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總序 明茨伯格的背影

最早接觸明茨伯格,是在通用的管理學教科書上讀到他的管理者角色理論,大概是在1990年,我在中國人民大學上大學二年級的時候。本科生學管理,因為沒有實踐經驗,其實讀什么都是過眼煙云,沒有留下什么深刻印象。1999年我到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讀博士時,因為明茨伯格長期擔任這所學校的訪問教授,我才開始注意認真學習明茨伯格的各種管理理論。那時,他待在INSEAD的時間已經不多了,在印象中,學校里掛著他名字的辦公室的門,大多數時候都是鎖著的。

初見明茨伯格是一次他給新來的MBA做晚間講座的時候。那時他的《管理者而非MBA》尚未出版,但他反思MBA的教育方法已經有很多年了。在座的都是MBA,所以,面對明茨伯格那些批評MBA的話,MBA也不示弱,雙方唇槍舌劍,妙語連珠。當時的印象是明茨伯格批評問題很尖銳、很嚴厲,非常不留情面。

參加了INSEAD的國際實踐管理教育(IMPM,明茨伯格1996年創立的著名管理教育項目)項目小組后,我與明茨伯格的接觸逐漸多起來。我慢慢發現,生活中的他其實是一個非常隨和的人(terribly nice guy),一點管理大師的架子都沒有。同時我還發現西方國家很多優秀學者都像孩子一樣單純,所謂的“赤子之心”也不過如此吧,我想這應該與西方成熟的科研體制有關,學者們一般都不需要花什么時間去學習處理各種人情世故。

談起管理,西方有兩個圈子,一個是學術界,一個是大眾界,雖然雞犬之聲相聞,卻是老死不相往來。例如,這些年大家耳熟能詳的德魯克、柯林斯、彼得·圣吉等人其實都屬于大眾界,學術界的大師如赫伯特·西蒙、詹姆斯·馬奇,估計大多數人聞所未聞,而明茨伯格是極少數能夠兩條戰線同時作戰的人。我想,這應該與他極強的文字表達能力,能夠真正把文章寫得深入淺出、雅俗共賞有關。我曾向他請教這個問題,他告訴我,秘訣很簡單:好文章是改出來的,不是寫出來的!一篇幾千字的小文章,他往往也要改上一兩個星期。也許世上確實有那種傳說中的下筆萬言、倚馬可待的才子型寫手,但很明顯,明茨伯格不屬于這種類型。

真正給明茨伯格帶來學術界地位的是他系統性的管理思想。簡單說來,理解明茨伯格的管理思想有三個維度。第一個維度是,他的管理思想屬于管理學中強調經驗、實證和歸納的英美學派,與此相對的,是管理學中強調理性、推理和演繹的大陸學派。這種傾向的集中體現是他關于管理者角色的研究,代表作是《管理工作的本質》,30年后明茨伯格重寫了這本書,也就是2010年出版的《管理進行時》一書。在明茨伯格基于田野調查,提出管理者的角色理論之前,管理學中占統治地位的是法國人法約爾等人奠定的管理功能論,即所謂的“計劃、組織、指揮、協調、控制”思想體系,按明茨伯格的說法,這些詞其實是同義反復,意思都是控制。

理解明茨伯格管理思想的第二個維度是他強調平等、參與和互動的進步傾向,與這種傾向相對的,是強調管理層權力、崇拜CEO和管理層的超人能力的保守傾向。集中體現他的這種傾向的是他關于戰略規劃的研究,代表作是《戰略規劃的興衰》。在這方面,他的對手包括咨詢公司和大眾媒體,以及咨詢公司和大眾媒體的寵兒:各種戴著紙糊高帽的商業英雄或管理大師。所以,他本人不喜歡別人把他叫作“guru”(大師)。如果非要給他一個印度字眼的頭銜,他說,他寧愿是一個“swami”(學習者)。

第三個維度是他屬于管理學中強調理論與實踐良性結合的實踐學派,反對的是執意效仿自然科學、試圖在大學里把管理學建成一個有著與自然科學一樣的學術尊嚴的專業學科的學院派。這里,他重點提出的是管理也是一種手藝的觀點,這種手藝的成分加在科學、藝術的基礎之上,就構成了他的管理三元論。他對美式MBA教育模式的批評,就是因為這種MBA教育過分強調管理的科學成分,而忽視了管理中通過想象力才能達到的藝術成分和通過經驗才能達到的手藝成分。在這個維度上,明茨伯格的代表作是《管理者而非MBA》。

三個維度同時是他學術生涯的三個步驟、三大戰役、三座里程碑,其統一的、一以貫之的核心是他一直強調的一種科學的、人本主義的精神,對任何權威以及被頂禮膜拜的對象發自內心的懷疑態度。我曾感慨過,學者一輩子能夠打下一座城堡已經是很大的貢獻,像他這樣,一而再,再而三,不敢說絕后,至少是空前了。

明茨伯格的經驗主義傾向秉承的是英美哲學的認識論傳統,該傳統一直是西方學術界的主體。這其實也是明茨伯格的管理學思想能夠迅速進入管理學主流的原因。明茨伯格的平等主義傾向發揚的是以加拿大和北歐為代表的社會民主主義的批判傳統,其參照系是美國一貫對金錢和資本、對資本家的能力和權力進行崇拜的傳統。他對MBA教學模式的批判,與這種批判精神一脈相承,同時也是對美國最近20年過分強調技術與數字傾向的批評,這種傾向與股票和股票市場的力量(市場原教旨主義)的上升緊密相關,美國主流商學院向投資銀行業、咨詢業提供MBA畢業生,在很大程度上也屬于這種市場機制的一部分。

明茨伯格向一架架隆隆運轉的大機器發出挑戰,費力卻未必討好。總體而言,強調員工、平等、實踐的管理學理論不容易像強調領導力、強調理性(不管是“靈光一現”還是各種貌似科學的分析框架)、強調自上而下的戰略的那種管理學理論一樣得到作為實際控制企業資源的在位者的同情、認同和支持。但是,明茨伯格的理論意義也正在于此:在很大程度上,正因為有一批像明茨伯格這樣專做費力不討好的事情的人,西方國家整個商業系統才能順利、平衡地運轉。

有記者問我明茨伯格理論對于中國企業的意義在哪里,我說,科學的人本主義的意義是跨文化和跨時代的。中國管理界會由于科學精神的缺乏、人文傳統的失落,面臨比西方更嚴重的問題。中國有些行業現在面臨的創新能力的匱乏、勞動力密集型產業的死循環、產業升級的無能,背后其實都是科學人本主義的缺乏。所以,我們現在比任何國家、任何時期都更需要明茨伯格的思想。現在,中國的學術圈和企業界對于明茨伯格的了解都非常有限。所以,還需要通過我們的努力,讓更多人了解明茨伯格的管理思想,認識到管理的本質不是整人,更不是把人當機器來控制,也不是把人當羊群來驅趕和駕馭,而是尊重、平等、信任、合作和分享。

明茨伯格撰寫了一本叫《跨越亞當·斯密與卡爾·馬克思》的新書(中文版《社會再平衡》已于2015年出版),他告訴我,他已經為這本書準備了十幾年,積累的筆記已經有近一米高了。看來,這個不知懈怠為何物的老將又在向下一個城堡進軍了,赤手空拳,卻又勢在必得。他遠去的背影之后,是一片片廣闊的田野,他播撒思想的種子,如今已是一片豐饒的景象。

肖知興

領教工坊學術委員會主席

歐洲工商管理學院杰出研究員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靖边县| 祁门县| 台南县| 华坪县| 海南省| 贵港市| 井冈山市| 噶尔县| 高阳县| 汤阴县| 中卫市| 博兴县| 措勤县| 祁连县| 阿克苏市| 巨鹿县| 嵊州市| 泰和县| 广宗县| 陇西县| 南岸区| 九龙城区| 灵台县| 新津县| 临泽县| 盱眙县| 南岸区| 玉田县| 元谋县| 黔江区| 青神县| 霍山县| 泾源县| 定襄县| 含山县| 南漳县| 聂拉木县| 资兴市| 商洛市| 绍兴县| 卢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