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張?zhí)鞄熎盱烈?洪太尉誤走妖魔
紛紛五代亂離間,一旦云開復(fù)見天!
草木百年新雨露,車書萬里舊江山。
尋常巷陌陳羅綺,幾處樓臺奏管弦。
天下太平無事日,鶯花無限日高眠。
話說這八句詩乃是故宋神宗天子朝中一個名儒,姓邵,諱堯夫,道號康節(jié)先生所作。為嘆五代殘?zhí)疲煜赂筛瓴幌ⅰD菚r朝屬梁,暮屬晉,正謂是:
朱李石劉郭,梁唐晉漢周。
都來十五帝,播亂五十秋!
后來感得天道循環(huán),向甲馬營中生下太祖武德皇帝來。這朝圣人出世,紅光滿天,異香經(jīng)宿不散,乃是上界霹靂大仙下降。英雄勇猛,智量寬洪,自古帝王都不及這朝天子。一條桿棒等身齊,打四百座軍州都姓趙!那天子掃清寰宇,蕩靜中原,國號大宋,建都汴梁。九朝八帝班頭,四百年開基帝主。因此上,邵堯夫先生贊道:“一旦云開復(fù)見天!”正如教百姓再見天日之面一般。那時西岳華山有個陳摶處士,是個道高有德之人,能辨風(fēng)云氣色。一日,騎驢下山,向那華陰道中正行之間,聽得路上客人傳說:“如今東京柴世宗讓位與趙檢點登基。”那陳摶先生聽得,心中歡喜,以手加額,在驢背上大笑,下驢來。人問其故。那先生道:“天下從此定矣!正乃上合天心,下合地理,中合人和。”
自庚申年間受禪,開基即位,在位一十七年,天下太平,傳位與御弟太宗。太宗皇帝在位二十二年,傳位與真宗皇帝,真宗又傳位與仁宗。這仁宗皇帝乃是上界赤腳大仙,降生之時,晝夜啼哭不止。朝廷出給黃榜,召人醫(yī)治,感動天庭,差遣太白金星下界,化作一老叟前來揭了黃榜,自言能止太子啼哭。看榜官員引至殿下朝見真宗。天子圣旨,教進(jìn)內(nèi)苑看視太子。那老叟直至宮中,抱著太子,耳邊低低說了八個字,太子便不啼哭。那老叟不言姓名,只見化陣清風(fēng)而去。耳邊道八個甚字?道是:“文有文曲,武有武曲。”端的是玉帝差遣紫微宮中兩座星辰下來輔佐這朝天子!文曲星乃是南衙開封府主龍圖閣大學(xué)士包拯,武曲星乃是征西夏國大元帥狄青。這兩個賢臣出來輔佐這朝皇帝,在位四十二年,改了九個年號。自天圣元年癸亥登基,至天圣九年,那時天下太平,五谷豐登,萬民樂業(yè),路不拾遺,戶不夜閉,這九年謂之一登;自明道元年,至皇三年,這九年亦是豐富,謂之二登;自皇
四年,至嘉
二年,這九年田禾大熟,謂之三登。一連三九二十七年,號為“三登之世”。那時百姓受了些快樂。誰道樂極悲生:嘉
三年春間,天下瘟疫盛行,自江南直至兩京,無一處人民不染此癥。天下各州各府雪片也似申奏將來。
且說東京城里城外軍民死亡大半。開封府主包待制親將惠民和濟局方,自出俸資合藥,救治萬民。那里醫(yī)治得?瘟疫越盛。文武百官商議,都向待漏院中聚會,伺候早朝,奏聞天子。是日,嘉三年三月三日,五更三點,天子駕坐紫宸殿,受百官朝賀已畢,當(dāng)有殿頭官喝道:“有事出班早奏,無事卷簾退朝。”只見班部叢中,宰相趙哲、參政文彥博出班奏道:“目今京師瘟疫盛行,傷損軍民甚多。伏望陛下,釋罪寬恩,省刑薄稅,祈天災(zāi),救濟萬民。”天子聽奏,急敕翰林院隨即草詔:一面降赦天下罪囚,應(yīng)有民間稅賦悉皆赦免;一面命在京宮觀寺院修設(shè)好事禳災(zāi)。不料其年瘟疫轉(zhuǎn)盛。仁宗天子聞知,龍體不安,復(fù)會百官計議。向那班部中,有一大臣,越班啟奏。天子看時,乃是參知政事范仲淹。拜罷起居,奏道:“今天災(zāi)盛行,軍民涂炭,日夕不能聊生。以臣愚意:要禳此災(zāi),可宣嗣漢天師星夜臨朝,就京禁院,修設(shè)三千六百分羅天大醮,奏聞上帝,可以禳保民間瘟疫。”仁宗天子準(zhǔn)奏,急令翰林學(xué)士草詔一道,天子御筆親書,并降御香一炷,欽差內(nèi)外提點殿前太尉洪信為天使,前往江西信州龍虎山,宣請嗣漢天師張真人星夜來朝祈禳瘟疫。就金殿上焚起御香,親將丹詔付與洪太尉,即便登程前去。
洪信領(lǐng)了圣敕,辭別天子,背了詔書,盛了御香,帶了數(shù)十人,上了鋪馬,一行部從,離了東京,取路徑投信州貴溪縣來。不止一日,來到江西信州。大小官員出郭迎接。隨即差人報知龍虎山上清宮住持道眾,準(zhǔn)備接詔。次日,眾位官同送太尉到于龍虎山下。只見上清宮許多道眾,鳴鐘擊鼓,香花燈燭,幢幡寶蓋,一派仙樂,都下山來迎接丹詔。直至上清宮前下馬。當(dāng)下上至住持真人,下及道童侍從,前迎后引,接至三清殿上,請將詔書居中供養(yǎng)著。洪太尉便問監(jiān)宮真人道:“天師今在何處?”住持真人向前稟道:“好教太尉得知:這代祖師號曰‘虛靖天師’,性好清高,倦于迎送,自向龍虎山頂結(jié)一茅庵,修真養(yǎng)性,由此不住本宮。”太尉道:“目今天子宣詔,如何得見?”真人答道:“容稟:詔敕權(quán)供在殿上,貧道等亦不敢開讀。且請?zhí)镜椒秸色I(xiàn)茶,再煩計議。”當(dāng)時將丹詔供養(yǎng)在三清殿上,與眾官都到方丈。太尉居中坐下,執(zhí)事人等獻(xiàn)茶,就進(jìn)齋供,水陸俱備。齋罷,太尉再問真人道:“既然天師在山頂庵中,何不著人請將下來相見,開宣丹詔?”真人稟道:“這代祖師雖在山頂,其實道行非常:能駕霧興云,蹤跡不定。貧道等時常亦難得見,怎生教人請得下來?”太尉道:“似此如何得見?目今京師瘟疫盛行,今上天子特遣下官齋捧御書丹詔,親奉龍香,來請?zhí)鞄煟鋈Я俜至_天大醮以禳天災(zāi),救濟萬民。似此怎生奈何?”真人稟道:“天子要救萬民,只除是太尉辦一點志誠心,齋戒沐浴,更換布衣,休帶從人,自背詔書,焚燒御香,步行上山,禮拜叩請,天師方許得見。如若心不志誠,空走一遭,亦難得見。”太尉聽說,道:“俺從京師食素到此,如何心不志誠?既然恁地,依著你說,明日絕早上山。”當(dāng)晚各自權(quán)歇。
次日五更時分,眾道士起來備下香湯,請?zhí)酒饋磴逶 Q了一身新鮮布衣,腳下穿上麻鞋草履,吃了素齋。取過丹詔,用黃羅包袱背在脊梁上,手里提著銀手爐,降降地?zé)恪TS多道眾人等送到后山,指與路徑。真人又稟道:“太尉要救萬民,休生退悔之心,只顧志誠上去。”太尉別了眾人,口誦天尊寶號,縱步上山來。獨自一個,行了一回,盤坡轉(zhuǎn)徑,攬葛攀藤。約莫走過了數(shù)個山頭,三二里多路,看看腳酸腿軟,正走不動,口里不說,肚里躊躇。心中想道:“我是朝廷貴官,在京師時,重茵而臥,列鼎而食,尚兀自倦怠,何曾穿草鞋,走這般山路!知他天師在那里,卻教下官受這般苦!”又行不到三五十步,掇著肩氣喘。只見山凹里起一陣風(fēng),風(fēng)過處,向那松樹背后,奔雷也似吼一聲,撲地跳出一只吊睛白額錦毛大蟲來。洪太尉吃了一驚,叫聲:“阿呀!”撲地望后便倒。那大蟲望著洪太尉,左盤右旋,咆哮了一回,托地望后山坡下跳了去。洪太尉倒在樹根底下,嚇得三十六個牙齒,捉對兒廝打;那心頭一似十五個吊桶,七上八落的響,渾身卻如重風(fēng)麻木,兩腿一似斗敗公雞,口里連聲叫苦。大蟲去了一盞茶時,方才爬將起來,再收拾地上香爐,還把龍香燒著,再上山來,務(wù)要尋見天師。又行過三五十步,口里嘆了數(shù)口氣,怨道:“皇帝御限,差俺來這里,教我受這場驚恐!”說猶未了,只覺得那里又一陣風(fēng),吹得毒氣直沖將來。太尉定睛看時,山邊竹藤里簌簌地響,搶出一條吊桶大小、雪花也似蛇來。太尉見了,又吃一驚,撇了手爐,叫一聲:“我今番死也!”往后便倒在盤陀石邊。但見那條大蛇,徑搶到盤陀石邊,朝著洪太尉盤做一堆,兩只眼迸出金光,張開巨口,吐出舌頭,噴那毒氣在洪太尉臉上。驚得太尉三魂蕩蕩,七魄悠悠。那蛇看了洪太尉一回,望山下一溜,卻早不見了。太尉方才爬得起來,說道:“慚愧!驚殺下官!”看身上時,寒粟子比兒大小。口里罵那道士:“叵耐無禮,戲弄下官!教俺受這般驚恐!若山上尋不見天師,下去和他別有話說!”再拿了銀提爐,整頓身上詔敕并衣服、巾幘,卻待再要上山去。
正欲移步,只聽得松樹背后,隱隱地笛聲吹響,漸漸近來。太尉定睛看時,只見一個道童,倒騎著一頭黃牛,橫吹著一管鐵笛,笑吟吟地正過山來。洪太尉見了,便喚那個道童:“你從那里來?認(rèn)得我么?”道童不睬,只顧吹笛。太尉連問數(shù)聲。道童呵呵大笑,拿著鐵笛,指著洪太尉,說道:“你來此間,莫非要見天師么?”太尉大驚,便道:“你是牧童,如何得知?”道童笑道:“我早間在草庵中伏侍天師,聽得天師說道:‘今上天子差個洪太尉赍擎丹詔御香到來山中,宣我往東京做三千六百分羅天大醮,祈禳天下瘟疫。我如今乘鶴駕云去也。’這早晚想是去了,不在庵中。你休上去,山內(nèi)毒蟲猛獸極多,恐傷害了你性命。”太尉再問道:“你不要說謊?”道童笑了一聲,也不回應(yīng),又吹著鐵笛轉(zhuǎn)過山坡去了。太尉尋思道:“這小的如何盡知此事?想是天師分付他,一定是了。”欲待再上山去,方才驚唬得苦,爭些兒送了性命,不如下山去罷。
太尉拿著提爐,再尋舊路,奔下山來。眾道士接著,請至方丈坐下。真人便問太尉道:“曾見天師么?”太尉說道:“我是朝中貴官,如何教俺走得山路,吃了這般辛苦,爭些兒送了性命!為頭上至半山里,跳出一只吊睛白額大蟲,驚得下官魂魄都沒了;又行不過一個山嘴,竹藤里搶出一條雪花大蛇來,盤做一堆,攔住去路!若不是俺福分大,如何得性命回京?盡是你這道眾,戲弄下官!”真人復(fù)道:“貧道等怎敢輕慢大臣!這是祖師試探太尉之心。本山雖有蛇虎,并不傷人。”太尉又道:“我正走不動,方欲再上山坡,只見松樹旁邊,轉(zhuǎn)出一個道童,騎著一頭黃牛,吹著管鐵笛,正過山來。我便問他:‘那里來?識得俺么?’他道:‘已都知了。’說天師分付,早晨乘鶴駕云往東京去了。下官因此回來。”真人道:“太尉!可惜錯過!這個牧童正是天師!”太尉道:“他既是天師,如何這等猥?”真人答道:“這代天師非同小可,雖然年幼,其實道行非常。他是額外之人,四方顯化,極是靈驗。世人皆稱為道通祖師。”洪太尉道:“我直如此有眼不識真師,當(dāng)面錯過!”真人道:“太尉!且請放心。既然祖師法旨道是去了,比及太尉回京之日,這場醮事,祖師已都完了。”太尉見說,方才放心。真人一面教安排筵宴管待太尉,請將丹詔收藏于御書匣內(nèi),留在上清宮中;龍香就三清殿上燒了。當(dāng)日方丈內(nèi)大排齋供,設(shè)宴飲酌。至晚席罷,止宿到曉。
次日早膳已后,真人道眾并提點執(zhí)事人等請?zhí)居紊健L敬笙病TS多人從跟隨著,步行出方丈,前面兩個道童引路,行至宮前宮后,看玩許多景致。三清殿上,富貴不可盡言。左廊下:九天殿,紫微殿,北極殿。右廊下:太乙殿,三官殿,驅(qū)邪殿。諸宮看遍,行到右廊后一所去處。洪太尉看時,另外一所殿宇:一遭都是搗椒紅泥墻,正面兩扇朱紅子,門上使著胳膊大鎖鎖著,交叉上面貼著十?dāng)?shù)道封皮,封皮上又是重重迭迭使著朱印,檐前一面朱紅漆金字牌額,上書四個金字,寫道“伏魔之殿”。太尉指著問道:“此殿是甚么去處?”真人答道:“此乃是前代老祖天師鎖鎮(zhèn)伏魔之殿。”太尉又問道:“如何上面重重迭迭貼著許多封皮?”真人答道:“此是老祖大唐洞玄國師封鎖魔王在此。但是經(jīng)傳一代天師,親手便添一道封皮,使其子子孫孫不得妄開。走了魔君,非常利害。今經(jīng)八九代祖師,誓不敢開。鎖用銅汁灌鑄,誰知里面的事?小道自來住持本宮,三十余年,也只聽聞。”洪太尉聽了,心中驚怪,想道:“我且試看魔王一看。”便對真人說道:“你且開門來,我看魔王甚么模樣。”真人稟道:“太尉,此殿決不敢開。先祖天師叮嚀告戒:今后諸人不許擅開。”太尉笑道:“胡說!你等要妄生怪事,煽惑良民,故意安排這等去處,假稱鎖鎮(zhèn)魔王,顯耀你們道術(shù)。我讀一鑒之書,何曾見鎖魔之法?神鬼之道,處隔幽冥,我不信有魔王在內(nèi)。快快與我打開,我看魔王如何。”真人三回五次稟說:“此殿開不得,恐惹利害,有傷于人。”太尉大怒,指著道眾說道:“你等不開與我看,回到朝廷,先奏你們眾道士阻當(dāng)宣詔,違別圣旨,不令我見天師的罪犯;后奏你等私設(shè)此殿,假稱鎖鎮(zhèn)魔王,煽惑軍民百姓。把你都追了度牒,刺配遠(yuǎn)惡軍州受苦!”
真人等懼怕太尉權(quán)勢,只得喚幾個火工道人來,先把封皮揭了,將鐵錘打開大鎖。眾人把門推開,一齊都到殿內(nèi),黑洞洞不見一物。太尉教從人取十?dāng)?shù)個火把點著,將來打一照時,四邊并無一物,只中央一個石碣,約高五六尺,下面石龜趺坐,大半陷在泥里。照那石碣上時,前面都是龍章鳳篆,天書符,人皆不識。照那背后時,卻有四個真字大書,鑿著“遇洪而開”。洪太尉看了這四個字,大喜,便對真人說道:“你等阻當(dāng)我,卻怎地數(shù)百年前已注定我姓字在此?‘遇洪而開’,分明是教我開,看卻何妨?我想這個魔王都只在石碣底下。汝等從人與我多喚幾個火工人等將鋤頭鐵鍬來掘開。”真人慌忙稟道:“太尉,不可掘動,恐有利害,傷犯于人,不當(dāng)穩(wěn)便!”太尉大怒,喝道:“你等道眾省得甚么!碣上分明鑿著遇我教開,你如何阻當(dāng)?快與我喚人來開!”真人又三回五次稟道:“恐有不好。”太尉那里肯聽?只得聚集眾人,先把石碣放倒,一齊并力掘那石龜,半日方才掘得起。又掘下去,只有三四尺深,見一片大青石板,可方丈圍。洪太尉叫再掘起來。真人又苦稟道:“不可掘動!”太尉那里肯聽?眾人只得把石板一齊扛起,看時,石板底下,卻是一個萬丈深淺地穴。只見穴內(nèi)刮剌剌一聲響亮,那響非同小可。響亮過處,只見一道黑氣,從穴里滾將起來,掀塌了半個殿角。那道黑氣,直沖到半天里,空中散作百十道金光,望四面八方去了。眾人吃了一驚,發(fā)聲喊,撇下鋤頭鐵鍬,盡從殿內(nèi)奔將出來,推倒
翻無數(shù)。驚得洪太尉目睜口呆,罔知所措,面色如土。奔到廊下,只見真人向前叫苦不迭。
太尉問道:“走了的卻是甚么妖魔?”真人道:“太尉不知:此殿中,當(dāng)初是老祖天師洞玄真人傳下法符,囑付道:‘此殿內(nèi)鎮(zhèn)鎖著三十六員天罡星,七十二座地煞星,共是一百單八個魔君在里面。上立石碣,鑿著龍章鳳篆姓名,鎮(zhèn)住在此。若還放他出世,必惱下方生靈。’如今太尉放他走了,怎生是好!”當(dāng)時洪太尉聽罷,渾身冷汗,捉顫不住,急急收拾行李引了從人下山回京。真人并道眾送官已罷,自回宮內(nèi)修整殿宇,豎立石碣,不在話下。
再說洪太尉在途中分付從人,教把走妖魔一節(jié)休說與外人知道,恐天子知而見責(zé)。于路無話,星夜回至京師。進(jìn)得汴梁城,聞人所說天師在東京禁院做了七晝夜好事,普施符,禳救災(zāi)病,瘟疫盡消,軍民安泰。天師辭朝,乘鶴駕云,且回龍虎山去了。洪太尉次日早朝,見了天子,奏說:“天師乘鶴駕云,先到京師;臣等驛站而來,才得到此。”仁宗準(zhǔn)奏,賞賜洪信,復(fù)還舊職,亦不在話下。
后來仁宗天子在位共四十二年晏駕,無有太子,傳位濮安懿王允讓之子——太宗皇帝的孫——立帝號曰英宗。在位四年,傳位與太子神宗。神宗在位一十八年,傳位與太子哲宗。那時天下太平,四方無事。
且住!若真?zhèn)€太平無事,今日開書演義,又說著些甚么?看官不要心慌,此只是個楔子,下文便有:
王教頭私走延安府,九紋龍大鬧史家村。
史大郎夜走華陰縣,魯提轄拳打鎮(zhèn)關(guān)西。
趙員外重修文殊院,魯智深大鬧五臺山。
小霸王醉入銷金帳,花和尚大鬧桃花村。
九紋龍剪徑赤松林,魯智深火燒瓦官寺。
花和尚倒拔垂楊柳,豹子頭誤入白虎堂。
林教頭刺配滄州道,魯智深大鬧野豬林。
柴進(jìn)門招天下客,林沖棒打洪教頭。
林教頭風(fēng)雪山神廟,陸虞候火燒草料場。
朱貴水亭施號箭,林沖雪夜上梁山。
梁山泊林沖落草,汴京城楊志賣刀。
急先鋒東郭爭功,青面獸北京斗武。
赤發(fā)鬼醉臥靈官殿,晁天王認(rèn)義東溪村。
吳學(xué)究說三阮撞籌,公孫勝應(yīng)七星聚義。
楊志押送金銀擔(dān),吳用智取生辰綱。
花和尚單打二龍山,青面獸雙奪寶珠寺。
美髯公智穩(wěn)插翅虎,宋公明私放晁天王。
林沖水寨大并火,晁蓋梁山小奪泊。
梁山泊義士尊晁蓋,鄆城縣月夜走劉唐。
虔婆醉打唐牛兒,宋江怒殺閻婆惜。
閻婆大鬧鄆城縣,朱仝義釋宋公明。
橫海郡柴進(jìn)留賓,景陽岡武松打虎。
王婆貪賄說風(fēng)情,鄆哥不忿鬧茶肆。
王婆計啜西門慶,淫婦藥鴆武大郎。
偷骨殖何九送喪,供人頭武二設(shè)祭。
母藥叉孟州道賣人肉,武都頭十字坡遇張青。
武松威震安平寨,施恩義奪快活林。
施恩重霸孟州道,武松醉打蔣門神。
施恩三入死囚牢,武松大鬧飛云浦。
張都監(jiān)血濺鴛鴦樓,武行者夜走蜈蚣嶺。
武行者醉打孔亮,錦毛虎義釋宋江。
宋江夜看小鰲山,花榮大鬧清風(fēng)寨。
鎮(zhèn)三山大鬧青州道,霹靂火夜走瓦礫場。
石將軍村店寄書,小李廣梁山射雁。
梁山泊吳用舉戴宗,揭陽嶺宋江逢李俊。
沒遮攔追趕及時雨,船火兒夜鬧潯陽江。
及時雨會神行太保,黑旋風(fēng)斗浪里白條。
潯陽樓宋江吟反詩,梁山泊戴宗傳假信。
梁山泊好漢劫法場,白龍廟英雄小聚義。
宋江智取無為軍,張順活捉黃文炳。
還道村受三卷天書,宋公明遇九天玄女。
假李逵剪徑劫單人,黑旋風(fēng)沂嶺殺四虎。
錦豹子小徑逢戴宗,病關(guān)索長街遇石秀。
楊雄醉罵潘巧云,石秀智殺裴如海。
病關(guān)索大鬧翠屏山,拼命三火燒祝家店。
撲天雕兩修生死書,宋公明一打祝家莊。
一丈青單捉王矮虎,宋公明兩打祝家莊。
解珍解寶雙越獄,孫立孫新大劫牢。
吳學(xué)究雙掌連環(huán)計,宋公明三打祝家莊。
插翅虎枷打白秀英,美髯公誤失小衙內(nèi)。
李逵打死殷天錫,柴進(jìn)失陷高唐州。
戴宗二取公孫勝,李逵獨劈羅真人。
入云龍斗法破高廉,黑旋風(fēng)下井救柴進(jìn)。
高太尉大興三路兵,呼延灼擺布連環(huán)馬。
吳用使時遷偷甲,湯隆賺徐寧上山。
徐寧教使鉤鐮槍,宋江大破連環(huán)馬。
三山聚義打青州,眾虎同心歸水泊。
吳用賺金鈴吊掛,宋江鬧西岳華山。
公孫勝芒碭山降魔,晁天王曾頭市中箭。
吳用智賺玉麒麟,張順夜鬧金沙渡。
放冷箭燕青救主,劫法場石秀跳樓。
宋江兵打大名城,關(guān)勝議取梁山泊。
呼延灼月夜賺關(guān)勝,宋公明雪天擒索超。
托塔天王夢中顯圣,浪里白條水上報冤。
時遷火燒翠云樓,吳用智取大名府。
宋江賞馬步三軍,關(guān)勝降水火二將。
宋公明夜打曾頭市,盧俊義活捉史文恭。
東平府誤陷九紋龍,宋公明義釋雙槍將。
沒羽箭飛石打英雄,宋公明棄糧擒壯士。
忠義堂石碣受天文,梁山泊英雄驚惡夢。
及時雨論功讓馬,青眼虎奉命筑亭。
丁九郎真誠款客,段孔目假話欺人。
燕青失陷大名城,史進(jìn)氣走玄通觀。
九紋龍大鬧黑風(fēng)岡,玉麒麟親下梁山泊。
高沖漢中槍殞命,欒廷玉奉召興兵。
劉唐索超同被擒,李逵關(guān)勝雙中箭。
黑旋風(fēng)劫寨遇張清,宋公明詭言斬孫立。
布疑陣叫反出林龍,設(shè)奇謀大敗欒廷玉。
鄆州城刁奴陷主,梁山泊義仆鳴冤。
忠義堂點將分兵,鄆州府反牢劫獄。
碎剮衙內(nèi)李應(yīng)報仇,撞破頭顱韓忠殉主。
林教頭病臥梁山泊,花和尚誤走富安莊。
富太公有意擒僧,魯智深無心遇盜。
除強暴火燒截云嶺,報冤仇屠洗富安莊。
朱笏山英雄設(shè)計,沂州府惡少亡身。
聞統(tǒng)制大戰(zhàn)朱笏山,高太守生還沂州府。
宋公明夢入東京,公孫勝神游北岳。
白虎神劫糧捉周通,黃龍道斗法敗樊瑞。
入云龍破陣收吳角,黑旋風(fēng)避席斗閻光。
混江龍重臨舊地,分水犀追訴前情。
揭陽嶺李俊祭亡靈,黃流村穆弘遘警變。
癩頭黿鄉(xiāng)里逞豪強,油簽子山村傳密信。
沒遮攔誅酆都黑煞,癩頭黿斗浪里白條。
小孤山李俊報仇,定陶縣刁椿遇害。
無毛蟹冤陷定陶城,活閻羅獨下梁山泊。
七雄大破定陶城,二阮誤走金鄉(xiāng)縣。
飛毛腿水泊請徐寧,金槍手陣前擒呂振。
說人情收降九頭鳥,看榜文激惱黑旋風(fēng)。
黃蜂嶺病關(guān)索揚威,九里墩拼命三除害。
天慧星夜半降妖,云莊主日中留客。
二英雄血濺云家莊,一都監(jiān)敗退黃蜂嶺。
項充李袞雙告急,宋江吳用各分兵。
聞統(tǒng)制威鎮(zhèn)兗州府,小張良智敗宋公明。
云峰谷三雄求藥,純陽宮一道逞強。
金眼彪火燒純陽官,武行者大鬧曾家店。
宋公明疆場斗武,兗州府黑夜鏖兵。
徐寧怒斬九頭鳥,宋江智斗小張良。
宋公明乘夜破兗州,賈居信遭擒死水泊。
朱軍師計破雞鳴山,武行者力斬賽存孝。
李逵大鬧天齊廟,戴宗失陷泰安州。
燕浪子奇謀劫牢獄,孫道人遁甲退追兵。
宋江智敗鐵方梁,關(guān)勝計取泰安府。
黑旋風(fēng)偷割溫太守,魯智深大鬧鳳凰村。
青草坡巧逢張老實,紅花峪遁走過天星。
眾好漢火燒雙龍寺,一將軍大戰(zhàn)靈雞峰。
林沖怒打豐田鎮(zhèn),宋江兵襲寇州城。
公孫勝斗法斬邱玄,呼延灼賺城捉高讓。
宋公明智伏周謹(jǐn),豹子頭力誅洪彥。
紀(jì)安邦拜將興師,宋公明分兵破陣。
玄女宮神攝天書,梁山泊雷轟石碣。
一部一百二十回正書,二百四十句題目,有分教:宛子城中藏虎豹,蓼兒洼內(nèi)聚蛟龍。畢竟如何緣故,且聽初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