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語言涓涓細流入人心
言辭犀利的程度,有的時候堪比刀劍,甚至在一瞬間就能刺穿人們的心,使其汩汩流血。這就是語言的力量,絕對不容小視,也必須更加謹慎合理地運用,才能恰到好處。生活中偏偏就有這樣的人,說起話來總是刻薄的,似乎與每個人都有深仇大恨。他們從來不會溫柔地說話,總是找最犀利尖銳的話說。對于這樣的人,好人緣當然是不可能有的,不招人恨就算不錯了。
自古以來,人們都覺得溫文爾雅、和顏悅色是一種待人接物的美德。其實,禮節的周全只能使人感到不受冷落,如果能夠在接待他人時,尤其是在與他人交談時,做到談吐優雅,淡定從容,溫暖人心,更容易得到他人的認可和肯定,也會真正地打動他人的心,使我們建立良好的社交關系。
曾經,有個女孩說起話來溫柔細膩,被聽者贊許為就像鞭兒輕輕地抽打羔羊?,F在我們要說,語言表達一定要溫婉,這樣才能像淙淙流水,緩緩地沁入人心。有些人覺得說話時必須聲色俱厲,才能起到警示和震懾的效果。其實不然。如果你是一個細心的人,你就會發現,對于一個高聲說話的人而言,只有當他突然降低語言的聲調時,才會引起他人的側耳傾聽。這也從側面說明了,言辭的犀利未必能夠直指人心,很多情況下,溫柔才是一種巨大的力量。
1940年,英國國庫虧空,根本無法繼續付出昂貴的價錢從美國購買軍用物資。為此,很多美國人都主張不再繼續支援英國,對此,高瞻遠矚的羅斯??偨y有著不同的見解。為了說服那些目光短淺的民眾,羅斯福特意召開記者招待會,想要借《租借法》說服他們。羅斯福總統深知唇亡齒寒的道理,但是顯然很多美國民眾并不懂得其中的利害關系。難道直截了當地指責他們小人見識嗎?羅斯福想不出如果真的這么做,除了觸犯眾怒之外還有什么好處。因此,他決定深入淺出,以一個形象的類比,幫助民眾了解其中的利害。
羅斯福心平氣和地娓娓道來:“假如與我家相隔僅僅四五百尺的鄰居家突然發生火災,我的花園里恰巧有澆花的水龍帶,只要我慷慨幫助,就能幫助鄰居撲滅大火。那么我應該怎么做呢?我不可能眼看著火勢蔓延,卻要和鄰居計較我花費二十美元成本買來的水龍帶。要是我的鄰居此時恰巧沒錢付給我,那么天知道大火會不會燒到我的家里。正確的做法,我想應該是先把水龍帶給他滅火。如果順利撲滅大火,水龍帶也沒壞,我相信鄰居一定會千恩萬謝地把水龍帶還給我。如果水龍帶壞了,他來照價賠償,那么我還可以買一條新的水龍帶,也沒有什么損失。總而言之,這些結果都比大火燒到我的家里,把我的家也毀壞得面目全非來得更好?!?/p>
顯然,羅斯福深知唇亡齒寒的道理,因而才會慷慨地援助英國。面對很多國民的不理解,他只能深入淺出地給他們講道理,說服他們,而不能強迫他們,更不能指責他們。否則,就會事與愿違,導致結果惡化。
羅斯福之所以能夠成功地說服民眾,繼續支持和援助英國,正是因為他的表達方式非常柔和,且寓含道理。生活中,很多人都因為語言表達上的欠缺,無法實現自己的目標。假如我們也能采取合適的表達方法,讓我們的話如同涓涓細流,讓人感受到絲絲清涼,相信說服的效果會好得多。記住,語言的逞強并沒有實質性的意義,因而任何時候都不要當言辭犀利、內心軟弱且常常把事情搞砸的人。我們必須時刻牢記自己的初衷,才能更好地表情達意,發揮語言的巨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