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行十講:從菜鳥到投資銀行家
- 沈春暉
- 745字
- 2020-07-28 18:27:42
中國投資銀行簡史
中國的投資銀行(這里取廣義概念,指證券公司)是伴隨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而誕生的,時間跨度與歷史豐富度無法與美國的投資銀行相提并論。唯一相似之處在于,其也經歷了從混業到分業的過程。
1987年,中國第一家證券公司“深圳經濟特區證券公司”成立。那個時候,能夠從事證券業務的機構包括證券公司、商業銀行和信托投資公司。起市場主導作用的是商業銀行,而且大部分證券公司和信托投資公司也是由商業銀行開辦的。
1993年年底,國務院發布《關于金融體制改革的決定》,要求“國有商業銀行不得對非金融企業投資……在人、財、物等方面要與保險業、信托業和證券業脫鉤,實行分業經營”。借此,中國的證券公司獲得了獨立發展的空間。1995年5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以下簡稱《商業銀行法》)頒布,其明確規定:“商業銀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不得從事信托投資和證券經營業務,不得向非自用不動產投資或者向非銀行金融機構和企業投資,但國家另有規定的除外。”《商業銀行法》正式確立了“銀證分離”,但也通過只限制“境內”和“國家另有規定的除外”為商業銀行開展投資銀行業務留下了余地。
1995年8月11日,中國建設銀行和美國投資銀行摩根士丹利等外資機構合資成立中國國際金融公司(簡稱中金公司,這也是目前中國內地唯一一家公司名稱中沒有“證券公司”字樣的證券公司)。1996年后,商業銀行又陸續成立了工商國際金融有限公司(之后更名為工銀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簡稱工銀國際)、中銀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簡稱中銀國際)、建銀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簡稱建銀國際)、交銀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簡稱交銀國際)、招銀國際金融有限公司(簡稱招銀國際)等。這些投資銀行均將注冊地設在香港,并陸續通過“返程投資”方式在內地設立了子公司,實際以“曲線”方式進入了內地的投資銀行業務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