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行十講:從菜鳥到投資銀行家
- 沈春暉
- 7字
- 2020-07-28 18:27:40
第一編 認識投行
第一講 什么是投資銀行
第一節 投資銀行與投資銀行業務
投資銀行和投資銀行業務
投資銀行(investment bank),一般簡稱為“投行”,是指從事投資銀行業務的機構。
從嚴格意義上講,投資銀行,或者說“投行”,有兩個含義。第一個是作為機構意義上的,是指一類金融機構;第二個是作為業務意義上的,是指一項金融業務。
如果說“我在投行工作”,那么這里的“投行”就是指作為金融機構的投資銀行。如果說“我是干投行的”,那么這里的“投行”就是指作為金融業務的投資銀行業務。
此外,這也牽扯到“金融”(finance)這樣一個我們非常熟悉而又非常難以準確界定的概念。個人理解,金融是在不確定環境中通過對資源在時間、流動性、收益風險上的配置以取得最優收益的行為。通俗來說,金融主要解決的問題就是讓資金更好地流通起來,讓有錢的人獲得更高的回報率,讓缺錢的人得到資金。
具體來說,金融是把今天的錢推遲到明天來用(對投資者而言),把明天的錢拿到今天來用(對融資方而言)。金融是用明天的收益換取今天的資產(對融資方而言),用今天的資產換取明天的收益(對投資者而言)。金融是用低流動性的資產(對“賣方”(被稱為融資方、發行人或者標的公司)而言)換取高流動性的資產(對“買方”(被稱為投資者、資金提供方或者收購人)而言)。金融是用今天的付出換取明天的保障(對投保人而言),用明天的保障換取今天的收費(對保險公司而言)。
其間,各方主體之間存在著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投資銀行作為一個重要的金融中介機構,其基礎功能就是解決企業與金融資源之間的信息不對稱,讓企業獲得更好的金融資源配置,特別是讓優質的企業通過投資銀行配置到更優、更合適的金融資源。
投資銀行為什么重要?這是因為它本質上扮演的是金融領域“超級中間人”的角色。它負責整個交易的匹配、撮合、實施和整合,具體來講就是連接資產和資金兩頭,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優秀的投資銀行對于提升資產和資金的匹配效率至關重要,并且往往能創造超越交易的價值,因此是整個資本市場不可或缺的樞紐角色。
具體來說,投資銀行業務的主要切入點就是如何為融資方和投資者服務。例如,幫助融資方用股權換取投資者的現金(也就是幫助發行人融資,一般又被稱為承銷商)。又如,幫助標的公司拿自身非上市公司股權換取收購人(上市公司)的股權(也就是幫助標的公司出售公司,一般又被稱為賣方財務顧問),或者反過來,為收購人服務(一般被稱為買方財務顧問)。這兩種情況,分別是投資銀行的兩類主要業務:融資業務和并購重組財務顧問業務。
可以說,投資銀行是資本市場的靈魂,其主要作用是把資金使用者、資產供給者和資金提供者等市場經濟的主要參與者直接聯系起來,為雙方尋求最優的風險和收益關系,以達到資源的最優化配置。投資銀行被稱為“皇冠”(金融行業)上的“明珠”。
以下三點需要特別說明:
第一,在現代商業社會中,融資方與投資者、收購人與被收購標的、買方與賣方的身份不是固定的,而是交織變換的,他們可能基于不同的目的同時需要多項投資銀行服務。例如,一家上市公司需要融資,可以聘請投資銀行作為承銷商定向增發股票,同時該公司也可能在策劃收購一個上游行業的供應商,需要聘請投資銀行作為買方財務顧問。
第二,也不能簡單地說投資銀行是企業客戶(融資方)與機構客戶(投資者)之間需求的對接者。在現代商業社會,企業客戶既有融資需求,也有投資需求;機構客戶既有投資需求,也有融資需求。投資銀行需要以全業務鏈產品與服務對接兩端客戶的多重需求。
第三,投資銀行本身也可能具有復雜的身份,它可能作為中介機構,例如擔任承銷商、財務顧問等角色,為融資、收購等活動提供中介服務;也可能作為資金的提供方為收購活動提供“過橋貸款”。在一定情況下,它自身也可能作為投資者參與到交易活動中。投資銀行本身作為一類企業,自身也可能是融資方、被收購方或者投資者、收購方。
總結起來,投資銀行就是資本市場重要的參與者,主要功能是促成市場資金需求方與提供方、收購人與被收購人之間實現資金融通,達成交易。
為了更好地說明“投資銀行”這個概念,本講首先按照作為機構意義上的投資銀行、作為業務意義上的投資銀行兩個維度來分別對“投資銀行”這個金融機構、這個金融業務進行詳細闡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