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行十講:從菜鳥到投資銀行家
- 沈春暉
- 1466字
- 2020-07-28 18:27:42
投資銀行的分類
成熟市場投資銀行的分類有兩分法和三分法。一種簡化的分法是把投資銀行劃分為兩類:大型投行和精品投行。我個人認為,分為三類比較合適。
第一類是大型投資銀行(bulge bracket investment bank,BB)。這是指大型的、全球經營的、全業務的投資銀行。
美國2008年金融危機之前的五大投資銀行均屬于BB之列。金融危機之后,轉變為銀行控股公司的高盛、摩根士丹利,被美國銀行收購后的美林美銀(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以及摩根大通、巴克萊銀行、瑞士信貸集團(Credit Suisse)、花旗集團(Citigroup)、德意志銀行、瑞銀集團(UBS)等均是公認的大型投資銀行。此外,匯豐銀行、野村證券等也被認為正在嘗試或者有可能成為大型投資銀行。
第二類是中型投資銀行(middle market investment bank)。這類投資銀行也是全業務布局的投資銀行。但與BB比起來,這類投資銀行在業務規模、知名度、全球業務網絡和國際市場占有率方面均明顯弱一些。個人認為三分法要比兩分法科學,因為這一類投資銀行被稱為大型投資銀行是不合適的,但它們明顯也不是小規模或者專注某一領域的精品投行。
在美國,這樣比較知名的中型投資銀行包括:派杰(Piper Jaffray)、柯文(Cowen)、杰富瑞(Jefferies)、華利安諾基(Houlihan Lokey)、KBW、威廉布萊爾(William Blair & Company)等。
第三類是精品投行(boutique bank)。精品投行一般規模較小,不提供全業務鏈服務。例如,大部分精品投行都沒有股票發行和債券發行融資業務(capital market),主要做并購咨詢業務(M&A advisory)。另外,多數精品投行只聚焦于某個區域或者某些行業的業務。但也有精品投行在全球開展業務,在世界主要的金融中心都設有辦公室。
精品投行在業務規模和覆蓋范圍上無法與中型投資銀行或者大型投資銀行相比,但在聲譽與服務水平上并不一定落后,甚至在并購重組領域也能拿下跨國大型交易的財務顧問業務。因為,很多客戶就是看重“精品”路線。就像出門住酒店,有些人看重萬豪、洲際、希爾頓這樣的全球大型連鎖酒店,有些人看重悅榕莊、金普頓(Kimpton)等精品連鎖酒店。
在美國,這樣比較知名的精品投行包括:艾弗考爾(Evercore)、格林希爾(Greenhill)、拉扎德(Lazard)、Qatalyst Partners、森特爾維尤(Centerview Partners)、莫里斯(Moelis & Co)等。
就中國的投資銀行(狹義投行)而言,目前還沒有這樣的分類。主要原因是中國證券公司開展的投行業務以需要監管部門審核的牌照業務為主,同質化比較嚴重。因此,多數投行只有團隊規模和業務規模的不同,在業務類型和發展戰略上沒有明顯區別。
隨著中國內地投資銀行業的市場化發展加速,投資銀行業務的集中化趨勢開始明顯,業界開始有“頭部券商”(或者“頭部投行”)的說法。所謂“頭部投行”目前并沒有明確的標準,哪些公司屬于頭部公司也沒有完全一致的認識。僅就當前而言,流傳比較多的說法有“三中一華”(指中信證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證券和華泰證券)、“三中一國”(指中信證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證券和國泰君安證券)等。具體什么樣的公司能夠成為公認的頭部公司還需要一定的時間來觀察。
重點提示
從美國投資銀行將近200年的發展歷史看,這是一部投資銀行與商業銀行分離與融合的歷史。中國的證券公司也經歷了從混業到分業的過程。
成熟市場的投資銀行一般分為大型投資銀行、中型投資銀行和精品投行。
進一步閱讀
[1]查爾斯 R 蓋斯特.華爾街投行百年史[M].寇徹,任晨晨,譯.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3.
[2]凱特·凱利.華爾街之戰:貝爾斯登72小時覆滅記[M].史雷,譯.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7.
[3]威廉·科漢.最后的大佬:拉扎德投資銀行興衰史(上)(下)[M].徐艷芳,譯.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
[4]吳清,張洪水,周小全,夏晨,等.美國投資銀行經營失敗案例研究[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