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秦楚之戰
- 義渠國
- 嚨行天下
- 3177字
- 2022-09-18 21:30:00
“時勢造英雄”眼看著三年時光過去了,趙國始終未能組織軍隊有效地進攻秦國。秦王躊躇滿志的政治報負得以順利實施,蓄謀已久的秦楚聯姻緊鑼密鼓。
羋月按耐不住內心對權力的欲望和追求。在秦王大展鴻圖之際,對天下時局的把控,她未得王上詔命就趕赴咸陽來了。她無非想在歷史風云變幻的關鍵時刻,發揮自己舉足輕重的作用。因而義渠駭歸國探親之事終未成行。
按照秦楚兩國事先約定的日期和時辰,秦國送親的隊伍從咸陽出發。一路張燈結彩,儀仗綿延數里,聲勢浩大,宣告天下秦楚聯姻之實。同樣楚國迎親的隊伍帶著楚王的回禮,早已來到武關外等候。
秦楚聯姻盡顯兩國的王者威儀,其排場空前絕后。雙方按約履行周禮規定的婚嫁習俗喜迎、接送新人,互贈禮品。送親的秦人饋贈的嫁妝——金銀首飾、棉麻布匹足足裝載了十多車隨行。楚人歡天喜地,作為回禮送上美酒佳肴,楚國特產——魚米之鄉的臘肉、魚干無數。
一陣爆竹過后,新人起轎鼓樂吹吹打打,迎親和送親的隊伍浩浩蕩蕩出了武關。距武關十里地的楚國關隘早已備下酒宴,雙方喜結良緣,關隘內氣氛溫馨一派祥和。
雙方觥籌交錯大吃海喝,在秦人的刻意慫恿下楚人喝得酒醉微醺,秦人卻異常清醒,其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
殊不知送親的隊伍剛啟程,秦國的兩路大軍緊隨其后。右路軍司馬錯將軍率領,由水路入蜀,迂回到楚國的西部,伺機作戰,目標直指楚國的郢都。左路軍由白起率領從陸路進發,目標是拿下武關外的楚國關隘,攻占鄢城。
在楚人不斷地催促下,接親的隊伍護送著王妃及十多車嫁妝先行一步,奔向郢都。秦人心里有鬼,個個神情緊張,面面相覷,但也只能干瞪眼,望著他們絕塵而去。
此時,白起率領的七萬秦國精銳騎兵,整裝待發,密切注視著楚國關隘里的動靜。只待那邊起事弄出點響聲。一聲令下,秦軍如同開閘的洪水一泄千里,火速沖過去里應外合拿下楚國的關隘天險。
原來送親的隊伍早已藏匿了兩百多名大秦銳士隨行入關。只待楚人接親的隊伍走遠,放下戒備,時機一旦成熟秦人便要起事殺戮。
送親的秦人酒足飯飽后,正裝模作樣地要離開。突然,武關外一聲炮響,楚人以為是迎親的隊伍放爆竹,壓根兒就沒當回事。剎那間,只見送親的秦人手中的儀仗旗桿扯去旗幟立即變成了金戈長矛,如洪水猛獸一般沖向守關的楚軍。只見關內的楚人亂做一團,有些甚至還沒弄清楚是怎么回事,就已經做了秦人的刀下鬼。有些喝醉的楚人聽到動靜,剛一睜眼還未察覺,就已人頭落地。楚人越是放棄抵抗,僥幸逃生就越容易做秦人的戰利品。一時間,秦人殺人如麻,關墻內血流成河,狼煙四起。
不到一個時辰,秦人殺到了關隘的最前面,楚軍幾乎消滅殆盡。打開關門,秦國的千軍萬馬魚貫而入。有些地方已經點燃烽火,但楚軍沒等來援軍卻看到秦軍在接手楚國的關隘,這才明白此地早已淪為秦人的天下。
秦軍正在笑談楚王熊橫迎娶的不是自己的王妃,而是秦國的數萬大軍。自古以來,兵不厭詐,秦王為了攻占楚國的城池自然不擇手段,無所不用其極。
羋月來到咸陽,放眼天下風云變幻。她要親眼見證,生他養他的楚國國土正在一步步變成秦國的領土。義渠駭不明就里也跟著來到咸陽,他明知秦國有重大軍事行動,但不知具體的時間和進攻的對象。直到他看到兩百多名秦國的銳士假扮的送親儀仗便明白其中的一切……
義渠駭義憤填膺,他無論如何也不理解?秦王串通羋月多次派他入楚,以促成秦楚聯姻。但在今天看來他所做的一切卻成了秦王欺世盜名的幫兇,堂堂義渠王竟然淪為秦人的棋子、走狗,為世人所不齒。
知人知面難知心,當秦國的銳士假借送親之名,踏上楚國大地之時,他這個曾經俠肝義膽的朋友,定會被楚人冠以背信棄義出賣朋友的惡名,勢必被人唾棄。但憑心而論,發自肺腑的初衷并非他的本意。
義渠駭心急如焚,他不能錯失時機,眼睜睜看著熊橫慘遭秦人欺詐。他要不遺余力,千方百計通知熊橫,以挽救楚國于危難之際。他寫了一封長信交給自己府中的隨從,用自己的義渠君的身份護送出城,讓其秘密送往秦楚邊境,轉交楚王。
白起率領的秦國鐵騎,迅速拿下武關外的楚國關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直逼鄢城。
楚國迎親的隊伍還被蒙在鼓里,鼓樂尚未停息卻被追趕而來的秦軍殺個片甲不留,以免走漏風聲。
頃刻間,十多車秦國的嫁妝,打開后扯去包裹的棉麻布匹驟然變成了一車車滿載糧草的軍用物資。
鄢城的楚人真沒想到迎接的不是娶親的隊伍,卻等來了數萬全副武裝的秦國精銳騎兵。遠遠地望去騎兵戰甲黑壓壓一片,豎起的旗幟遮天蔽日,正以排山倒海之勢襲來。
楚人方才如夢初醒,趕緊關上城門,敲響警鐘,號召全城軍民齊心協力,準備御敵。
正當楚人驚魂未定,倉促應戰之時,白起率領的秦國精銳已經兵臨城下,他正指揮著軍兵,準備云梯發起總攻。
鄢城外的秦軍來勢洶洶,一撥接著一撥猛烈攻城。但鄢城畢竟是百年老城,城墻歷經風雨依然堅不可摧。白起指揮秦軍發起五次強攻,終未得手。直到夜幕降臨,方才休戰歇息。
另一路司馬錯率領的秦軍入蜀后,迂回到楚國西部,迅速攻占那里的城池。秦軍迅猛到來打得楚國措手不及,首尾難顧,根本無力分兵救援。秦軍一鼓作氣,攻下郢都只是時間的問題。
義渠駭總算徹底搞清楚了秦軍的動向和軍事目標。他悔恨當初不該那樣忽悠,誤導了熊橫,造成他今日猶如井底之蛙,幻想著秦楚聯姻所帶來的國泰民安,卻不知秦人早就摸透了他的那點小心思,才這樣肆無忌憚地欺詐他,明擺是吃人不吐骨頭。
戰爭時期的秦人警覺性非常高,嚴格排查進進出出、南來北往的行人。義渠駭派出的信使未能幸免遇難。三天后,他的信使音信全無,猶如石沉大海。于是再次寫信,又派出第二撥信使,然后滿懷期待這些人回來報信。然而,好幾天過去了,他依然沒有見到信使返回卻等來了羋月的登門造訪。他非常吃驚,羋月是一個權力欲望非常強烈的女人,她不呆在王宮關注對楚國的戰爭,把控時局,卻破天荒地來到他的府上,確實讓他頗感意外。
見到羋月顯然沒有了久別重逢所洋溢的熱情,眼里沒有光,心中何來愛?一種從未有過的夸張表情掛在臉上,義渠駭很難琢磨。
“義渠君,這幾天在府里干什么呢?好久沒有見你進宮來找我,是不是把我給忘了!”羋月突然發話問道。
“一個人獨坐府中打發無聊的時光而已,更期待什么時候同歸甘泉宮?”義渠駭答話道。
羋月冷笑一聲,說:“義渠君果真如此?切不可閑來無事,胡作非為,干出吃里爬外的事情來?”
義渠駭覺得羋月這話味道不對,他必須得重新審視這個女人,只見羋月的臉上皮笑肉不笑,神情嚴肅,沉著冷靜。她絲毫沒有開玩笑的意思,反倒是言語中充斥著無盡的嘲諷和指責。于是就不敢作聲了。
“閑著也無聊,這里根本就不屬于我們,還是歸于甘泉宮的日子舒坦。收拾一下,明早我們一起回甘泉宮去。”羋月說完轉身便離開了。
義渠駭急忙恭送出府,目送羋月的馬車消失在咸陽的大街上。回到府中他馬上警覺到秦人對他的隱秘行為已經有所察覺了。他至今沒有看到任何一個信使回來,恐怕兇多吉小。他心中火急火燎,可是束手無策,他狠不能變成一只信鴿立即飛去為熊橫通風報信。他絞盡腦汁,冥思苦想最后決定一不做,二不休,義無反顧地再寫一封長信,連夜派出兩名信使以便路上有個照應。他已經預感到這可能是最后的機會了,回到甘泉宮他甚至連寫信的機會也沒有了,誠然已經竭盡全力,欲知后事只能聽天由命了。
次日,義渠駭剛起床,羋月的車駕就到了府門外。宮人隨即傳喚,“請義渠君隨羋太后同歸甘泉宮。此間只是小住一段,隨身物品及府中隨從不必同行。”
義渠駭領命,顧不上洗漱,急忙上車坐在羋月的身旁。
臨走前,羋月拉開車簾向外探視一眼說:“真是可惜了!這么好的府邸。”
一路上,羋月一言未發。義渠駭以為她擔憂秦楚兩國的戰事,故而也不敢多嘴。
日暮時分,晚霞染紅了天邊。一輪落日的余暉灑在莊嚴氣派的甘泉宮上,這里是他們度過無數歲月的溫柔鄉,頓時籠罩著血色的浪漫,不祥之兆悄然襲來。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再看羋月一直板著臉,沒有一絲溫情卻充斥著無盡的怨憤,義渠駭狠不能找個老鼠洞鉆進去,馬上逃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