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線性代數同步精講及練習
- 趙志新 吳春青 徐明華
- 2040字
- 2020-07-10 10:03:04
四、釋疑解難
問題1 行列式定義的實質是什么?
答:由n階行列式D的定義可以知道:D就是行列式中所有取自不同行、不同列的n個元素之積的代數和,記為,而每項所帶的符號是唯一確定的,撇開每個項隨帶的符號,就是:凡是取自D中不同行、不同列的n個元素之積,一定是
中的一項;反過來,
中任一項也一定是D中不同行、不同列的n個元素之積.利用這個原則以及每一項的“定號”規則,對行列式的一些問題的解決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例如,考慮以λ為參數的4階行列式(該行列式在第四章中有重要的應用):

不進行具體計算,由行列式定義即得出以下結論.
(1)D(λ)是一個關于λ的4次多項式,這是因為D(λ)中有正項(a11-λ)(a22-λ)(a33-λ)(a44-λ),而其他各項的λ的冪次均低于4,而且該多項式中λ4的系數等于1.
(2)多項式D(λ)中λ3的系數是-(a11+a22+a33+a44),即為主對角線元素之和的相反數,這是因為D(λ)中的任一項,若它不含某主對角線元素作為其因子,則它至少不含兩個主對角線元素作為其因子.于是,除了(a33-λ)(a44-λ)(a11-λ)(a22-λ)項外,其余各項的λ的冪次至多是2;也即D(λ)中λ3的系數就是(a33-λ)(a44-λ)(a11-λ)(a22-λ)中λ3的系數,而后者顯然是-(a11+a22+a33+a44).
問題2 為什么n(n≥4)階行列式不能按對角線展開?
答:二階、三階行列式可以按對角線展開,而四階及四階以上的行列式不能按對角線展開,因為它不符合n(n≥4)階行列式的定義.例如,對于四階行列式,如果按對角線法則,則只能寫出8項,這顯然是錯誤的,因為按照行列式的定義可知,四階行列式一共有4!項,即四階行列式是24項的代數和.另外,按對角線做出的項的符號也不一定正確,比如,乘積項a14a21a32a43其列排列4123的逆序數為3,應取負號而不是正號.所以,在計算n(n≥4)階行列式時,對角線法則失效.
問題3 計算行列式的常用方法有那些?
答:計算行列式的方法通常有
(1)用對角線法則計算行列式,它只適合二、三階行列式;
(2)用n階行列式的定義計算行列式;
顯然有
上三角形行列式
下三角形行列式
對角形行列式
另外
(3)利用行列式的性質計算行列式;
(4)利用行列式按某一行(列)展開定理計算n階行列式;
(5)利用數學歸納法計算n階行列式;
(6)利用遞推公式計算n階行列式;
(7)利用范德蒙行列式的結論計算特殊的n階行列式;
(8)利用升階(加邊)法計算n階行列式;
(9)化三角形法計算n階行列式;
(10)綜合運用上述各法計算n階行列式.
在實際計算中,又常常根據行列式的具體特點,采用相應的方法(有時需要幾種方法結合使用).請注意學習、總結例題中的計算方法,由此及彼,舉一反三,逐步提高計算能力.
問題4 (1)余子式與代數余子式有什么特點?(2)它們之間有什么聯系?
答:(1)對于給定的n階行列式,那么元素aij的余子式Mij和代數余子式Aij僅與位置(i,j)有關,而與D中第i行、第j列元素的大小和正負無關.
(2)它們之間的聯系是Aij=(-1)i+jMij,因而當i+j為偶數時,二者相同,即Aij=Mij;當i+j為奇數時,二者相反,Aij=-Mij.
問題5 什么是行列式按行(列)展開定理?它有何應用?
答:行列式按行(列)展開定理是指下述兩個定理.
定理1 n階行列式D等于它的任意一行(列)所有元素與它們對應的代數余子式的乘積之和,即
D=ai1Ai1+ai2Ai2+…+ainAin (i=1,2,…,n)
=a1jA1j+a2jA2j+…+anjAnj (j=1,2,…,n)
定理2 行列式的某一行(列)所有元素與另一行(一列)對應元素的代數余子式的乘積之和等于零,即
ai1Aj1+ai2Aj2+…+ainAjn=0 (i≠j),
a1iA1j+a2iA2j+…+aniAnj=0 (i≠j).
應用一 計算行列式的值.
行列式按某一行(列)展開能將高階行列式的計算轉化為若干個低價行列式的計算,是計算數字行列式的常用方法.值得注意的是,展開前往往先利用行列式的性質,將某行(列)的元素盡可能多消成零,然后利用定理或者推論:
推論:一個n階行列式,如果其中第i行所有元素除aij外都是為零,那么這行列式等于aij與它的代數余子式的乘積,即

例1 計算行列式的值
解 觀察,注意到第3列元素相對簡單有規律一點,所以選擇第3列,利用行列式的性質,保留一個非零元素,其余的都化為零.

應用二 求某行(列)元素的代數余子式的(代數)和
已知行列式aij的代數余子式Aij和任意n個數k1,k2,…,kn,求和式或
首先應注意,上面的和式均表示某個行列式,其第i行或第j列元素為k1,k2,…,kn,因此將D的第i行或第j列元素改為k1,k2,…,kn,即為
.寫出
后,再算出
,即為所求的和式.
如果k1,k2,…,kn恰為D中某行但不是第i行,或為某列但不是第j列,則上述和式的值為0.
例2 已知,求A11-2A12+3A13-4A14.
解 注意到a31=2,a32=-4,a33=6,a34=-8,
那么由行列式的性質,a31A11+a32A12+a33A13+a34A14=0
即 2A11-4A12+6A13-8A14=2(A11-2A12+3A13-4A14)=0.
注:不要直接去計算代數余子式,那樣很麻煩.
例3 設行列式,求第4行元素余子式之和.
解 【分析:注意本題是要求第4行元素的余子式的和,而不是代數余子式的和,這是有差別的.一種辦法是直接計算,分別求出四個余子式;另一種是將余子式轉化為代數余子式,再根據行列式的展開定理歸結為一個4階行列式的計算.】
用A4j(j=1,2,3,4)表示第4行各元素的代數余子式,由于A4j=(-1)4+jM4j于是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