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彪悍南北朝之梟雄的世紀
- 云淡心遠
- 1630字
- 2020-07-10 11:24:51
以一當千
然而,此時朝廷所能號令的,除了京城建康,只有三吳地區(即吳郡、吳興、會稽三郡,今江蘇南部、浙江大部)而已,西面的大片國土都控制在桓玄、殷仲堪等藩鎮手中。
司馬元顯年輕氣盛,少年心事當拏云,初生牛犢不怕虎,當然不能容忍這樣的局面長期存在下去。
他開始為西征做準備——一面大量征集錢糧,一面大肆征兵。
作為一個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公子哥,他對百姓疾苦完全沒有概念,只知道拼命給地方(當然只局限于東晉中央所能控制的三吳地區)壓任務,其要求之嚴厲,看看這些殺氣騰騰的宣傳語就知道了:
上繳任務完不成,國家讓你活不成!
誰要敢晚交一天,讓你全家上西天!
……
三吳百姓的負擔陡然加重,一時間民怨沸騰,民不聊生。
煤氣壓縮到了極點會爆炸,百姓壓榨到了極點會造反。
既然一無所有,不如義無反顧!
公元399年,10月,一場席卷江南的大規模叛亂爆發了。
領頭的是孫恩。
孫恩的叔父孫泰是東晉五斗米道(即天師道,相傳為東漢張道陵所創)首領,后因信徒太多、勢力太大而受到當局猜忌,被以“陰謀顛覆國家政權”的罪名處死。孫恩帶著一百多名死黨逃亡到東海上的舟山群島,時刻準備報仇雪恨。
得知江東人心騷動,孫恩趁機率部從海上登陸,一舉攻克了浙東重鎮會稽(今浙江紹興)。
見有人領頭造了朝廷的反,三吳百姓如聞到花香的蜜蜂一般群起響應——僅十幾天的時間,孫恩的部眾就達到了幾十萬人!
司馬元顯大驚,急調劉牢之率北府軍前去平亂。
時年37歲的劉裕作為劉牢之麾下的參軍,也參加了這次戰事,并一戰成名,成了家喻戶曉的戰斗英雄。
當時劉裕奉命率數十人前去偵察敵情,沒想到遭遇了一支數千人的起義軍大部隊。
盡管劉裕拼力死戰,但畢竟眾寡懸殊,他的部下不久就傷亡殆盡,劉裕本人也因一腳踩空,跌落到了河岸下面。
此時,無數起義軍蜂擁而至,在岸上居高臨下,想要擊殺劉裕。
劉裕毫不畏懼。
要想保命,唯有拼命!
要想絕處逢生,唯有奮不顧身!
他揮舞著長刀仰著頭奮力砍殺,連殺岸上的起義軍數人。
趁起義軍稍有退卻,他又一躍而起,一下子跳到了岸上。
此時他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一邊厲聲高呼,一邊沖入起義軍陣中,所到之處如入無人之境,人擋爆頭,車擋爆胎,長刀與頭顱齊飛,戰袍共鮮血一色……
起義軍雖然人多勢眾,但大都是未經訓練的烏合之眾,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猛人。
一時間他們被劉裕的氣勢嚇住了,竟然全都四散而逃——仿佛雞群遇到闖入的老虎一樣!
此時,劉牢之的兒子劉敬宣因劉裕很久沒回,擔心出事,率大軍趕來救援,卻驚訝地見到了劉裕一個人驅趕數千人的震撼場面。
劉敬宣當然不可能放過這種痛打落水狗的機會,也立即率部加入戰斗。
起義軍大敗,被斬殺千余人。
經此一戰,劉裕一下子從籍籍無名變成了天下聞名!
接下來,劉裕又跟隨劉牢之繼續作戰。
在身經百戰的北府軍面前,起義軍的戰斗力就顯得很業余了,孫恩連戰連敗,只好帶領著男女二十余萬殘軍,狼狽逃回了舟山群島。
不過,就像小池塘養不了大鯨魚一樣,這樣一個小小的海島也不可能養活這么多的部眾,因此在過了幾個月后,孫恩不得不帶著部眾再次登陸,攻打會稽(今浙江紹興)。
此時駐守會稽的是東晉名將謝琰。
謝琰是謝安的次子,早年曾和堂兄謝玄等人一起指揮過淝水之戰,但木秀于林,風必摧之,在謝安、謝玄等人相繼去世后,謝家受到排擠,謝琰也一直郁郁不得志,眼看著當年自己的手下劉牢之如今炙手可熱,心里更是極不平衡。
他滿腹牢騷,成天沉浸在對往日榮光的回憶中。
有人勸他加強戰備,以防孫恩卷土重來。
他毫不在意地說:當年苻堅有百萬之眾,照樣是老子我的手下敗將,何況小小的蟊賊孫恩?
得知孫恩來襲的消息時,謝琰正打算吃飯,他把碗一推:先滅此賊再吃飯也不遲。
隨后他披掛上馬,倉促率軍迎戰。
輕敵和輕信一樣,往往是要付出代價的。
最終,謝琰被孫恩誘入伏擊圈,兵敗身死。
之后,孫恩又乘勝轉戰浙東沿海一帶,所到之處勢如破竹。
司馬元顯不得不再次請出劉牢之和北府軍。
孫恩對能征慣戰的北府軍十分忌憚,加上臨近年底,他這段時間搶了不少戰利品,足夠過一個歡樂富足的新年了,也就不再戀戰,又逃回了舟山群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