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你優秀的人,比你還努力
- 劉丹琳
- 1516字
- 2020-07-17 13:57:17
堅持自我,走自己的路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打車去吧!”這句話改自大家耳熟能詳的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這或許也是當今最潮的網絡流行語之一了。這里面自然有網絡達人戲謔、自嘲的意味,但是細細品味,卻能夠發覺里面飽含著深刻的人生道理。
在這個人與人之間的聯系越來越緊密的時代,每個人似乎都更注重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同時也產生了前所未有的攀比心理:別人吃肉,我就不能喝湯;別人的孩子出國,我的孩子就不能在國內讀大學;別人的老公身家百萬,我的老公就不能僅僅是一個公務員……于是,許多悲劇就在這無止境的攀比中產生了。眼睛只盯在別人的身上,卻完全忘記了自我,忽略了自身的實際情況和天生的條件限制,最終不是苦了自己,便是累了他人。
在馬拉松比賽中,那些一開始便總想往前沖的人往往并不是最后能獲得理想成績的人,因為他們不懂得合理安排體能分配。老是將眼睛瞄著別人,總想著別人跑多少速度,自己也竭盡全力跑多少速度的人,往往不能夠堅持到最后,因為他前面消耗得太多,超出了自己的能力,因此后繼乏力,自然就無法獲取最后的勝利。相反,那些堅持自己的節奏,從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不管別人是疾行還是飛奔都不為所動、堅持自我的人,往往能夠獲得最后的成功。
曹小強畢業于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大專學校,在就業大軍中是一個毫不起眼的“小蝦米”,經過千辛萬苦,最終在一家小電子公司做了一名普通的業務員。
和他一同進公司的還有另外幾名大學生,除了一個年輕的老板,就只有他們幾個“小嘍啰”,因此平常工作十分繁忙。加上市場競爭激烈,小電子公司舉步維艱,待遇福利也遠比不上大公司。所以,不多久之后,大伙便紛紛辭職,有的人跳槽到待遇福利更好的大公司,有的人則用學到的經驗和積累的人脈開始自我創業,只有曹小強依然原地踏步,待在原來的公司,只不過職位已升到了副總。
有人拉他入伙,邀他一起創業,他說自己實力不夠,條件還遠不成熟;有人給他介紹大公司、大企業,他也搖頭拒絕,說夾縫中生存更能挑戰自我,更能學到東西。眼看著當初的同事一個個買了車、買了房,日子過得滋潤舒適,而他卻依然待在這家小小的電子公司。有人笑他傻,空掛了一個副總的名頭,卻得不到一點實惠,而他卻真心實意地將這小公司當作自己的事業甚至自己的孩子,為之付出了全部的心血。
三年過后,年輕的老板突然邀請他共赴美國,并請他擔任一家大公司的總經理。原來老板的父親是一位跨國公司的大老板,當年為了鍛煉自己的兒子,和年輕的小老板打賭說:只要他能將一家小電子公司支撐三年,就將所有的事業交給他。年輕的小老板做到了,小電子公司不但支撐了下來,而且還做得有聲有色,而這一切都離不開曹小強的鼎力支持。
曹小強的堅持給他帶來了人生中最大的收獲,這雖說是意外之喜,但對于一個堅定自己的信念、堅持走自己的路的人來說,也是必然的回報。
馬拉松賽跑如是,人生也如是。曹小強的成功就在于他堅守了自己的信念,堅持走自己的路。
人生的路上,誘惑很多,最重要的是堅持自己的夢想和目標,不要因為別人打車或者開車,便忘了走自己的路,亂了腳步,失了分寸。假如你還沒有打車或者開車的實力,那就不要逞強,靜下心來,多努力一些、多刻苦一些,終有一天你也會成為別人羨慕的對象。再說,每個人通往成功的途徑各不相同,或許走路才是最適合你的方式,那么又何需理會別人是用什么交通工具呢?安安穩穩地走自己的路,雖然會慢一些,但是起碼不會出錯,最后說不定比那些打車的人還會走得更遠。
走自己的路是一種人生姿態,只有擁有這種淡定心態的人才不會在繽紛的世界中失去主張、不知所措。不要讓別人的方式與看法影響你的方式與人生,要記住:一個太在意別人的人會失去自我,而一個失去自我的人是永遠無法品嘗到成功的滋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