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務6襯衫款式、圖案、色彩設計

襯衫款式圖案色彩設計
【任務內容】
襯衫款式、圖案、色彩設計
【任務目標】
通過襯衫款式、圖案、色彩設計的典型案例分析,分析總結出設計的基本方法
6.1 任務導入
亦舒筆下的年輕女孩,最美的打扮永遠是穿著白襯衫的文藝少女(圖6-1),如此簡單卻又如此攝人心魄、純粹而樸實的美。新中國成立初期,集體主義美學崇尚冬藍夏白,全國人民都穿著款式一樣的白色襯衫(圖6-2)。

圖6-1 文藝少女
在現代生活中襯衫是服裝中必不可少的一種服裝形式,無論春夏秋冬,穿著都很普遍。但襯衫并非與生俱來的,而是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從古代男人的貼身內衣(圖6-3),經過漫長歷史的演變,成為今天被人們廣泛認可的襯衫。

圖6-2 款式一樣的白色襯衫

圖6-3 貼身內衣
6.2 典型案例分析——襯衫款式、圖案、色彩設計
基本款襯衫由分體企領、衣身、門襟、裝袖等主要部位組成,是衣櫥里必備的百搭單品。基本款襯衫給人古板沉悶的感覺,不過近幾年隨著時尚的發展,襯衫經過時尚變遷已經不再是往日的古板模樣,時尚個性的款式打破傳統,成為服飾界的主流單品。
某女裝品牌2018春夏企劃方案中“東方華夢”主題下襯衫的設計,探索的是獨立、知性、獨樹一幟的時尚藝術語言與中國傳統文化相融合的文藝設計風格與意識形態。通過對服裝線條和塊面進行解構,努力把現代時尚感與中國傳統文化、傳統手工藝等結合起來,構建出充滿文化痕跡的時尚衣柜。
(1)設計構思
①先選取燈籠、煙火等作為設計概念或靈感來源。
在設計命題“東方華夢”主題下,尋找自己感興趣的色彩和畫面,仔細觀察,便可看到豐富的變化,每一幅畫面都能將想象空間拉長,讓人思如泉涌。選取其中一個或一類事物作為設計概念或靈感來源,如燈籠或煙火等(圖6-4)。

圖6-4 燈籠煙火
②靈感來源的梳理分析。
分析整理靈感來源的外在特征,再深入發掘其深層次的含義和意義。在前期的分析過程中,要完全放縱自己的感覺,以發散性思維去觸摸主題概念的各個方面、各個角度,如同經歷一場視覺與感官的意識之旅。深入發掘時需穩扎穩打至該類事物所蘊含的美學原理、歷史文明、哲學思想等理性內涵。先用心再用腦,先感性再理性,先開放后回歸。分析出東方華夢主題中的設計理念:
其一,形式美法則——對稱與均衡(圖6-5)。

圖6-5 對稱與均衡

圖6-6 中庸
其二,中國儒家哲學思想——中庸(圖6-6)。
其三,中國傳統理念——中正(圖6-7)。
中國的節日,張燈結彩、熱鬧蔓延,其中的器物燈籠是左右“對稱”造型,煙火綻放出上下、左右“均衡”的形態。

圖6-7 中正
“對稱與均衡”是以中國陰陽平衡概念為核心的美學觀點,是中國傳統文化——儒家哲學中庸思想啟示下的一種形態體現,也是形式美法則中最常見的中國傳統美學之一。《禮記》中寫道:“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要求事物“中正,不中則不正,不中則不尊。”中國幾千年前的彩陶、青銅器等器物造型充分體現和證明了“對稱”這一美學法則早為人類認識與運用。“均衡”是另一種“對稱”,它不是通過簡單圖案的量化對稱,而是通過畫面疏密留白等達到意象的和諧與平穩。如果說“對稱”是能以物理尺度精細衡量的形式,“均衡”則不是表象的對稱,它更多地體現在視覺心理的分析和理解,是一種富于變化的平衡與和諧。“對稱與均衡”在審美視覺上給人以安穩、秩序、莊重、冷靜、整齊的和諧之美。
“中正”構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輝煌,而在當下瞬息萬變的紛繁世界中,這種溫暖、質樸的本然回歸無疑也為當代服裝設計提供著思路和啟迪。品牌襯衫的設計以“中正”為設計理念,主要運用“對稱與均衡”的形式美法則展開款式、色彩、面料、圖案的構思與設計。
③設計構思——發散思維
以燈籠為中心進行發散:第一,以傳統器物為線索,發散出青花瓷,再聯想到藍印花布等;第二,以圓潤飽滿的造型特點為線索,發散出圓形造型,再提煉出“曲線”這一線形等;第三,以中國喜慶節日的表達方式為線索,發散出煙火,由此聯想到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打鐵花”這一京晉豫地區民間傳統煙火,由打鐵花的壯觀景象聯想到中國粗放、簡練的寫意山水等;第四,以中國傳統手工技藝為線索,聯想到手工紙扎燈籠,發散出扎染、刺繡等中國傳統手工技藝;第五,以燈籠的正置造型,逆向至其倒置造型,再發散至分解燈籠造型等。
(2)款式設計
以發散思維中與燈籠相關聯事物的形、材、質等作為某品牌襯衫款式設計的主要素材。
①廓型設計
廓型設計用仿生設計的方法,以企劃主題里體現中正的中國傳統器物燈籠、瓷器、青銅鐘、陶器等飽滿圓潤的外形為參考,設計出上寬下窄的燈籠形襯衫外形(圖6-8)。

圖6-8 廓型設計
②領型設計
襯衫領如延用基本領型,放在知性時尚而婉約的襯衫中顯得過于尖銳和刺眼。“同構為美”,尊崇中國古代對美的心理本質的認識。在襯衫這一服裝形制中,領部在基本領型的基礎上用圓潤飽滿的弧線將直的造型線修飾圓順,與袖、衣身等部位異質而同構,可以互相感應。這種感應屬于共鳴現象,是愉快的美。注意:此款領型圓順線條造型的變化僅在毫厘之間,過于飽滿的弧度設計會側重表現可愛的服飾風格。設計后的領型在襯衫中顯得更為協調和婉約(圖6-9)。
③肩袖設計
衣身與袖子的拼接處從肩部沿外輪廓適當下移至袖型最寬處,便于結構的處理和最寬處造型的成型,袖型自然形成上寬下窄造型,與衣身相呼應,窄袖口延用襯衫的袖克夫設計(圖6-10)。
④內部分割線設計
從領口順門襟而下的前衣身是人們的視覺中心,將燈籠倒置,以門襟為中心線,在前衣身上設計出上窄下寬、左右對稱的內部分割線,與上寬下窄的襯衫外形形成上下均衡的視覺心理(圖6-11)。

圖6-9 領型設計

圖6-10 肩袖設計

圖6-11 內部分割線設計
(3)圖案設計
襯衫的視覺中心是胸前的兩個對稱衣片,把這兩個對稱衣片當成一張空白畫紙,可以填充很多有趣的圖案,比方說思維導圖中發散到中國畫的青山綠水。時光推移、世事變遷,山脈通常是人類居住環境中恒定而醒目的存在之一,也是中國畫粗筆淡墨勾出的曲折境界。山脈高低起伏、遠近虛實。我們取青山“萬古長存、亙古不變”之意,提取山脈高低起伏的形態并抽象簡化,設計出襯衫視覺中心部位的圖案,這是將中國畫元素進行時尚設計的一種處理形式。在對稱衣片的關系下通過巧妙的藝術處理,保持圖案的均衡追求,使人在視覺觀感上獲得對稱均衡的審美效果。同時寄托了其寓含的精神:綿延曲折,幽然入境;以“意”為美,意味深長。這也是中國古代的審美理想(圖6-12)。

圖6-12 圖案設計
(4)色彩設計
“東方華夢”企劃主題色彩板塊中有燈火饕餮的熱鬧紅,有墨彩喁語的趣味黃,有重塑運動的飛躍藍,有復古混搭的軍風綠,還有知性文藝的時尚白(圖6-13)。

圖6-13 色彩分析
受復古混搭軍風綠的啟發,以襯衫圖案設計素材中的中國畫的青山綠水為依據,將圖案的色彩設計成用中國水墨與山水之青兩色調和出的淡墨青色,其純度低、色調柔和、不刺激,向人傳遞著知性、沉著、平靜、穩重的印象。圖案外的色彩設計,在山水畫素材用色的基礎上,考慮到與墨青色搭配的協調性以及品牌的藝術性和時尚風格,故而選取知性、文藝的時尚白作為襯衫的主要用色(圖6-14、圖6-15)。
服裝設計的每件作品或產品,都帶有設計者的個性烙印,因此往往無是無非,只要設計出的產品能完成設計要求,傳遞應該傳遞的信息,就是成功的。
享受設計過程,積極開展創新,樂于探索實踐。

圖6-14 色彩設計

圖6-15 襯衫效果圖
6.3 拓展案例——襯衫設計
襯衫拓展設計如圖6-16所示。

圖6-16 襯衫設計案例
6.4 任務下達——品牌襯衫設計
根據某品牌企劃案,為該品牌設計襯衫系列不少于10款襯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