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我要訂1000本《反敗資本》送人
徐小平 真格基金創始人
新冠肺炎期間,我被封閉在家,哪里都不能去。正當無聊得腳下生根、頭上長草的時候,藺雷博士帶著他的新著《反敗資本》“遠程”找我,要我寫序。
這是我早就期待的一本書。大約兩年前,藺雷博士跟我說起這個創意時,我就感到非常激動。因為,人們之所以創業,舍身追求的就是成功女神。但失敗,卻是一團穿著黑衣、拿著鐮刀、與成功女神形影不離的陰影,時刻籠罩在每一個創業者的心頭。
我們追求鮮花盛開的未來,卻常常收獲荊棘遍地的現實。我們以為創業成功就可以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大把花錢、大快人心,但創業的失敗卻讓兄弟反目、情侶分離……
作為一個活躍的天使投資人和創業鼓吹者,我自己真的不知道該如何面對失敗的創業者。因為,成功是我們投資時共同的期許,而失敗,則是雙方都難以正視的局面。看著那些拿過我的投資創業失敗的年輕人,我內心常常會感到一陣陣不安和愧疚,好像是我拿了對方100萬美元血汗錢,而不是相反。
我的愧疚是真實的。畢竟,投資人虧掉的只是那些“剩余價值”,而創業者付出的,卻是刻骨銘心的血淚青春、殘酷人生。
失敗,是創業大潮中所有利益相關者都不得不正視的一個問題。
失敗,是所有創業者在揚起創業之帆前必須未雨綢繆、勇敢面對的一種可能。
失敗,更應該成為那些階段性不成功者—讓我實話實說,也就是創業失敗者—在槍聲停息、硝煙散盡、打掃戰場時,汲取教訓、萃取智慧、獲得啟示,從而再次起航、直濟滄海的寶庫!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藺雷博士,在清華大學讀完管理學博士之后,本來立志從事國家宏觀產業政策研究。創業大潮來臨,也把他這位本來打算一輩子在政府和研究所之間行走的學者,拖進了酸奶、餃子、機器人、無人機、共享空間……絢麗而喧嘩的世界。他成了研究當代創業現象的領先者。
深厚的學術功底和強悍的執行能力,使得藺雷博士在短短的幾年內連續出版了《第四次創業浪潮》《內創業革命》《內創業手冊》《激活國企:內創業方案》四本書,引起了政府、國企、創業企業的廣泛關注。邀請他演講的帖子雪片般飛來。他做演講的待遇,從經濟艙升到商務艙,報酬也從免費盒飯向五位數攀升,估計很快就會沖破六位數。他自己,則從學者成功轉型為時代現象記錄者,可以說,他也成了一個“成功”的創業者。
他站在中國創業大潮的赤壁之下,精心研磨、深刻思考一個個失敗的故事,歷經一年多重重絕望與“失敗”的折磨,終于把《反敗資本》這本書奉獻到了讀者面前。我的興奮之情,是難以想象的。
我覺得,《反敗資本》是中國當代創業史研究領域的一本重要著作。藺雷博士對大量創業失敗者進行訪談并分析眾多失敗案例之后,旗幟鮮明、理直氣壯地提出:失敗不是成本,失敗是資本,失敗是獲得下次成功的寶貴資本。《反敗資本》的出版,也許會顛覆“失敗”一詞在當代漢語語境中(至少在創業語匯中)的含義。我希望,這本極具創新精神的《反敗資本》能成為風靡創投界的一本必讀書。
我之所以為《反敗資本》的出版感到特別高興,還含有一些“私房貨”在內。因為,當我再次遇見創業失敗者,我就不必反復兜售那些廉價的安慰和無用的鼓勵了,我可以送他一本《反敗資本》,既省錢,又省力(此處“捂嘴”),最重要的是,《反敗資本》特別有用。
因為,創業者需要的,除了勇氣和智慧,就是“資本”,而且,是一種前所未有的、嶄新的資本——反敗為勝的資本!我不能給所有創業失敗者都追加資金,但我可以送給他們每人一本《反敗資本》。
讀《反敗資本》,從失敗的陰影中走出來。走出失敗的陰影,你就會再次沐浴在勝利女神的微笑中。
認真讀這本書,你會發現每一頁都是一張可以兌現的支票,只要你知道如何從藺雷博士的書中獲得教益!
“安娜,訂1000本《反敗資本》!”
這是我給真格基金CEO下達的工作指令。
徐小平
2020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