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章 東線北段的夏與秋

一、北方集團軍群之夏

在1944年夏季炎熱的日子里,蘇聯軍隊連續掃蕩了東線德軍的兩大重兵集團——中央集團軍群和南北烏克蘭集團軍群。與此同時,他們也沒有放過東線北部的老對手——北方集團軍群。

在1941-1944年初,德國北方集團軍群一直圍困著列寧格勒。但在1944年1-3月,蘇軍發動了列寧格勒——諾夫哥羅德戰役,把北方集團軍群驅逐到了如下位置(北——南):靠近波羅的海的納爾瓦——普斯科夫——陶格夫匹爾斯(與中央集團軍群的接合部)。依托這條650公里(1)長的戰線,北方集團軍群構筑了堅固的“黑豹陣地”,阻斷蘇軍奪回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的通道。

此時的北方集團軍群依然是德國武裝部隊在東線的龐大重兵集團之一。而且與其他重兵集團相比,北方集團軍群的陣容還算是相當完整。按1944年6月1日的統計,北方集團軍群共有75萬實有兵力(確數751022人,含695527名軍人和55495名輔助人員(2)),其中作戰部隊有376268人。缺額非常小。其具體構成如下:

但在1944年風云變幻的夏天,北方集團軍群所面臨的形勢也越來越緊張。6月22日,北方集團軍群南方的友軍——中央集團軍群,遭到了紅軍的毀滅性打擊。這給北方集團軍群帶了雙重壓力(詳見“東線”系列之《東線:中央集團軍群的覆滅》)。首先,蘇聯人在包圍中央集團軍群的同時,深深地插入了中央、北方集團軍群的接合部,有可能切斷兩個重兵集團的聯系,進而把北方集團軍群孤立在波羅的海沿岸。

其次,為了挽救中央集團軍群的慘敗,北方集團軍群派去了大量援兵,包括第12裝甲師和3個步兵師(另外第122步兵師被調往芬蘭戰區)。第12裝甲師原本是北方集團軍群預備隊,也是該集團軍群唯一的裝甲兵團。失去該裝甲師后,北方集團軍群只剩下第502重型坦克營這么一支坦克部隊。該營在7月初有52輛“虎”式坦克(3)(其中41輛在7月1日處于可投入戰斗狀態)。集團軍群編成內另有206輛強擊火炮可投入戰斗(4)。不過北方集團軍群的總兵力并沒有顯著變弱。連同在波羅的海地區組建的仆從軍在內,北方集團軍群至7月4日總兵力超過96萬人(確數為965543人)(5)。但德軍各師和獨立戰斗部隊合計只有342742人,其中有110248名值班戰斗步兵。

為北方集團軍群提供空中掩護的依然是第1航空隊。5月底,該航空隊原有415架作戰飛機,但到了6月26日只剩下137架戰備飛機。另外,第1航空隊還擁有2個高射炮師的大量高射炮。

德國第1航空隊實力變化(戰備狀態飛機)(6)

北部戰區蘇聯4個方面軍實力(6月底至7月初)(7)

波羅的海第1方面軍:359500人

波羅的海第2方面軍:391200人

波羅的海第3方面軍:258400人

列寧格勒方面軍:約20萬

1944年7月,與北方集團軍群對抗的蘇軍有4個方面軍,加在一起總兵力約120萬。編成為:75個步兵師(每師4500~5000人)、5個筑壘地域、1個坦克軍、4個空軍集團軍。蘇德兩軍沿著三個主要方向對峙:納爾瓦、普斯科夫——奧斯特羅夫、陶格夫匹爾斯——波洛茨克。其基本態勢如下(由北向南):(8)

納爾瓦地區:

蘇軍:列寧格勒方面軍(第2突擊集團軍,第8集團軍)

德軍:“納爾瓦”集群

普斯科夫——奧斯特羅夫方向:

蘇軍:波羅的海第3方面軍(第42、67集團軍,第1突擊集團軍,第54集團軍)

德軍:第18集團軍

陶格夫匹爾斯——波洛茨克方向:

蘇軍:波羅的海第2方面軍(近衛第10集團軍,第3突擊集團軍,第22集團軍)

波羅的海第1方面軍(第4突擊集團軍,近衛第6集團軍)

德軍:第16集團軍

上述三個方向中,北方集團軍群最南翼(第16集團軍戰區)所在的陶格夫匹爾斯——波洛茨克地區首先燃起戰火。這個地段正處于與中央集團軍群的接合部。所以早在白俄羅斯戰役時,第16集團軍右翼就遭到了蘇聯波羅的海第1方面軍的猛烈進攻。

北方集團軍群司令林德曼陷入驚慌失措,驚呼“我們就要完蛋!”他請求希特勒允許放棄南翼。當時的陸軍總參謀長蔡茨勒支持林德曼,也建議撤出愛沙尼亞,在里加地區組建新防線。希特勒對此斷然拒絕。他不僅命令林德曼保住接合部所在的波洛茨克,甚至要求實施反擊來支援中央集團軍群(9)。

林德曼對這道命令全然沒有熱情,他的部下也一樣。林德曼部署在波洛茨克的部隊主要為第1軍,可用兵力有5個師:第81、24、87、205、389步兵師。但除了一些強擊火炮,第1軍幾乎沒有其他裝甲兵力。而他們所面對的敵人是蘇聯第4突擊集團軍和第6近衛集團軍的強大兵力。這兩個集團軍正由南北兩面夾攻波洛茨克。位于德國第1軍南面的友軍——中央集團軍群第3裝甲集團軍,此時已被蘇軍擊退,根本幫不上什么忙。

烈日當空,波洛茨克的戰斗更是如火如荼,城市像火炬般熊熊燃燒。7月2日,德軍各部隊均陷入惡戰,第24步兵師在強擊火炮配合下的反擊也以失敗告終。當天12時55分,第1軍報告:“攻擊命令無法執行。這簡直是自殺?!绷值侣鼏适Я藨鹨猓踔翛]有與陸軍總部商量就在13時15分下令暫緩反擊。幾個小時后他命令放棄波洛茨克。

希特勒對林德曼的抗命大為震驚,但也拿不出什么辦法,只能在午夜時分無可奈何地接受了既成事實。但林德曼的北方集團軍群司令職務也干到了頭。希特勒于7月3日下令撤了他的職,將原“納爾瓦”集群司令弗里斯納將軍升任為北方集團軍群的新指揮官。(10)可是希特勒似乎也對堅守波羅的海的必要性產生了懷疑。在7月9日的軍事會議上,他咨詢了德國海軍總司令鄧尼茨。鄧尼茨回復說波羅的海具有至關重要的戰略價值,不僅德國軍事工業所急需的瑞典礦石要通過此海域運輸,德國新型潛艇部隊也在此處訓練。(11)雖然鄧尼茨沒有說得那么明白,但波羅的海并不僅僅為潛艇訓練基地提供了庇護,殘存的德國重型艦艇大都也躲在這里(編成為蒂勒海軍中將的第2戰斗群)。這片海域的出??跒榈萝娝刂?,大段沿岸(包括挪威與丹麥)也處于德軍占領下,對德國而言近乎“內?!?,可以躲避盤踞在“外?!钡膬瀯菝烙⒑?樟α康拇驌?。德國在波羅的海的海上交通更不僅限于瑞典航線,也同樣是德國陸軍的重要補給通道。

德國海軍及海上交通線在波羅的海最大的威脅來自蘇聯海軍。不過由于波羅的海沿岸大都掌握在德軍手中,還埋下直插海底的特制反潛鋼網,有效阻止了蘇聯潛艇的活動。這樣直到1944年秋,波羅的海對德國而言都是一個非常安全的海域??梢坏┑聡戃娛夭蛔〔_的海沿岸,把蘇聯艦隊和潛艇放進來,形勢就可能發生根本性惡化。

鄧尼茨的觀點據說對希特勒產生了決定性影響,以至于后來陸軍決策層人物都埋怨他。不管怎么說,希特勒決定波羅的海沿岸必須守下去。接受這個棘手任務的北方集團軍群新司令弗里斯納上任伊始就急著向希特勒露一手,證明自己比林德曼更有本事。他于7月5日發布命令,要求繼續堅守陣地,同時還重申南翼應該向中央集團軍群靠攏——這是林德曼所沒有做到的。但戰爭主動權已完全落入蘇聯人手中,由不得弗里斯納做主。戰火迅速從南向北蔓延。7月10日,波羅的海第2方面軍也向第16集團軍左翼掩殺過來,主要打擊落在德國第10軍和黨衛第6軍身上。蘇軍在短短一周時間就推進了90公里,突入拉脫維亞,并于7月27日奪取了陶格夫匹爾斯。德國第16集團軍遭到蘇聯兩個方面軍的重擊,損失慘重。至7月18日,第16集團軍所屬14個師中,只有2個還保有完整戰斗力。

熊熊戰火繼續向北,終于燒到了北方集團軍群中部戰線(普斯科夫——奧斯特羅夫方向,德第18集團軍戰區):7月17日,波羅的海第3方面軍向德第18集團軍發動攻勢。主攻目標是德國第50軍和第38軍。北方的4個蘇聯方面軍中,波羅的海第3方面軍實力較強。其作戰部隊人數超過17萬人(確數為171100人),擁有76毫米或更大口徑火炮迫擊炮4119門,189輛坦克,591門火箭炮,313門高射炮。(12)

7月19日,波羅的海第3方面軍也突入了拉脫維亞。在其凌厲攻勢下,德軍“黑豹”防線的重要據點一個接一個丟失:7月21日,蘇第67集團軍在第1突擊集團軍幫助下,從德國第38軍手中奪取了奧斯特羅夫,在德第16、18集團軍之間撕開了一個口子。7月23日,紅軍第42集團軍又占領了普斯科夫。至此,德軍的“黑豹”防線基本瓦解。但紅軍也耗盡了勢頭。此后形勢一度趨于平穩。

7月18日,北方集團軍群戰力如下:(13)

第16集團軍:2個(第61、225步兵)師有完全戰斗力;7個師受創;4個師有部分戰斗力;第23步兵師喪失戰斗力

第18集團軍:5個師有完全戰斗力(第30、32、121、126步兵師,第12空軍野戰師);2個師受創(第218步兵師,第21空軍野戰師);1個師有部分戰斗力(第93步兵師);第83步兵師喪失戰斗力

繼林德曼之后,希特勒對弗里斯納的指望也落空了,于是再度決定走馬換將。7月23日,弗里斯納與南烏克蘭集團軍群司令舍爾納對調職務,不久后就親歷了德軍在羅馬尼亞的覆滅(參見“東線”系列之《東線:大崩潰》)。北方集團軍群新司令舍爾納的處境也不值得樂觀?!昂诒谰€”的崩潰已成定局,與中央集團軍群的聯系也被切斷。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北方集團軍群沒有像中央集團軍群那樣遭到大規模圍殲。但遭受的損失也不輕微。到7月24日,舍爾納所接管的30個師中,有3個喪失戰斗力;14個師被重創;保有部分戰斗力的師只有6個;完整戰斗力師7個。自6月22日以來,北方集團軍群傷亡人數接近5萬(確數為49498人)。其具體情況如下:(14)

第16集團軍死傷失蹤33020人

第18集團軍死傷失蹤12158人

“納爾瓦”戰役集群死傷失蹤4320人

7月24日當天,北方集團軍群實力狀況如下:(15)

喪失戰斗力:第23步兵師,第15、19黨衛軍師

重創:第24、32、81、83、87、93、121、132、205、218、215、290、329步兵師,第281警衛師

保有部分戰斗力:第126、225、263、389步兵師,第20黨衛軍師,第21空軍野戰師

保有完全戰斗力:第11、21、30、58、61、227步兵師,第12空軍野戰師

迄今為止,只有北方集團軍群最北端的納爾瓦還算比較平靜。1944年2月,紅軍列寧格勒方面軍強渡納瓦河進入右岸。雖然在德軍的猛烈反擊下,蘇聯人當時未能占領納爾瓦市,卻成功地建立了一個登陸場,對盤踞納爾瓦的德軍形成迂回包圍之勢。北方集團軍群理所當然地把這個登陸場視為眼中釘和肉中刺,以最快速度集中起5個步兵師和2個裝甲步兵旅,組建了擁兵16萬人的“納爾瓦”戰役集群。德軍的企圖簡單明了:阻止蘇聯人渡過納爾瓦河突向波羅的海沿岸地區。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德國人下了大本錢,不惜動用大量人力和物力,就地構筑起堅固的多層地帶防御,配備有完善的塹壕和交通壕體系、大量土木發射點,某些地方還修筑了更堅固的永備發射點。

但納爾瓦的平靜快到頭了。紅軍列寧格勒方面軍司令戈沃羅夫大將決心動用下轄的突擊第2集團軍、第8集團軍、空軍第13集團軍奪取此地。參戰的還有紅旗波羅的海艦隊(司令B.特里布茨海軍上將)部分兵力。其中包括強擊航空兵第9師、2個強擊航空兵團以及海岸炮兵。紅軍的具體戰役計劃是:突擊第2集團軍由北面渡過納爾瓦河;第8集團軍則從南面的登陸場發起進攻。兩路蘇軍將繞到納爾瓦市德軍后方,將其圍殲。

7月24日進攻開始。蘇聯人按照慣例實施了兇猛的炮擊和空中打擊。隨后,蘇聯第8集團軍首先實施突擊,向西北方向攻擊前進。蘇軍的主要攻擊集中在德軍第11步兵師和黨衛軍第20師。兩軍在德軍側后據點奧韋雷附近爆發了持續12小時的激戰。由于德軍抵抗頑強,蘇軍未能取得預期進展。北面的蘇聯突擊第2集團軍決心不再等待第8集團軍,于7月25日晨起轉入進攻。北方集團軍群意識到納爾瓦守軍的后路有被切斷的危險,命令其撤退。7月26日22時30分,德軍“諾爾蘭德”師與“尼德爾蘭”師放棄了納爾瓦市。紅軍隨后又向西推進了20公里,最終被占據新防線的德軍所阻止??偟膩碚f,這次戰役雖然給予德國黨衛第3裝甲軍一定殺傷,但成果并不顯著。利用北方集團軍群北翼遭受攻擊的機會,8月10日,波羅的海第3方面軍再度進攻。戰至8月25日,蘇聯第67集團軍占領塔爾圖。

在蘇軍一系列打擊下,北方集團軍群拋棄“黑豹”陣地全線后撤,逐漸被擠壓到波羅的海沿岸的一塊狹長地帶內(愛沙尼亞等地區)。7月底,蘇軍一舉突入里加灣,取水于波羅的海。這不僅意味著北方集團軍群與中央集團軍群的聯系被徹底切斷,也標志著北方集團軍群的幾十萬大軍全部被孤立在波羅的海沿岸!對希特勒而言,這是不可承受之慘重。他決心下血本挽回危局,遂傾其所有集中龐大裝甲部隊(5個裝甲師,1個裝甲步兵師,2個坦克旅),由中央集團軍群第3裝甲集團軍指揮,在德國海軍重型艦艇編隊配合下發動強大反擊。經過一番裝甲惡戰,終于在8月下旬于里加灣地區打通了一條走廊,恢復了兩大集團軍群的聯系(詳見“東線”系列之《東線:中央集團軍群的覆滅》)。

9月初,波羅的海地區的戰線暫時趨于穩定,但北方集團軍群的厄運并沒有因此到頭。蘇聯人正策劃著下一個更大規模的打擊。斯大林時代的蘇聯戰史,將其稱為1944年的第八次打擊。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获嘉县| 文昌市| 江川县| 贺州市| 施秉县| 寿光市| 博野县| 中山市| 乌兰县| 高雄县| 桃源县| 延寿县| 万年县| 临沧市| 嘉禾县| 咸丰县| 元江| 北流市| 喀什市| 海兴县| 福鼎市| 罗田县| 丽江市| 通辽市| 平凉市| 汕头市| 青岛市| 三原县| 达日县| 灵山县| 乌兰察布市| 綦江县| 新蔡县| 汤原县| 革吉县| 新野县| 鄯善县| 宜兴市| 新余市| 高碑店市| 兴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