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知足,試著降低對生活的期望
對于生活,大多數人都有很高的期望,希望生活能夠如同影視劇一樣,呈現出完美的狀態。然而,生活永遠也不可能是影視劇,更不可能如同我們心中所想的那樣一帆風順。大多數情況下,生活的本質是坎坷與挫折,是苦難和磨難。難道我們為此就要惶惑不安嗎?其實不然。真正的甜是在苦澀映襯下的甜,真正的美好是在殘缺映襯下的美好。一個人之所以感到滿足而又快樂,并非因為他得到的多,而是因為他奢望的少。對于生活,我們也該如此。
當然,很多人也許會說,降低生活的期望我們才能感到幸福,但是降低對生活的期望恰恰又是不思進取的表現。其實,不是要我們對生活放棄期望,而是降低我們不合理的欲望,成為欲望的主宰,掌控著欲望。眾所周知,欲望是永無休止的。假如我們任由欲望驅使我們,我們就會陷入欲望的深淵,再也無法掙脫欲望的束縛。在這種情況下,還談何幸福快樂可言呢!所謂降低生活中的欲望,就是摒棄那些不合理的、不符合我們生活現狀的欲望。例如作為工薪階層卻夢想著住大別墅,整日為此茶飯不思,豈不是自尋煩惱呢?實際上,終有一天你會發現,與家人相依相伴,守護在一起,哪怕住在很小的房子里,也是莫大的幸福。
記得柏拉圖曾經說過,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事情是值得我們感到焦慮的。的確,對于那些我們可以掌握的事情,我們與其焦慮,不如積極地想辦法解決問題。對于那些我們無法控制的事情,我們與其焦慮,不如放下,因為焦慮于事無補,遠遠不如積極樂觀對待更有幫助。遺憾的是,在這個世界上,有無數人都在以焦慮折磨自己,以永不滿足的心作為欲望的溝壑,阻斷我們的生活。當你能夠清除內心的焦慮,讓自己隨遇而安、知足常樂時,你的人生也就真正到達了高尚的境界。
有個老奶奶整日愁眉苦臉。有一天,鄰居問:“老奶奶,您是怎么了,整日悶悶不樂的。”
老奶奶皺著眉頭說:“今天天氣很好,陽光這么大。”
鄰居又問:“陽光好是值得高興的呀,您為何不高興呢?”
老奶奶說:“我的大女兒是賣傘的,這么好的天氣,她的傘可都賣不出去了。”
鄰居搖搖頭,小聲嘀咕著“可憐天下父母心”離開了。
過了幾天,天氣下起了大雨,鄰居看到老奶奶依然沮喪地坐在門口,又問:“老奶奶,今天下雨了,您大女兒的生意肯定很好,這下子應該高興了吧?”不想,老奶奶依然愁眉不展地說:“是的,我大女兒的生意肯定很好。但是我二女兒是開染坊的,今天根本沒法晾曬那些新染好的布料啊。”聽到老奶奶的話,鄰居笑著說:“老奶奶,您呀,別太操心了,兒孫自有兒孫福呢!您看看,有太陽的時候您小女兒掙錢,下雨的時候您大女兒掙錢,多好啊,天天都財源廣進。”
鄰居的話把老奶奶說得眉開眼笑,她再也不憂愁了。
在這個事例中,原本老奶奶對于生活的期望太高了,她既希望賣傘的大女兒掙錢,也想要開染坊的小女兒掙錢,然而同一個地方同一時間只能有一種天氣。她為此整日愁眉苦臉、郁郁寡歡,殊不知只要改變心態,就可以每天都高高興興地看著女兒們財源廣進,可見心態有多重要。
幸好有鄰居一語點破老奶奶,否則她還不知道要傷心、擔憂到什么時候呢!當然,從精神的角度而言,焦慮之于人的精神,就像癌癥之于人的身體,是很難治愈的。我們必須先肯定焦慮的存在,這樣才能在焦慮發生的時候及時與其對抗。改變焦慮的方式有很多,我們可以想一些開心的事情,或者做一些喜歡做的事情,也可以采取冥想的方式使自己保持安寧平靜。當然,最重要的是找到焦慮的根源,這樣才能斬草除根,徹底解決問題。對于那些無法解決的難題,與其焦慮,不如淡定一些、從容一些,也許時間會給出我們最好的解決辦法。記住,你的焦慮來自你的內心,你的快樂也來自你的內心。因而,只有你,才能決定自己是憂愁還是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