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黃帝是個三好生

神農氏還有一個尊號,名曰炎帝。炎帝部落在大力發展的同時,另外還有一個部落正在以極快的速度發展著,這個部落的首領就是黃帝。

很有意思的是,黃帝出生在河南鄭州,死在了陜西黃陵,炎帝出生在陜西寶雞,死在河南商丘。這也就導致了陜西與河南爭奪“中華民族文明發祥地”。其實炎帝、黃帝的地盤互有交叉,科技和文明也是相互影響,都是炎黃子孫,何必爭來爭去呢?

那時除了炎帝部落和黃帝部落,周邊還分散有很多的小部落。炎帝可能是當領導時間長了,脾氣見長,像火一樣爆,對周邊的小部落不是采取懷柔政策,而是直接收編。收編倒是無所謂,關鍵是沒有落實好相應的待遇。其他部落一看,炎帝這個領導太不夠意思了,跟著他干,沒什么前途。

與征伐四方的炎帝相比,黃帝就顯得高明很多。黃帝堅持以德治班,放出風來:“誰要是到我這個班,學習好的就當學習委員,學習不好的就當勞動委員,經常跟小朋友鬧別扭的就當紀律委員,身體好的就當體育委員,身體差的就當啦啦隊員。”

本來還在擔心被炎帝吞并的小朋友們,一下子就看到了希望,呼啦啦地都朝黃帝飛奔。此消彼長,黃帝的勢力和地盤急速擴大。

終于炎帝和黃帝兩大部落首領會面了。雙方并沒有進行友好和平的交談,也沒有簽訂一攬子戰略合作協議,而是二話不說,直接開打。戰爭的過程不必細述了,清一色的“許褚”們赤膊上陣,沒有刀光劍影、鼓角爭鳴,只有最原始的格斗。

失敗的是炎帝。

黃帝為什么勝了?因為黃帝的實力太強了,就算是炎帝再聰明絕頂,在絕對實力面前都是小兒科。就像一只螞蟻埋伏在道路中,伸出一只腳說:“我要等大象過來,使勁絆他個跟頭!”

黃帝的實力體現在方方面面。第一個是人多,那么多部落投奔過來,在這個沒有什么科技含量的戰爭中,人多膽就大,人多勢就眾。人多的原因還在于黃帝提出以德治國,“修德振兵”,引得各方人士紛紛前來投效,于是“天下歸心”。

第二個就是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建立了國家體制,設置了官職,部落由過去的散漫變得有組織、有紀律。同時,要求官員節儉樸素,反對奢靡之風、享受之風,又起了模范帶頭作用,這樣一來,當官的不敢貪,為民的不敢懶,國家自然就強盛了。

黃帝如果當學生,語文、數學、外語不一定多強,但思想品德課的成績一定是頂呱呱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盐池县| 达孜县| 定南县| 金寨县| 民丰县| 婺源县| 历史| 台安县| 遵义市| 卓尼县| 桃园市| 洪洞县| 营山县| 石狮市| 怀宁县| 巴林左旗| 将乐县| 红安县| 丹东市| 万山特区| 中江县| 奈曼旗| 丹巴县| 南阳市| 汾阳市| 邓州市| 颍上县| 叙永县| 汪清县| 屯昌县| 丰县| 定结县| 浮梁县| 昌吉市| 武义县| 尼玛县| 淄博市| 凯里市| 云林县| 南京市| 石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