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庭訓(xùn)格言全鑒
- (清)康熙撰 王翠菊 范英梅評注
- 503字
- 2020-07-21 15:36:06
見善而好 見惡而惡
訓(xùn)曰:凡人不能無好惡,但能勝其私心則善。誠見善而好之,見惡而惡之,則不能牽累吾心矣。人于喜怒亦然。喜時不能不遇可怒之事,怒時不能不遇可喜之事,是故《大學(xué)》云“忿健好樂①,皆難得其正”者,此之謂也。
【注釋】
①忿懥(zhì)好樂:憤慨和喜樂。
【譯文】
訓(xùn)言說:一個人不能沒有好惡之心,但只要能勝過自己的私心就是善的。如果真能做到遇見善事就喜愛它,見到丑惡的事情就討厭它,那么還有什么事能牽累我們的心呢!人對于喜怒哀樂也是如此。心里高興之時,不可能不遇到生氣懊惱之事;生氣的時候,也可能遇到令人高興之事。因此,《大學(xué)》中說:“過分地發(fā)怒與高興,都難以使人的內(nèi)心得到平靜。”所說的正是這個道理。
【解讀】
人生于世,難免會對周圍的事物有所喜好或者厭惡。人都有私心,但不能因為自己的私心而傷及無辜。像祁奚那樣“舉賢不避其仇”的義舉,之所以深得人們的稱贊,就是因為他在舉賢的過程中沒有考慮自己的私心,一切為舉薦賢才著想。我們與人交往也是這樣,不能因為自己喜愛某人就過分親近,也不要因為自己厭惡某人而過于疏遠(yuǎn)。宋代名臣范仲淹說得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人如果能夠做到這樣,就不會為不相干的事情影響自己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