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戰國史料編年輯證(全二冊)
- 楊寬
- 982字
- 2020-07-15 14:11:36
(七)趙君年世之考訂
《史記》所述東方六國史事,趙較詳確。《趙世家》不僅記趙之史實較詳,記及燕之史實亦較《燕世家》為確實,亦或兼及中山之事,蓋秦漢之際,趙之史料尚有存者,趙之史料有兼及燕與中山之事者。但所述趙君年世,尚有失誤之處。
今以《趙世家》、《六國表》與《古本竹書紀年》等史料比勘,列表如下:
續上表
續上表
續上表
依據上表比勘,可知《史記》記趙襄子元年誤后十八年,當在周元王二年(公元前四七五年)。趙桓子、趙獻侯皆爭奪君位中于立年改元。《史記》按逾年改元計算,因而誤后一年。桓子元年當周威烈王元年(公元前四二五年)。獻侯元年當周威烈王二年。《史記》自趙烈侯以下,所有趙君紀年,皆正確無誤,惟于烈侯與敬侯間誤多武公一世,誤將烈侯一世二十二年分為烈侯九年與武公十三年。《史記》定烈侯元年當周威烈王十八年(公元前四〇八年),敬侯元年當周安王十六年(公元前三八六年),成侯元年當周烈王二年(公元前三七四年),趙肅侯元年當周顯王二十年(公元前三四九年),趙武靈王元年當周顯王四十四年(公元前三二五年),惠文王元年當周赧王十七年(公元前三〇八年),皆確實可信。此中成侯元年即敬侯卒年,蓋成侯于爭立中得勝而立,即于立年改元。惠文王元年即是惠文王得傳位之年,亦于立年改元,《趙世家》按常例逾年改元,誤以傳位在上年。
《史記》中,惟《秦本紀》、《秦始皇本紀》記事有用干支紀日者。《趙世家》中亦有兩大事件以干支紀日,皆符合夏歷。《秦本紀》常有筑城之記載,如簡公六年城重泉,獻公二年城櫟陽等,《趙世家》亦有獻公十三年城平邑。武靈王三年城鄗,惠文王八年城南行唐等。《秦本紀》有王出游之記載,如惠文王更元五年王游至北河,昭王十七年王之宜陽等。《趙世家》亦有肅侯十六年游大陵,武靈王十六年游大陵,十七年王出九門等。《秦本紀》、《六國表》有天文與天災之記載,《趙世家》亦略有之。如成侯二年六月雨雪,惠文王二十二年大疫等。蓋太史公記戰國大事,除據《秦記》而外,尚有趙之牒記在焉。《趙世家》之紀年所以較為詳實。其記樂毅先以趙相率五國之師攻齊,以趙為主力而破齊于濟西,然后獨率燕師深入伐齊,攻入臨淄。所載樂毅破齊之經過十分確實,即依據趙之實錄。
陳夢家《六國紀年》,據上(6)、(8)、(9)三例,將《史記》所載趙成侯之年世移后一年,并將趙敬侯增加一年,趙成侯削減一年,乃出于錯誤之比勘,上列表中已加駁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