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宇宙觀:一場跨越時空的宇宙探秘之旅
- (英)尼古拉斯·米
- 1054字
- 2020-08-03 16:50:50
推薦序
自古至今幾千年來,人類對宇宙的探問和求索從未停止過。宇宙中的神奇奧妙如同浩瀚夜空般深邃隱秘,未解之謎有如夜空中的璀璨繁星,多得數也數不清。這本《宇宙觀:一場跨越時空的宇宙探秘之旅》將帶你踏上一段認識宇宙、了解天文學的旅程。小至夸克、原子,大至星系、宇宙,它會向你展示近現代的科學家是如何利用已掌握的物理法則和科學知識,去探索未知的世界的。本書涵蓋的內容不僅限于此:從門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到埃及法老圖坦卡蒙的黃金面具,從凡·高的《星月夜》到羅斯爵士手繪的旋渦星系,從神秘的脈沖星信號到搖滾樂隊的專輯封面,從古希臘神話到食雙星……時下最熱門、最前沿的引力波探測、黑洞“首秀”,以及長久不衰的外星人話題也都有所涉及。
天文學是一門基于觀測的學科,觀測技術和天文儀器的提高和發展,常常能帶來重大的天文發現,推動天文學向前發展。正如400多年前,伽利略第一次把望遠鏡指向夜空,從此徹底顛覆了人類對宇宙的傳統認知,現在安第斯山頂上破土動工的極大望遠鏡、尋找地外文明的艾倫望遠鏡陣列、雄心萬丈的“突破攝星”項目等性能卓越、身手不凡的下一代大型望遠鏡和空間探測項目,相信在不遠的將來,會為我們解開更多的宇宙之謎,重塑我們對宇宙甚至生命的看法。
與其他學科一樣,天文學的發展也是迂回曲折、充滿艱辛的。在人類探索宇宙的崎嶇歷程中,你會看到許多科學家拼搏的身影,比如最先提出宇宙膨脹模型的比利時神父勒梅特、詞鋒犀利的“獨狼”茲威基、受到性別歧視的女天文學家佩恩、才華出眾卻英年早逝的古德里克……透過這些科學家的生平事跡和趣聞逸事,我們能夠感受到他們在探索宇宙奧秘中展現出的披荊斬棘的勇氣、堅韌不拔的精神,以及畢生孜孜不懈的追求。
本書的作者尼古拉斯·米曾在英國劍橋大學三一學院的應用數學和理論物理系學習,并最終獲得理論粒子物理學的博士學位,具有深厚的專業背景和扎實的理論功底。他不僅熱愛自己所學的專業,更熱心于向大眾普及物理學的基本知識,介紹最新的研究進展,先后出版了多本科普著作。尤為難能可貴的是,他能夠站在沒有專業背景的普通讀者的角度,想其所想,感其所感,善于從他們的眼中去發掘科學的魅力,展現自然之美。他的科普著作從不堆砌復雜抽象的公式,也不羅列晦澀艱深的專業術語,內容通俗易懂,語言生動活潑,頗受業界和廣大讀者的好評。本書是尼古拉斯·米的新作,承襲了他一貫的寫作風格,全書條理清晰,行文流暢,內容豐富多彩,更輔之以精美插圖,讀起來讓人興致盎然,不忍釋卷。
陳學雷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首席研究員
星系宇宙學部副部長
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