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2 認識使命,做人生贏家·

我經常會和周圍的朋友探討:人生的意義是什么,人活著是為了什么。有個朋友說:“我覺得人生沒有意義,就是經歷而已。”我并不認同他的觀點,我相信任何人、任何事情都有存在的價值和意義,這個世界并不是隨機產生的結果。

以前,我覺得活著是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好,當然,這是因為我覺得自己不夠好,所以才想要變得更好,并以此作為人生的使命。懷著這樣的使命,我活得非常辛苦并且找不到方向。

過了很多年我才發現,我一直在通過不斷地和人比較、不斷地競爭證明自己在變得更好,但是我卻活得越來越不開心,越來越沒有方向感,越來越焦慮不安。我慢慢地明白:也許我走錯了。

那到底什么樣的道路才是對的呢?我急切地想要知道答案,想要了解自己,我不想再陷入“松樹和桃樹比著結果子”的劇本里。我開始對人生的意義和使命感興趣,我想要搞清楚自己是誰,想要知道自己這一生到底要做什么。于是我開始了長達四年的內在探索之路,這一路收獲了無數的感悟,顛覆了我幾十年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人生”這場游戲的規則到底是什么?如何提升自己的人生滿意度?這些真的是每一個人生下來就應該知道的信息,否則真的要白白蹉跎多年不得要領。接下來我就把探索多年發現的規律逐一分享給你。

有人認為,人生來是一張白紙,是后天的環境和遭遇導致每個人性格和經歷有所不同;也有人認為每個人生來就不一樣,比如同樣都是嬰兒,有的特別愛哭,有的卻很安靜。我個人認為,人和人生來就是各不相同的,而后天的環境和遭遇會加深這種差異。

這讓我想起了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電影里的主人公哪吒本應是靈珠,卻意外成了魔丸。這使得他從小就不被人接受,被全村人當成妖怪,受盡白眼。他不知道這是為什么,直到有一天,父母告訴他,他是靈珠轉世,所以有不同于常人的超能力,村民才會懼怕他。這讓哪吒非常興奮,決心好好練習武藝,將來為民除害。兩年后,他卻得知自己是魔丸轉世的真相,并且中了天雷咒,即將被天雷摧毀。這讓他無比憤恨、傷心、絕望,他恨自己的身世和宿命,也恨父母的欺騙,他覺得自己被全世界拋棄了,在自暴自棄中完全墮入魔性,差點殺死了自己的父親。再后來,他又意外得知父親為了解除他的天雷咒,自愿一命抵一命,換取他的平安。父親對他的無條件的愛深深感動了他,于是他又返回村里,拼盡全力拯救了父母和全村人,成了大英雄。

電影中的劇情雖然是虛構的,卻依然能給我們很大的啟發。電影中有句很經典的臺詞:別人的看法一點兒都不重要,你是誰只有你自己說了才算。

大家都覺得哪吒是妖怪,哪吒確實可以活成妖怪,跟全村人作對;但他也可以利用魔丸的超能力活成英雄,拯救全村人。

這里面其實有兩層含義:一方面是我們確實生來不同,并且無法改變自己的“身份”,比如出生時間、年齡、種族、家庭、環境等;另一方面是即使有這么多限制,我們依然能擁有無限種可能,而這全憑我們自己的信念。

這就好像玩游戲,不同的玩家選擇同一個英雄,最后的結果卻千差萬別。沒有打不好的英雄,只有不會玩的玩家。

所以,我們既需要認識到自己的“身份”,也就是我們的特點和限制,還需要認識到自己在這個基礎上依然有無限種可能,然后巧妙地運用我們的特點完成使命。比如,哪吒及其父母需要接受哪吒是魔丸的事實,接受他生來就有巨大破壞力的事實,如果非要勉強他跟別的孩子一樣溫順、乖巧、可愛,不但他做不到,而且也會給所有人帶來無限的痛苦。既然如此,還不如充分發揮他的特點,讓他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去斬妖除魔,完成他的使命。

這就好像在自然界,我們從來不會說每種動植物的缺點是什么,而只會說它們的特點是什么。比如,我們絕對不會說松樹的缺點是不能開花、不能結果子,牡丹的缺點是太高調、太愛出風頭……我們尊重每種動植物的特點,不會拿它們去和其他的種類比較。

同理,作為人,我們也要尊重自己的特點。因為特點不同,要做的事情、做事的方式自然也就不同,我們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軌道。

比如,我有個老師是學國畫的,她的丈夫也是學藝術的,但他們的孩子居然是個計算機高手,在小的時候就拿了國家級的編程獎項。我好奇地問老師:“為什么不讓他學藝術呢?”老師很無奈地回答:“我當然想了,但是我兒子對畫畫一點兒都不感興趣,就是喜歡編程,那就由他去吧。”

看看你自己,再看看你身邊的人,有多少人正在從事和父母相同的職業?恐怕寥寥無幾吧。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正在追尋自己喜歡的事情。還有很多小孩子從小就表現出對某樣事物的強烈好奇和過人天賦,“子承父業”似乎已經是很少見的事情了。

高曉松說過一句話讓我印象十分深刻:孩子都是帶著劇本來的,父母不要過多打擾,唯有用愛與尊重來喂養孩子,使他們茁壯成長、羽翼豐滿,終有一天他們會飛向自己心中的理想所在。

可能你會說:我覺得自己從小到大都普普通通的,沒有什么特別的興趣愛好,也沒什么天賦。先別急著下結論,在后面的章節中,我將通過一系列步驟帶你找到自己被忽視的閃光點。這世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也沒有完全一樣的人,更沒有完全相同的經歷,每個人都可以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道路,只是需要你有一雙擅長發現的眼睛。

既然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又都有自己的劇本,那全世界豈不是有幾十億個不同的劇本?想象一間巨大的文件室里陳列著無數個劇本,每個人通過自己唯一的號碼就能找到對應的劇本,上面記載著自己的一生。你是不是很想要找到這個獨一無二的劇本,但是卻感到茫然無措呢?

其實并沒有那么復雜,雖然每個人生來不同,劇本也看似完全不一樣,但里面還是蘊含著特定的規律的。

比如,我前一陣子新認識了一個朋友,她向我介紹自己的時候,說她曾經做過一個很專業的性格測試。剛好我也做過那個性格測試,我感覺我們應該是同一種性格,而那種性格是所有性格類型里最少見的一種,只占總數的2%左右。

事實也的確如此,我們測試出的性格類型一致,平時的思考方式、說話方式也很相似。后來通過一次閑聊我才知道,她和父母的關系模式與我和父母的關系模式非常相似,她媽媽的性格和我媽媽的性格也很相似,都是比較特別的那種。

不僅如此,我們的人生經歷也有很多相似之處,包括工作過的公司類型、業務類型、職位、感情經歷、性格的轉變等。而且,我們的伴侶之間也有很多相似之處。

雖然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很大,但我并不想把人生的軌跡全部歸因于此,畢竟人生不是由宿命決定的,我們每個人都有能力去改變人生。但是,這樣的“巧合”還是讓我非常吃驚,我感覺人生就像格子,相似的人會進入相似的格子,演繹相似的劇本。如果每個格子都是一個典型的“局”,這不就是程序嗎?

除了這種無意識形成的“局”,還有很多人為設下的“局”等著我們去應對,常見的就是商家的各種促銷廣告、銀行的各種信用卡優惠策略等。這些“局”都在想方設法地讓你多消費,而不管你是否會因此負債。如果你不幸多頭負債,用下一張信用卡去還上一張信用卡的錢,徹底依賴上信用卡,我想商家應該會很開心。這樣的人越多,他們就越賺錢。

我沒有一張信用卡,也從來不去看各種促銷廣告,對各種會員體系也無感,我只買自己需要或喜歡的東西。有一次老板問我:“假如你作為一個用戶,怎么看這些促銷廣告的設計風格?”
我說:“我從來不看促銷廣告,因為信息太多了,視覺風格太濃重了,我擔心會影響我的購買決策。”老板很無奈地說:“就是為了影響你啊。”

人性的弱點讓我們沉迷于各種“局”中無法自拔(如同程序自動運行),而精通人性的設“局”者(如同編程者)則能成為最后的贏家。無論是“大局”還是“小局”,都和程序很相似。

我們的人生劇本的背景,就是各種“大局”和“小局”的組合。“大局”是你的初始設定,包括家庭環境、外表等;“小局”是你經歷的各種事件、誘惑以及你的行為模式等。

相似的“大局”可能導致相似的性格、相似的待人接物的模式、相似的人生軌跡,因為它是劇本的框架;靈活多變的“小局”則填充了劇本的內容,它是豐富的劇情素材。

所以幾十億個看似完全不同的劇本背景設定,其實是由各種元素交叉組合而成,最后生成了大量不同的內容而已。我們就這樣成了諸多程序代碼中的一個姓名字段。

你可能很想知道這背后具體的運作原理,想知道自己的劇本到底是怎樣生成的。其實更重要的問題是,我們如何修改自己的劇本?否則,我們即便知道自己是誰,找到了想要的方向,也會受限其中,只能被動接受命運的安排。但事實并非如此。

如果哪吒完全認命,認定自己就是魔丸轉世,不可能斬妖除魔、為民除害,即使他想要做個好人也會勸自己“算了吧,我根本不是那塊料”。如果我老師的孩子明明想學計算機,看到自己出身藝術世家就以為“我沒有能力學好計算機”,那他就只能遺憾地埋沒自己的天賦了。

所以,光了解自己并找到想要的方向還不夠,那只是認知層面的,最重要的是我們要能夠沖破“局”的阻礙并勇敢行動,最終改變原先設定的劇本。這是我們非常重要的使命。

但是怎樣才能做到呢?愛因斯坦說過:“我們面對的重大問題永遠不能在產生問題本身的層次上被解決。”

這是什么意思呢?舉個例子,假如你有個羊圈,你突然發現里面的羊每天都會少一只,你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

所以,遇到問題時我們要做的不是機械地解決表面問題,最好的方式是拓寬視野,從更高的角度往下看,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梨树县| 民勤县| 贵定县| 西乌| 桐梓县| 恩平市| 锦州市| 霸州市| 昂仁县| 神木县| 洱源县| 鄄城县| 明光市| 屏南县| 随州市| 灵山县| 高碑店市| 建始县| 临猗县| 天镇县| 卢湾区| 四川省| 贺兰县| 阜城县| 九江县| 通江县| 浠水县| 宁城县| 濮阳市| 清丰县| 永康市| 新宁县| 温州市| 合作市| 连州市| 永定县| 眉山市| 洪雅县| 桦南县| 宁武县| 上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