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芯相爭:巨頭們“硬碰硬”
芯片是內含集成電路的半導體基片,是集成電路的物理載體。沒有了它,手機、計算機、數控設備,甚至汽車系統都會統統“失靈”,根本無法使用。所以說,芯片是現代科技發展的基石。
美國在這一領域長期處于領先地位。世界各國都要從美國進口高端芯片,價格自然不菲。正因為芯片如此重要,美國對某些高端芯片的出口進行了管制。
掌握自主可控的芯片技術是各國科技競爭的關鍵之一。由于5G對國家的科技和經濟的推動作用非常巨大,而短期內,5G落地的主要載體仍然是智能手機。作為智能手機的核心部件,5G通信芯片就成了各國高科技巨頭競爭的重要領域。
我們所說的5G通信芯片,并不是簡單的一種芯片產品,5G通信技術是包含了計算、存儲和傳輸一體的綜合技術體系,其中各類通信基站、終端和相關很多設備都需要不同的5G芯片,所以,5G芯片包含眾多品種。而我們常說的5G芯片,往往指的是智能手機芯片,包括計算、基帶和存儲芯片。
一直以來,在智能手機芯片領域,美國都處于領先地位。高通、英特爾和蘋果,是這一領域最優秀的代表,領軍者就是高通。
高通,通信行業的隱形霸主,它從來不會沖在市場的最前線,但手機廠商誰都離不開它,甚至你我每購買一部手機,都要付錢給它。高通巧妙地將通信標準和手機芯片融合在一起,制造出一個小而美,功能強大的通信芯片,讓手機廠商心甘情愿掏錢購買。事實上,高通不僅僅是一家芯片公司,可以說是3G時代的奠基者,它持有眾多的3G技術專利,這個世界上,只要是3G或者4G手機,無論是哪家公司出產,都需要向高通繳納專利費,費用是每部手機批發價的5%,賣得越多,專利費交得越多。
但也因為高通的壟斷地位和高額的專利費,多個國家都曾發起對高通的反壟斷調查。2013年,中國啟動對高通的反壟斷調查。201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以下簡稱國家發改委)公布調查結果,對高通處以60.88億人民幣的罰款,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實施以來單筆罰款的最高紀錄。
到了5G時代,華為憑借自己積累多年的技術能力以及在標準制定領域占得的先機,開始迎頭趕上。在5G領域,華為已經擁有一定的技術話語權,而且持有相當多的專利。同時,華為還擁有自己的智能手機產業。2019年1月,華為發布了自己的5G多模終端芯片巴龍5000,作為中國科研能力最強的企業之一,華為手機搭配自研的巴龍5000,在商用上能夠占得先機。與此同時,像中國臺灣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聯發科)、北京紫光展銳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紫光展銳)的實力也不遑多讓,5G的競爭正呈現多元化趨勢。
全球著名的芯片公司有以下幾個。
● 英特爾:美國,創于1968年,IT產業影響力品牌,全球知名的芯片供應商之一,世界500強,微處理器、芯片組、板卡、系統及軟件的科技巨擘。
● 三星:韓國,創于1938年,世界500強企業,旗下有三星電子、三星物產、三星航空以及三星人壽保險等子公司,涉及電子、金融、機械及化學等眾多領域的大型跨國公司。
● 高通:美國,創于1985年,在CDMA技術方面處于領先地位,專注于3G芯片組、系統軟件以及開發工具和產品的綜合型國際企業。
● NVIDIA公司(以下簡稱英偉達):美國,創于1993年,全球視覺計算技術的行業領袖及GPU(圖形處理器)的發明者和領導者,以設計智核芯片組為主、3D眼鏡等為輔的科技企業。
● 美國超微半導體公司(以下簡稱AMD):美國,創于1969年,2006年收購芯片巨頭ATI公司,2010年正式棄用ATI標志,專門為計算機、通信及消費電子行業設計和制造各種創新微處理器、閃存和低功率處理器的綜合性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