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配送主管實操范例
- 陳明星
- 1368字
- 2020-07-31 14:53:50
1.10 選擇恰當運輸方式降低運輸成本
典型問題及案例
各種運輸方式的比較
目前,我國各種運輸方式的技術速度分別是:鐵路80~160公里/小時,海運10~25海里/小時,河運8~20公里/小時,公路80~120公里/小時,航空900~1 000公里/小時。公路通常載重量是5~10噸,鐵路一般載重量是3 000噸,水路運輸的載重能力最大,從幾千噸到幾十萬噸的船舶都有。一般認為,距離在300公里內主要選擇公路運輸,300~500公里主要選擇鐵路運輸,500公里以上則盡可能選擇水路運輸。
解讀與闡述
運輸方式有公路運輸、鐵路運輸、水路運輸、航空運輸和管道運輸。
選擇恰當的運輸方式有利于節約運輸成本。
1. 明確各種運輸方式的特點和適用范圍
(1)鐵路運輸。適用于大批量貨物的集中、迅速運輸,中、遠途距離運輸時,在一定限度內,運費比較便宜;受天氣因素影響小;在既定軌道上運輸,事故少,安全性較高;鐵路運輸遍布全國,可向各地進行運輸。但近距離運輸費用較高;長距離運輸時,還需貨車配車,中途停留時間可能較長;在緊急運輸時,可能失去時機。
(2)汽車運輸。適用于小、中批量商品的近距離運輸,運費較便宜;可進行門到門運輸;運輸途中,很少裝卸,包裝可相對簡單。但不適合大批量、遠距離運輸。
(3)船舶運輸。適用于大批量、遠距離和運費受限制的商品運輸,運費較低;也適用于重量大、體積大的商品運輸;散裝貨物的專用船運輸。但運輸速度較慢;在碼頭、港口的裝卸費用高;受天氣因素影響較大;運輸安全性和準確性較差。
(4)航空運輸。適用于運費限制小、小批量商品的中、遠距離運輸;運輸速度快;貨物包裝比較簡單。但運費高,不適合運輸低價值和大批量的貨物;不適合運輸較重或體積較大的貨物。
(5)管道運輸。適用于氣態、液態貨物運輸;運輸效率高;占用土地少,但運輸對象有限;管道鋪設費用高。
2. 量化運輸方式選擇
運輸的快速性、準確性、安全性和經濟性之間是相互制約的,在選擇運輸方式時,應綜合考慮運輸的各種要求,采用綜合評價法進行量化選擇。
(1)確定運輸方式的評價因素。運輸方式的評價因素有快速性、經濟性、安全性和準確性等。分別用s1、s2、s3和s4表示。如這些因素在選擇時的重要性不同,可加上四個評價權數a1、a2、a3和a4,則運輸方式的綜合評價價值S用以下公式表示:
S=a1s1+a2s2+a3s3+a4s4
(2)建立運輸方式的綜合評價方式。如分別用S(R)、S(T)、S(F)表示可供選擇的運輸方式鐵路、公路和船舶。如下所示:
S(R)=a1s1(R)+a2s2(R)+a3s3(R)+a4s4(R)
S(T)=a1s1(T)+a2s2(T)+a3s3(T)+a4s4(T)
S(F)=a1s1(F)+a2s2(F)+a3s3(F)+a4s4(F)
(3)評價各因素
快速性。運輸方式的快速性由運輸時間決定。設三種運輸方式的運輸時間為H(R)、H(T)、H(F),求其平均數:

然后分別求出三種運輸方式快速性的相對值:

用類似的方法求出其他因素的相對值:
經濟性:

安全性:

便利性:

(4)綜合評價和選擇。綜合評價時,考慮運送的貨物特點,并結合實際情況,確定出各評價因素的權數大小。再將權數和上步中的各因素的評價值代入第二步建立的各種運輸方式綜合評價價值公式中求解,最后應選取結果最大的運輸方式進行運輸。
合理、恰當的運輸方式不僅能降低物流成本,還能提升物流服務的滿意度。
關鍵點提示
恰當選擇運輸方式的過程:
1. 明確各種運輸方式的特點和適用范圍
2. 確定運輸方式的評價因素
3. 建立運輸方式的綜合評價公式
4. 評價各相關因素
5. 綜合評價和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