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第一本趣味歷史書2
- 王曉輝
- 1342字
- 2020-07-21 15:39:05
“萬歲”在何時歸帝王專用
在中國封建社會里,“萬歲”一詞是最高統治者的代名詞。臣子口中的“萬歲爺”就是皇帝。除了皇帝,誰也不敢將自己與“萬歲”聯系起來。那么,中國古代皇帝從什么時候開始使用“萬歲”這一稱呼的?
其實,在西周、春秋時,“萬年無疆”“眉壽無疆”等是人們常用的頌詞和祝福語。《詩經·豳風·七月》有“躋彼公堂,稱彼兕觥,萬壽無疆”之句,它描寫人們經過一年的辛勤勞作后,舉行歡慶儀式的場面。這里的“萬壽無疆”,是人們舉杯痛飲時發出的歡呼語。“萬歲”一詞,是這些頌詞、祝福語的簡化。
“萬歲”一詞究竟在何時歸帝王專用呢?史學界意見并不一致。一種意見認為,漢高祖劉邦臨朝時,“殿上群臣皆呼萬歲”。這時的“萬歲”,與戰國時作為一般歡呼語的“萬歲”不同,是與一整套朝廷禮儀連在一起的。另一種意見認為,屬于皇帝的“萬歲”,始于漢武帝時。《漢書·武帝紀》載:“元封元年春正月,武帝親登嵩高,御史乘屬,在廟旁吏卒咸聞呼萬歲者三,登禮罔不答。”還有一種意見認為,漢朝在皇帝以外也有使用“萬歲”的情況。如漢朝禮儀規定,對皇太子亦可稱萬歲。當時皇族中還有以“萬歲”為名的,漢和帝的弟弟就叫“劉萬歲”。從漢到唐,對人臣稱“萬歲”的事例,也是不絕于書,不勝枚舉。
到了宋朝,“萬歲”之稱人臣才絕不可染指。北宋大將曹利用的從子曹訥,一次喝醉了酒,“令人吁萬歲”,被人告發,杖責而死(《宋史·曹利用傳》)。可見,在宋朝,除了皇帝,絕對不允許任何人稱“萬歲”。
至于“萬萬歲”的來歷,則來自一個故事。相傳武則天稱帝后,特別喜歡別人吹捧她,借以抬高自己“名不正”的地位,但她又不好直言。一天,她在金鑾殿召集翰林院眾學士出題答對。她脫口出了上題:“玉女河邊敲叭梆,叭梆!叭梆!叭叭梆!”眾學士搜腸刮肚對答了幾十句,武后都不滿意,直覺得掃興。這時,有位慣于奉承的學士看出了她的心思,忙吟道:“金鑾殿前呼萬歲,萬歲!萬歲!萬萬歲!”武后興高采烈,推為杰作。從此,“萬萬歲”一詞便流傳于朝野上下了。
歷史小鏈接
封建皇帝以“萬歲”自稱,而中國的封建社會長達數千年,從春秋戰國時期開始。春秋時期是我國奴隸社會的瓦解時期,戰國時期是我國封建社會的形成時期。公元前475年,我國開始進入封建社會。中國春秋時期的魯國實行“初稅畝”標志著我國奴隸社會土地國有制的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