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新唯“心”主義:一切皆由心生

既后讀明道先生書曰:“吾作字甚敬,非是要字好,只此是學。”既非要字好,又何學也?乃知古人隨時隨事只在心上學,此心精明,字好亦在其中矣。

——《年譜》

無論置身在怎樣的困難環(huán)境之中,只要能快速調整自己的心境,保持一種坦然淡定的狀態(tài),就可以從容面對錯綜復雜的人與事,從而采取正確的方法去應對。

王陽明盡管天資聰慧,但是少年時期的他豪邁不羈,行為放逸,而且特別喜歡跟人開一些沒有原則的玩笑,在家人和朋友眼中,他就是一個頑皮、無拘無束的小青年。從小特立獨行的王陽明沒少讓父親費心,在他17歲的時候,父親為了束縛一下他那不羈的個性,命令他去江西迎娶自己的妻子。

洞房花燭夜,新婚燕爾時,他卻一個人優(yōu)哉游哉地跑去了鐵柱宮和道士一起暢談養(yǎng)生之道,徹夜未歸。王陽明向來就是一個特立獨行的人,不拘禮法的約束。比如,他在京城的私塾讀書,上課期間竟然翹課去和街上的小伙伴玩軍事游戲,惹得父親動怒,對他一番教訓,但是他依然玩心不改。結婚后的王陽明在岳父家住了一年。當時他覺得自己的書法不是很好,于是乎每日在岳父的府邸之中練習書法,開始他只是按照古人的書法去臨摹,但是后來他發(fā)現(xiàn)如此臨摹最終也只是追求一個形似罷了。從那之后,他每次下筆,必要先仔細琢磨,然后凝神屏息,讓自己的心沉靜下來,去體會字的深意,然后才下筆。時間久了,他悟出想要練好字,就必須從心中獲得啟示,只有心中有了精神,字才會擁有精氣神。

第二年,王陽明帶著妻子回老家,中途在廣信拜訪了當時的儒學大家婁諒。婁諒對理學頗有研究,兩個人相談甚歡。婁諒告訴他人生很嚴肅,圣人必可學而至的道理。于是王陽明回到家鄉(xiāng)便開始奮發(fā)圖強,但是在余姚他很快就又恢復了舞文弄墨的興趣,和周圍的人一起建立詩社,喝酒對詩。

當時王陽明的辭章水平已經(jīng)達到了一定的高度,他的文風自然流暢,文字富于變化,不僅豪邁跌宕,更是大氣磅礴。時光飛逝,王陽明在辭章的研究中度過了一年之久。1492年,他的爺爺王倫去世,他的父親返鄉(xiāng)辦理喪事。爺爺自幼將王陽明視為掌上明珠,爺爺?shù)娜ナ缹λ拇驌舴峭话恪5鞘朗聼o常,人在一生當中總要面對一些永遠都不想?yún)s不得不面對的事。王陽明的父親在家守孝三年,命令王陽明好好學習科考的學術,準備參加科舉考試。

王陽明從小就立下志向要成為圣人,但在大家眼中他不過是喜愛辭章罷了,其實他是想以辭章來影響天下之人。科舉是大明朝所有學生必須要走的路,因為在那個年代,除了科舉,讀書人似乎也找不到其他途徑來施展自己的抱負。王陽明在父親的督促之下,也開始了對科舉考試學問的鉆研,到了晚上,他就將爺爺留下的那些經(jīng)史子集等各類書籍整理歸類,然后一點點細讀,經(jīng)常是讀起來就忘記了時間,等到回過神來,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是夜半時分。

王陽明的辭章盡管在長輩那里深得贊賞,但是因平日他豪放不羈,帶給別人的印象都是嬉笑怒罵,簡單率直,從來不會墨守成規(guī),就是一個不太聽話的孩子。但是他永遠都不會走尋常路,別人永遠都摸不清他想什么。第二天與大家見面,所有的人都發(fā)現(xiàn)王陽明這個不羈的孩子竟然一夜之間變得有些不認識了。原來,王陽明不僅正襟危坐,而且探討起學問來也相當嚴肅,再不與大家開玩笑了,而且話語也變得少了。

平日里那個喜歡饒舌嬉戲的孩子突然之間變得嚴謹而沉默,這樣一來,大家倒是都覺得奇怪而且有些不好意思,還有一些人在心中暗自發(fā)笑。但是就在此時,王陽明一臉嚴肅并一絲不茍地正色回敬各位長輩說:“過去的自己放蕩不羈,現(xiàn)在知道錯了。春秋時期衛(wèi)國的蘧瑗到了49歲才知道自己的錯誤,而我自己不過20歲,現(xiàn)在知道悔過還不算晚吧。”

從此,王陽明始終都保持著嚴謹?shù)淖黠L,沒有發(fā)生變化。后來在平定朱宸濠叛亂之時,面對十萬火急的軍情,他始終從容不迫,就算是被寧王追殺也都保持著冷靜,最終活捉寧王,取得勝利。一切皆由心生,要想掌握自己的命運,關鍵在于掌握自己的心靈狀態(tài),只要可以讓心沉靜下來,只要可以摒棄那些紛繁的雜念,就可以駕馭自己的內(nèi)心,體驗到那種可控的成功感覺。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颍县| 科尔| 米脂县| 河间市| 高陵县| 蚌埠市| 祁东县| 任丘市| 巴林右旗| 黔江区| 迁安市| 定远县| 新宁县| 长寿区| 晴隆县| 桑日县| 东城区| 彰武县| 贞丰县| 宁远县| 香港| 洞头县| 上饶市| 浦县| 株洲县| 将乐县| 九江县| 土默特左旗| 镇沅| 五指山市| 武冈市| 孟连| 苏州市| 外汇| 马公市| 屏山县| 泰宁县| 金华市| 东宁县| 伊吾县| 九寨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