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2章 汪湖古村尋追憶

下山相對輕松,談笑間轉過幾個坡頭便來到了山下。山下有一段殘存的古道通過一座古老石孔橋與汪湖村相連。古橋靠汪湖村一側立有一塊陳舊的石碑,上書“古徽州官道”幾個字跡模糊的隸書大字。

銀庚帶領丁國強等人來到石孔橋上,他向大家風趣地介紹說:“我們腳下的這條出村的小道就是古徽州官道,它在古時候的地位就相當于我們現在的國道。而汪湖村就位于這條官道上,是由江西通往AH的最后一個節點,其地位十分重要。遙想當年,茶商云集,轎馬往來,小小的汪湖村百姓定受益不少。”

蜜香說:“陳家墩也是這條徽州古道上的一個節點,現在站在這高山之巔,遙想山下的陳家墩,更能激發我對這條徽州古道的暢想。遙想當年,商賈、官吏、黎民百姓們途徑陳家墩時,那場面是多么熱鬧,所以陳家墩才遺留了很多人文景觀,以及許多傳統手藝傳承,比如鐵匠鋪、篾匠鋪,印染鋪、藥酒鋪、豆腐鋪等等。”

銀庚回應說:“對,曾經的繁華或多或少都會留下時代的烙印。據老輩人講,在明代時,陳家墩的村子范圍要比現在大幾倍,后來隨著朝代的更替和戰亂,就逐漸衰敗了。”

丁國強感慨說:“撫今追昔,遙想當年人們途經陳家墩遠道而來,一路翻越崎嶇陡峭的山路來到汪湖村,再由此進入AH地界。出行之難,由眼前的這段殘缺的官道便知曉,這與我們上山來的那條寬敞的柏油路相比,真是天壤之別啊!”

銀庚招呼說:“走,我們進汪湖村,出村不遠就是停車場。”

一行人跟隨銀庚走進汪湖村,只見村中主道古老的青石路面上,陳舊的車轍依然清晰可見,深深的凹槽靜默著歲月的崢嶸。

陳招娣感慨說:“汪湖村保護得挺好,還是原來的樣子。”

郭月琴回應說:“除了村外公路旁可見的幾棟現代樓房,這村子里仍然是古舊的瓦房,你看這村中主道兩邊還殘存一些古老的店鋪,老百姓在里面經營著茶葉、干豆角、干竹筍、梅干菜、油炸紅薯片等山貨,讓人倍感親切。”

毛帥虎對陳招娣笑道:“招娣,記得我當年在這里還買了一袋油炸紅薯片給你吃呢,你還記得嗎?”

郭月琴聽此,調侃說:“哇,老毛!沒想到你買了一袋紅薯片給招娣吃還記得這么清楚,真小氣耶!”

大家聽此,都大笑起來。毛帥虎打趣說:“你老郭是故意找茬是不?想當年在汪湖張小偉給你一個初吻就這么嘚瑟,我給不了陳招娣的初吻,我給點吃的總可以吧?!”

大家聽此,又一陣大笑。陳招娣說:“哎,老毛,我可是記得你買的那包油炸紅薯片呢,也許當時是餓了吧,記得可好吃了,又香又脆!”

陳招娣的話說得大家眼圈有些酸酸的。毛帥虎趕緊走近一家店鋪買了一袋油炸紅薯片塞到陳招娣手中,說:“你再嘗嘗,看是否還是當年的味道。”

陳招娣臉羞得通紅,趕緊拆開分發到每個人手里,打趣說:“來,大家都嘗嘗歲月的味道。”

蜜香吃了一片,深情地說:“嗯,好吃,記得小時候來這里的時候,嘉麗媽媽也買了一袋給我吃,現在重新品味起來真是百感交集啊!”

丁國強聽此,眼前泛紅,感慨道:“味道還是原來的味道,只是青山依舊,歲月無情啊!”

大家聽此,都唏噓不已。

一行人穿行在村中古道上,撫今追昔,感懷不已。忽然,一股茶葉的清香撲鼻而來,蜜香深吸了一口,贊嘆道:“哇,這茶香真濃!”

銀庚介紹說:“這是村口對面的一家茶廠傳過來的。”

蜜香問:“在哪兒呢?”

銀庚指著村口公路對面的一棟白色樓房說:“喏,就是對面那棟白色樓房,它后院就是一個小型茶廠。走!還有點時間,我帶你們去參觀一下。”

毛帥虎邊走邊感慨說:“記得我們在的那會兒,瑤里有好多小型茶廠散落在大山深處。”

銀庚回應說:“現在還有不少呢!”

丁國強對蜜香說:“蜜香,還記得你小時候來瑤里我們帶你參觀茶廠的事嗎?”

蜜香回應說:“還有點印象,特別是師傅們的那雙手,放在滾燙的大鐵鍋里不停地翻弄著茶葉,不怕燙,似乎是一雙鐵掌。”

大家聽此,都不禁大笑起來。毛帥虎笑道:“那是有方法的。”

蜜香回應說:“現在長大了當然知道那是掌握了技巧的,但小時候可不這么看,覺得很神奇。”

郭月琴笑問:“是不是覺得比九陰白骨爪還厲害呀?”

蜜香笑道:“嗯,有點。”

大家聽此,又是一陣大笑。陳招娣對蜜香說:“你寶慶爸爸就是做這個的,他懂!”

蜜香回應說:“嗯,這個我知道,就是沒見他操作過。”

銀庚笑道:“現在爸爸年齡大了,早就不干這個了。走,去茶廠里面看其他師傅做茶也是一樣。”

大家跟隨銀庚來到白色樓房前,穿過其左側的院門,只見院子里一張張鋪在地上的竹席上晾滿了新鮮茶葉,正前方是三棟平房。

正在院子里指揮工人作業的茶廠老板汪尚根年紀四十出頭,見銀庚帶著人進來便迎了上去,招呼說:“喲,銀庚鎮長來了!”

銀庚介紹說:“是啊,帶上海知青老前輩們上來參觀,剛游覽了南山瀑布,順路到你家茶廠來看看。”

汪尚根聽此,對知青們熱情招呼說:“歡迎各位知青前輩前來小廠參觀!”

銀庚笑道:“你就給大家講解一下制茶的工藝吧!”

汪尚根愉快地響應說:“好!下面,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傳統手工藝茶葉制作的基本流程吧!”汪尚根指著地上晾著的茶葉介紹說,“新鮮茶葉從山里采摘回來后,第一步就是要通風晾干,進行初步脫水,但要掌握好干濕程度,不能過度。現在請大家跟隨我去萎凋室。”

汪尚根將大家領到第一棟平房內,只見里面鋪了一張張用白色紗布制作的繃子床,上面晾滿了經過屋外初步脫水的茶葉。汪尚根介紹說:“第二步就是將屋外初步脫水的茶葉均勻鋪在這些繃床上作進一步陰晾脫水,這種方法叫萎凋法,萎縮的萎,凋零的凋,所以這個車間就叫萎凋室,其作用就是保證萎凋后芽葉內部水分含量最大可能達到一致。”

“哦,原來是這樣!”蜜香聽了介紹豁然開朗說。

“下面我帶大家去炒青車間參觀。”汪尚根一邊說著,一邊帶大家穿過側門進入第二棟平房。

一走進第二棟平房內,只見里面壘了四口大鐵鍋,每口大鐵鍋邊上都有位師傅帶著助手們在翻炒茶葉。

蜜香一眼見到小時候自己曾經好奇的東西,急忙走到一口大鐵鍋前,站在邊上欣賞起來。她緊盯著在鍋里操弄著茶葉的師傅那雙不怕燙的手,好奇地問:“師傅,你的手不怕燙嗎?”

師傅回應說:“首先是要掌握手法,其次是在高溫環境下長期磨煉,經驗加上磨煉,久久為功就不會覺得燙了。”師傅說到這,笑問,“你聽說過少林和尚的鐵砂掌嗎?”

蜜香聽此,頓悟說:“鐵砂掌我看過介紹的,就是習練者用手掌長期在滾燙的鐵砂中穿插,久而久之就不怕燙了,這跟你們師傅炒青是一個道理是不?”

師傅興奮地說:“對!這就叫殊途同歸!”

蜜香又問:“制茶為什么一定要炒青?”

汪尚根介紹說:“炒青這道活是我們老祖宗摸索出來的,新鮮茶葉唯有經過炒青這道工序,才能得到我們需要的理想條索,制出來的茶葉成品才具有上佳的品相。”汪尚根說到這,捻起邊上已成型的茶葉對蜜香說,“你看,這些就是剛炒出來的茶葉,一瓣瓣茶葉已成優美的條索狀。”

蜜香接過幾瓣茶葉仔細瞧了瞧,夸贊說:“真神奇!這么一番操弄就成這樣子了,不親眼所見,真難以想象。”

師傅接著介紹說:“這炒青活兒好壞全憑師傅們的一雙手,根據茶葉的干濕程度調整揉捻力度,下手力度合適,速度適中,火候適當,若手揉力度不夠,就使得茶葉條索不夠難以成形或不緊密。”師傅說到這,一邊演示一邊講解說,“輕、重、輕和慢、快、慢、抖散,反復多次就可得到理想的條索。”

蜜香聽此,充滿好奇問:“師傅,我能親手體驗一下嗎?”

師傅笑道:“可以呀!不過你操作時切記手掌只能貼在茶葉上,不能貼著鐵鍋。”

蜜香回應說:“好的。”說完,便撩起袖子,伸手在鍋里照葫蘆畫瓢操弄起來,結果不是燙得哇哇叫,就是手根本就沒有什么接觸茶葉,只好作罷說,“不弄了,不弄了,這真是看花容易繡花難啊!”

丁國強等人在一旁看著,都忍不住大笑起來。毛帥虎對蜜香笑道:“隔行如隔山,若手上沒有兩下子真功夫能稱得上是師傅嗎?”

蜜香不好意思笑道:“帥虎叔叔所言極是。”蜜香說到這,深有感觸地對銀庚說,“看來,爸爸手上功夫了得,否則這么多年也不可能行走于這一行!”

汪尚根聽此,問蜜香:“你爸是誰?”

銀庚急忙介紹說:“她爸就是我爸,她是我妹妹,叫蜜香!”

汪尚根對蜜香笑道:“哦,原來你是寶慶大叔的女兒呀,他可是我們這一帶有名的茶師呢!”

蜜香深有感觸地笑道:“汪老板,今日在你們茶廠一見,我現在終于明白了我爸的制茶手藝是一門技術含量很高的活,沒有多年修煉不可能達到這樣爐火純青的地步。哎,汪老板,不同的茶是不是有不同的制作工藝?”

汪尚根說:“那當然!比如西湖龍井,其茶形如雀舌;比如說福建鐵觀音,其茶形如蝌蚪……等等,我們國家茶文化博大精深,每種茶都有獨特的制作工藝。我們廠加工的是‘浮紅’,茶形追求的是條索。走,我帶你們去成品車間品鑒一下。”

一行人跟隨汪尚根進入第三棟平房,只見里面有幾臺烘干機在運轉著,烏黑的成品茶從導槽上綿綿不斷地滑下來進入分裝工序,有十幾個員工在忙碌著包裝,滿屋子散發著濃郁的茶香,沁人心脾。

汪尚根領著大家穿過分裝區進入北側一個獨立的茶歇區,里面擺了五張方形的茶桌,桌子上都有一套茶具,已有三張桌子圍坐著游客正在品茶閑聊。

汪尚根領著大家走到一張空桌前對里面一位正在忙碌的女員工招呼說:“汪萍萍,你過來給客人泡壺茶。”

汪萍萍趕緊端著茶葉、拎著水壺走了過來。她麻利地擺好茶具后,便從茶罐內取出茶葉放在每個人的茶杯里開始沖泡,經過洗茶、醒茶程序后,介紹說:“我們的浮紅茶有以下特色:一聞:放鼻孔下深聞后,其香或如蜜糖沁心,或如蘭花幽人,或如玫瑰醉神;二觀:細細觀賞,茶色紅艷,慢慢散開,之后全紅而且戴上‘黃金圈’,如觀冉冉上升的‘東海日出’;三嘗:其滋味有圓滑的甘潤,鮮鮮甜甜,還有深沉的醇厚;四賞:葉底柔嫩,鮮艷均勻,枝枝茶葉像朵朵紅蘭花,有美不勝收之感。”

大家聽此,端起各自的茶杯按照聞、觀、嘗、賞步驟開始品鑒起來。毛帥虎笑道:“細細聞起來果然有一股悠悠的蜂蜜香。”

郭月琴說:“不僅有蜂蜜香,還有一股幽幽的蘭花香。”

毛帥虎聽此,調侃道:“你的鼻子果然與眾不同。”

郭月琴對毛帥虎翻著白眼擠對說:“你老毛什么意思啊?鼻子靈還不好嗎,哪跟你這個老鼻炎一樣!”

大家聽此,都哈哈大笑起來。

蜜香看著杯子里的茶湯贊嘆說:“這茶湯顏色真好看,紅艷透明,頂端在光線反射下在杯子內壁形成一道金黃色的圈圈,真的跟戴上了‘黃金圈’一樣。”

汪尚根回應說:“是啊,這道黃金圈就是區別真假浮紅茶的標志。”

丁國強由衷地說:“嗯,講解得很透徹啊!”

陳招娣興奮地說:“你們再細看這茶葉,條索慢慢展開后,真的像朵朵紅蘭花,賞心悅目。”

汪萍萍笑道:“是啊,喝我們的茶就是一種體驗美的經歷,讓人回味無窮。”

丁國強快樂地回應說:“嗯,你說得真好!這茶多少錢一斤,我們買點帶回去。”

汪尚根笑道:“你們是老知青,當年也為瑤里鎮奉獻了青春,我們作為晚輩,今日相見也是一種緣分,怎能要你們的錢呢?”汪尚根說到這,對汪萍萍吩咐說,“你去,給每個人送一盒!”

“好的。”汪萍萍起身拿禮品去了。

丁國強見此,推辭說:“汪老板,無功不受祿,這怎么好意思啊?”

汪尚根誠懇地說:“這有什么?你們這么大年齡了,大老遠的來一趟也挺不容易的,就算是我代表汪湖村的老百姓向知青們表達一點誠意吧!”

銀庚對丁國強笑道:“是啊,你們就別客氣了。”

沒一會兒,汪萍萍就拎著茶葉過來分送到每個人手中。

銀庚看了下手表,對汪尚根說:“時間不早了,書記、鎮長還在山下等著知青們回去吃午飯呢,我們就告辭了!”

汪尚根笑道:“那好,既然你們有安排我就不留你們在這吃午飯了。”

汪尚根和汪萍萍陪同大家走出廠房來到院子里。汪尚根邀請說:“今日見到你們知青前輩很高興,不如我們照個相作留念吧!”

銀庚夸贊說:“嗯,你這個建議好!”

汪萍萍趕緊說:“你們就以廠房為背景吧,來,都站好了,我來拍照。”

在汪萍萍指揮下,大家愉快地照了張合影。

汪尚根很熱情,一直把知青們送到公路上,揮手告別說:“歡迎你們常回來看看!”

知青們熱情地答謝說:“謝謝,歡迎你有時間去上海走走!”“祝你生意興隆!”“謝謝你哈,汪老板,再見!”……

艷陽高照,青山環繞,山風徐徐,古樸的汪湖村沐浴在明媚的春光里。

停車場上,知青們依依不舍,臨上車時都情不自禁地回望了一眼不遠處的汪湖村,眼里飽含深情。

車子啟動,徐徐駛離停車場,朝山下駛去……

蜜香和知青們就這樣結束了汪湖之行。夢中的瀑布也許還會在夢里回響,可蜜香的童年、知青們的青春與愛情,卻一去不復返。此行,每個人都帶著各自心中的美好記憶,為曾經的一段蹉跎歲月作了一次靈魂告慰。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星子县| 南皮县| 民和| 乌兰察布市| 江安县| 霍林郭勒市| 孝感市| 隆回县| 玉林市| 阜宁县| 五峰| 于都县| 普安县| 临泉县| 青海省| 大新县| 吉水县| 锦屏县| 平定县| 林甸县| 澄江县| 永和县| 府谷县| 遂川县| 井冈山市| 塘沽区| 恩施市| 中西区| 建宁县| 右玉县| 浑源县| 全州县| 开阳县| 大荔县| 蒙城县| 东源县| 宾川县| 滦平县| 巴塘县| 肥乡县| 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