損失最慘的,克烈部雖然殺傷了大量的紅巾軍,但是因為主力被紅巾軍拖住,所以治下草場的牧民被紅巾軍幾乎殺絕了。
塔塔部也沒好到那去,塔塔部面對的是駐守大同和宣德一帶的大元精銳騎兵,這是大元的正規軍,而且根本不收俘虜。這四萬大元的正規騎兵心中只有戰術目標,為了最大程度地削弱塔塔部的實力,他們將看到的一切活的東西全部殺死了,一切礙眼的東西全部被燒毀了,不僅將塔塔部的牧民和牛羊殺掠一空,更是將塔塔部的騎兵也殺了很多。
春天一到,這兩個部落首先開打,雙方的目的都非常明確,就是要將去年大元減丁行動中損失的牧民和牛羊彌補上來。于是雙方同時盯上了對方,都說去年元軍是對方引過來的,找了一個“簡單”的借口之后,雙方開始大打出手。
本來認為可以松一口氣的蒙古諸部落又緊張起來了,因為是兩個實力較大的部落之間的戰爭,它們兩個身邊的小部落自然是在劫難逃,很快就被卷入了進去。
塔塔部和克烈部開始呼朋喚友,一時大少二十多個部落被卷入了進去。雙方廝殺了一個多月,各自的傷亡不下萬人,依然沒有從對方那里占到便宜。
后來,已經將自己當做草原大汗的察合臺出面調解兩個部族的矛盾,但是依然沒有任何效果,畢竟你察合臺光是嘴上說有什么用,也換不回來實實在在的牛羊和牧民。
你乞顏部損失最小,現在出來做好人了。因為乞顏部的領地距離大元較遠,中間隔著克烈部,所以在大元的減丁軍事行動中損失幾乎沒有。
但是就在這時,眾人開始將注意力轉移到乞顏部上了,因為去年似乎就是你乞顏部提議蒙古部族應該合力去大元打草谷,從大元那里掠奪糧食和女人,然后眾人就跟著你乞顏部去了。
最終什么都沒有搶到,而且還招來了大元瘋狂的報復,這一切應該都是因你乞顏部所起。是不是你察合臺應該給眾人一個交代才是啊?
察合臺此時已經是欲哭無淚了,本來是好心地“拉架”,讓大家小心大元趁機在背后捅刀子,但是現在反倒將大火燒到自己身上了。
察合臺心中非常清楚大元的減丁行動是預謀已久的了,不是因為他們去劫掠了大元就才臨時組織的報復行為。
察合臺現在是怎么說都沒有用,之前還打的火熱的塔塔部和克烈部等二十多個部落都停下來了,然后等著乞顏部的回復。那架勢就是你乞顏部不把我們的損失彌補上就和你沒完,言外之意就是盯上你乞顏部的草場和牧民了。
而且乞顏部的領地是蒙古草原最好的草場了,同時乞顏部還有當初鐵木真西征后帶回來的家底,俗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乞顏部經過這幾年的恢復,實力在蒙古草原已近是最強的了,但是依然無法恢復到當年乞顏部巔峰的局面。
察合臺知道現在多說無意,草原上從來都是用拳頭說話,于是乞顏部開始準備迎戰。平息了半個月的草原再次開打了,這次塔塔部和克烈部還有泰赤烏部集合了二十多個大小部落十萬騎兵朝乞顏部發難。
察合臺也不是吃素的,當即集合乞顏部的六萬人馬迎戰,雙方在赤苦河一線開打。六萬人對十萬人,乞顏部雖然在兵力上處在劣勢,但是因為是團結一心,指揮統一,所以一時也和諸部族的聯軍打成了平手。而且有時因為察合臺的出色指揮,偶爾也是將諸部族的聯軍打的有些措手不及,諸部族也是吃了不小的虧。
但是諸部族也是王八吃秤砣,鐵了心和你乞顏部干到最后,不搶走你乞顏部的牛羊、女人、牧民誓不罷休。
而且草原上的戰爭從來都不是兩個部落之間簡單的殺伐,雙方都會“呼朋喚友”,而且也會有野心的家伙在暗中突然出手的。
很快草原上就有一半的人被卷入了這場戰爭,三十萬騎兵在沿著赤苦河、薛良格河一帶廝殺起來。大戰從五月一直打到了八月,雙方死傷不下十萬人,最終乞顏部及其同盟禿麻部、豁亦刺部敗逃貝加爾湖以北地區。塔塔部、克烈部和泰赤烏部“大獲全勝”。
乞顏部丟掉了起家之地,這里也是蒙古草原最肥美的草場。乞顏部的家底全部被勝利者掠奪一空,領地也被瓜分了。
時間進入九月,各部族還沉浸在對乞顏部的大勝中,但是緊接著,大元的減丁行動又如期而至。大元這次依然集中了二十萬騎兵,其中一半是各部族的騎兵,又浩浩蕩蕩地殺入了草原。
因為草原剛剛經歷了三個多月的大戰,各部傷亡慘重,根本沒有恢復過來。于是面對大元的減丁行動,又被打得措手不及,毫無招架的能力,繳獲乞顏部的戰利品全部便宜了大元。
這次大元依然遵循著上次的原則行事,不接受俘虜,男丁全部屠殺,能帶走的帶走,帶不走的全部殺光燒光。
本來經歷過一回的蒙古草原諸部落理應對大元的減丁行動有些準備才是,但是因為整個春夏之際都忙著大戰,于是在秋季被大元鉆了個空子。
十幾路大元騎兵幾乎沒有受到什么像樣的抵抗,在兩千多里的草原上馳騁殺伐了將近兩個月。
直到兩個月之后,草原各部族才組織起有效的抵抗,開始追擊大元的騎兵,但是在目的已經達到的情況下,大元騎兵果斷撤退,雖然在撤退的途中被蒙古騎兵追殺了一部分,但是和戰果相比這些損失微乎其微了。
元興四年冬,蒙古草原。
“也速不花,你的部落怎么樣了?”泰赤烏部的統領闊帖木看著身邊一隊隊走過,面黃肌瘦、無精打采的蒙古牧民,朝身邊的札只刺部的統領也速不花問道。
“男丁被殺了一萬一千多人,牛羊被屠殺了二十多萬頭,還有過冬的干草和帳篷全部被燒毀了。”也速不花沮喪地說道。要不是平時和泰赤烏部關系好,這個冬季他根本熬不過去。
“這大元也太狠了吧?一年一回,不計傷亡地進攻。”泰赤烏部的闊帖木無奈地說道。
“是啊,這次來到我這里的大元騎兵就有四萬人,即使讓我有準備也打不過這四萬人,大元現在是越來越會打了。”札只刺部的也速不花說道。
他說的是實話,即使讓他正面對上大元的四萬騎兵也不一定能夠取勝。這些年下來,大元的騎兵已經非常能打了,似乎已經適應了草原的氣候和地形了,來去自如,到是將生活在草原上一輩子的也速不花這些人溜得團團轉。
“不是大元會打了,而是我們的束縛多了,之前都是我們去大元的土地上劫掠,沒有后顧之憂,反觀大元還要處處受限,既要保護治下的百姓,同時也要耕種土地,保證明年有個好收成。現在正好反過來了,大元一定后顧之憂都沒有,就連軍糧都不用攜帶,直接從我們這里掠奪的牛羊就食,然后打不過就走,找準你薄弱的地方下手,和當初的我們一模一樣。現在反倒我們四處受制,到處亂跑救援牧民,還要找大元的主力決戰,而且大元根本不和你決戰,我們費盡了周折之后就包圍了不到千人的元軍。這仗怎么打,大元擺明就是來削弱你實力的,根本不和你決戰。”闊帖木憂心忡忡地說道。
也速不花聽完闊帖木的話之后,贊許地點了點頭。
闊帖木接著說道:“當和乞顏部的戰事結束之后,我就集結了三萬騎兵來到了海刺兒河河口埋伏,準備伏擊一直大元的騎兵。但是不知道是不是走漏了消息或者是大元改變了行軍路線,我在那里等了五天之久,連一個大元騎兵的影都沒見到。然后就接到大元騎兵已經從也里古山口殺入我部領地的消息,然后正當我準備率軍回援時,大元的五萬騎兵突然沿著海刺兒河朝我殺了過來,勇士們已經得知自己的家眷正遭受大元騎兵的屠戮,根本沒有心思戰斗,但是我們又被元軍死死咬住,最終不得不分出一萬人殿后,不然三萬人一個都回不來。”闊帖木悲傷地說道。
這次他泰赤烏部的損失也非常大,不僅搭上了一萬騎兵,還有一萬多牧民也被元軍殺光,牛羊和馬匹還有過冬的干草和帳篷更不用說了,幾乎被全部殺光燒毀。此時的闊帖木心中都在滴血。
于是“患難見真情”,札只刺部和泰赤烏部這兩個被大元“禍害”慘重的部落走到了一起,此時他們已經沒有想著吞并掉地方的打算了,此時他們只有聚集到一起才有可能將損失降到最低,熬過這個寒冷的冬季,此時兩個部落已經有投降大元的打算了。
泰赤烏部和札只刺部緊鄰大元的遼東一帶,是大元減丁行動的“重災區”,兩個部落現在已經看清楚了,大元是本著把蒙古草原的血放干為止的目的發起減丁行動的,未來幾年都不會停下來,而且還有可能隨著大元北方和遼東的徹底穩定,減丁行動會越來越頻繁,所以兩個部落已經意識到他們是不可能在大元如此狠心投入的情況下挺過去的,于是就有了打算投降大元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