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憶宮殿:成為記憶高手的秘訣
- 林約韓
- 1091字
- 2020-07-17 13:49:02
第三節 正確的方法
小D同學在經過一個月的訓練之后,也就是經歷了背78首古詩的練習之后,對古詩記憶相當敏感。隨后,我們給他新的古詩記憶時,我們統計時間,最快的一首陌生的古詩,他只用了不到30秒的時間就背下來了。
沒有經過訓練過的學生,很難在30秒內背完一首古詩,速度快的30秒可能只夠讀一次,有一些人動作慢的,可能一次都讀不完。做不到,是因為方法不正確。下面我來告訴大家正確的記憶過程應該是怎樣的。
平常學古詩,需要先學會朗讀古詩,對古詩里的字進行學和認,確保都認識。隨后,我們會對內容和每個詞進行了解,明白古詩要表達的意思。弄清楚內容之后,才開始反復地讀,直到背下來。這里的每一個步驟都沒錯,但是總體效率很低。
如果我們在第一次讀古詩的時候,同時領會古詩所講的內容和畫面,然后在畫面上進行聯想,這樣的學習很快就能產生記憶,效率比平常的方法要更高。但同時也會給你帶來痛苦,你需要聯想其中的內容,你需要把畫面和文字間的關系進行再加工,有一些抽象字或詞還需要轉化成圖像,進行“扭曲”再記憶。我的天啊,這樣的記憶過程也真累,如果訓練一個月,能做到在1分鐘內從一首古詩中想出這么多信息,這也真是夠了。很多人也開始害怕學習這種方法了。
那小D的30秒記憶是怎么完成的呢?為什么他沒有被復雜的心理加工過程難倒呢?
實際上,很簡單,他一邊讀一邊想象一些畫面,在這些畫面上產生文字想象,就只是單純的文字想象,沒有任何其他內容,然后閉眼回想,全部內容就自動展示出來了。
這是什么意思呢?為了讓大家更好地理解,我舉一個例子。大家都熟悉的《靜夜思》,當你讀到第一句話的時候,“床前明月光”,想到床,想到窗,月光透過窗照到床頭!此時,腦海中就有了內在的畫面。對古詩中的每一行字都進行畫面想象,如畫面床前,腦內的屏幕同時出現“床前明月光”5個漢字;“疑是地上霜”想到地上有霜,同時文字也想象在地上;舉頭看著月亮,上面同樣一行字出現在月亮邊,內容是“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一行文字,直接想象在詩人的面前,會意的圖像同時產生,詩人低下頭,在想故鄉。這樣,畫面和字結合,想象畫面的內容和文字相互引導,紙上的字就自動浮現了。這是我們訓練小D的時候要求他做到的練習。根據小D的描述,有時候,背完句子,腦子里就自動想象到畫面,紙上的字也就自動浮現出來了。不需要任何轉化聯想,簡單的漢字加上圖畫,就像漫畫一樣,浮在眼前。為什么會這樣呢?因為我們的訓練可以提高注意力,讓精力更集中,所以有時候只要讀一次,構建簡單的畫面印象,就能全文回憶出來,也就造就了30秒背一首古詩的效果。
如果你想達到這個效果,也可以試試,說不定,你的記憶速度會比小D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