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機縫工藝

課前準備

·材料準備

白坯布:練習用布,幅寬160cm,長度100cm。

縫線:大卷縫紉線1卷(顏色自選)。

牛皮紙:整張牛皮紙1張。

·工具準備

備齊手縫與機縫常用工具:手縫工具(見上節),14號機針1包(10根),梭皮、梭芯各1個,小號螺絲刀1把(裝針用),專用打板尺,畫線用筆。

機縫工藝是需要借助縫紉設備完成的工藝,主要包括機縫線跡與縫型、常用設備與機縫針法等。

一、機縫線跡與縫型

線跡與縫型是縫制過程中兩個最基本的因素,為了規范服裝工業生產技術文件的表達,便于各國服裝企業的交流與合作,國際標準化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簡稱ISO)制定了線跡標準與縫型標準。

(一)線跡類型

線跡是指縫料上相鄰針眼之間的縫線(組織)結構單元,各條縫線在線跡中的相互配置關系決定了線跡結構的形成。

為使用方便,國際標準化組織根據線跡的形成方法和結構的變化,擬定了線跡類型標準(ISO4915—1991),該標準將線跡類型分為六級,其列舉88種線跡圖例,下面簡單介紹各種類型的常用線跡及其特點與用途。

1.100 級鏈式線跡 這類線跡有7種,多數為單環鏈式,如圖1-18所示。其優點是環與環相互穿套,使線跡具有彈性;縫紉時不用梭芯,縫制效率高。缺點是易脫散,縫合可靠性差;耗線量大。常用的鏈式線跡有以下兩種:

(1)101號線跡:一般用于針織服裝的縫合,匹配了服裝本身具有的彈性;也可用于包裝袋封口,如面袋、米袋等,便于拆解;還可用于釘扣及西服領的扎駁頭。

(2)103號線跡:多用于服裝折邊的繰縫。

圖1-18 常用鏈式線跡

2.200級仿手工單線鏈式線跡 這類線跡有13種,主要用于不便機縫部位或者需要加固的部位,同時具有一定裝飾作用,如圖1-19所示。常用的仿手工線跡有以下幾種:

(1)202號線跡:俗稱回針,縫料上表面線跡呈直線連續狀態,下表面呈斜向迭合狀態,用于加固某些部位的縫口牢度。

圖1-19 常用仿手工線跡

(2)204號線跡:俗稱三角針,正面點狀線跡不明顯,常用于服裝貼邊的固定。

(3)209號線跡:俗稱拱針,用于衣片的臨時固定或裝飾性固定,如西服過面的固定。

3.300級鎖式線跡 這類線跡有27種,由面線(機針導入)和底線(梭芯導入)在縫料中相互套掛形成,正反面線跡相同,如圖1-20所示。其優點是用線量少,不易脫散;上下層縫合緊密,線跡結構簡單、牢固。缺點是彈性差,需要頻繁更換梭芯,影響縫紉效率。常用的鎖式線跡有以下兩種:

(1)301號線跡:縫紉中最常見的線跡,外觀呈直線連續狀。一般用于普通衣料(彈性很小)的縫合及零部件的縫制。

(2)304號線跡:外觀呈折線連續狀,彈性較好,外形美觀,但用線量較多,線跡有一定的寬度,不適合用于衣片的連接,多用于止口裝飾、打套結、鎖平頭眼等。

圖1-20 常用鎖式線跡

4.400級多線鏈式線跡 這類線跡有17種,由兩條以上縫線相互套環形成,如圖1-21所示。面線由直針導入,可以是單針、雙針、三針、四針,底線由一個彎針導入。優點是彈性好,強力大,縫紉效率高,與100級線跡相比不易脫散。缺點是用線量大。常用的多線鏈式線跡有以下兩種:

(1)401號線跡:由單針兩線形成,正面呈直線連續狀,反面套環。常用于褲裝后襠縫的加固,牛仔褲合縫等。

圖1-21 常用多線鏈式線跡

(2)406號線跡:又稱繃縫線跡,由雙針三線形成,正面呈雙直線平行狀,反面往復環套,呈一定寬度網狀覆蓋,多用于針織服裝滾邊、折邊固定等。

5.500級包縫線跡 這類線跡有15種,主要作用是包覆縫料邊緣,防脫散,彈性好,如圖1-22所示。常用的包縫線跡有以下兩種:

(1)501號線跡:單線包縫,易脫散,一般用于毛毯邊緣的包縫。

(2)504號線跡:三線包縫,覆蓋較密,用于各類織物的包邊處理。該線跡與401號線跡組合后形成復合線跡,稱為五線包縫,既能防止邊緣脫散,又可以縫合衣片,多用于針織類服裝的合縫。

圖1-22 常用包縫線跡

6.600級覆蓋鏈式線跡 這類線跡有9種,也屬于繃縫線跡。國際標準中,無裝飾線的繃縫線跡屬于400級,有裝飾線的屬于600級。如406號線跡加一條裝飾線為602號線跡,加兩條裝飾線為603號線跡,如圖1-23所示。優點是強力大,拉伸性好,美觀平整,主要用于針織服裝滾邊、固定貼邊、拼接等。

圖1-23 常用覆蓋鏈式線跡

(二)縫型

縫型是指一定數量的縫料在縫制過程中的配置形態,即縫料間的層次與位置關系。

1.縫型分類 根據縫料數量及配置方式,國際標準(ISO4916—1991)將縫型分為八類,如圖1-24所示。其中縫料被縫合一側的布邊稱為“有限布邊”(用直線表示),與該邊相對的另一邊稱為“無限布邊”(用波浪線表示)。

(1)一類縫型:兩片或兩片以上縫料在有限布邊一側疊合,單側或兩側均為有限布邊。

(2)二類縫型:兩片或兩片以上縫料,在有限布邊一側搭合。

(3)三類縫型:兩片或兩片以上縫料,其中一片兩側均為有限布邊,雙折后將另一片縫料的有限布邊夾入其中。

(4)四類縫型:兩片或兩片以上縫料拼合,有限布邊相對。

(5)五類縫型:兩片或兩片以上縫料,其中一片重疊于另一片的某一位置處,有限布邊無要求。

(6)六類縫型:一片縫料,無位置關系,任意一側為有限布邊。

(7)七類縫型:兩片或兩片以上縫料,其中一片的任意一側為有限布邊,其余縫料兩側均為有限布邊,重疊置于上述縫料有限布邊一側。

(8)八類縫型:一片或一片以上縫料,縫料兩側均為有限布邊。

圖1-24 縫型分類

2.機針穿刺縫料的方式 縫合時,機針穿刺縫料的方式有三種,如圖1-25所示。一是穿透全部縫料;二是不穿透全部縫料,三是成為縫料的切線。根據機針穿刺縫料的部位不同或縫料排列的不同,分別用01~99表示。

圖1-25 機針穿刺縫料的方式

3.縫型的國際標準表示方法 按照國際標準ISO4916—1991,縫型可由5組(個)數字表示,代號命名的排列順序如圖1-26所示。

圖1-26 縫型的表示方法

第一個數字代表縫型類別,1~8表示;第二和第三個數字表示縫料排列形態。第四和第五個數字表示機針穿刺情況。

通常情況下,線跡與縫型代號共同表明工藝要求,所以在縫型代號之后是線跡代號,用“?”分開,如果有多種線跡,則自左向右排列,用“+”連接。

服裝縫制過程中常用的縫型代號見表1-2。

二、機縫常用設備簡介

常用機縫設備有工業用平縫機、三線包縫機、四線包縫機、五線包縫機、雙針機、繰邊機、鎖眼機等。

(一)工業用平縫機

工業用平縫機是最常用的縫紉設備,主要用于衣片的連接及部件的縫制,成縫線跡301。

1.主要部件 平縫機主要部件包括機頭、臺板、電動機、機架與踏板,如圖1-27所示。

(1)機頭:機頭是平縫機的核心部分,由運動構件與固定構件組合而成。運動構件的主要作用是完成縫合線跡,包括成縫機構和潤滑機構。成縫機構包括引線機構、鉤線機構、挑線機構和送料機構。固定構件的主要作用是支撐、輔助成縫和安全保護,包括外殼、壓腳、過線機構、繞線器等。

(2)臺板:用于支撐機頭,是主要的工作面。

(3)電動機:機器的動力機構,需要連接220V或380V電源。電動機通過皮帶與機頭轉輪連接。

(4)機架:支撐臺板、機頭和電動機。

(5)踏板:通過掛鉤與電動機相連,控制機器的啟動及轉速。

圖1-27 平縫機

2.機頭的運動構件 機頭的四大運動機構精密配合,共同完成縫紉動作。

(1)引線機構:引線機構是指引導面線穿過縫料的一系列構件,外觀可以看到的有針桿和機針,如圖1-28所示。該機構通過針桿驅動機針上下垂直運動,引導面線穿過縫料并在下面形成線環,為與底層縫線實現交叉套結作準備。

引線機構的功能最終通過機針來實現,平縫機機針代號DB,由七部分組成,如圖1-29所示。機針以針桿粗細來分號,號數越大針越粗,常用機針多為14號。機縫時,根據所要縫制的材料選擇機針以及匹配的縫線。線的直徑不能超過機針容線槽深度的80%,否則容易出現斷線、拉線套等狀況,影響縫紉質量。具體機針的選擇見表1-3。

圖1-28 引線機構

機針安裝在針桿下端,裝針時,用小螺絲刀旋松頂針螺絲,將針插入針槽并頂足,特別注意針的方位,必須是長容線槽在機頭左側(朝外),針孔為左右方向,確認無誤后,左手捏緊機針,右手擰緊頂針螺絲。

(2)鉤線機構:鉤線機構是指機頭底部完成面線與底線相互交叉套結的一系列構件,外觀可以看到的有旋梭和梭床,如圖1-30所示。該機構通過帶動旋梭轉動,完成鉤線(面線所留的線套)、分線、過線、脫線,同時放底線,實現面線與底線的交叉。

圖1-29 平縫機針

旋梭是導入底線的必要部件,包括梭殼與梭芯。

(3)挑線機構:挑線機構是指輸送和收緊面線的一系列構件,外觀可以看到挑線桿,如圖1-31所示。該機構通過挑線桿與針桿的一次同步往復運動,進行面線的放松與收緊,并與送布機構配合形成一個完整的線跡。面線的收緊還需要借助固定的收線器張力裝置,包括挑線簧、夾線器、線鉤等。

圖1-30 鉤線機構

圖1-31 挑線機構

(4)送料機構:送料機構是指輸送縫料的一系列構件,外觀可以看到送布牙,如圖1-32所示。該機構通過送布牙向前、下降、向后、上升的交替運動,完成一定距離的送布動作。送布牙的動作周期與機針上下運動的周期是一致的。

送料的動作需要壓腳的配合。有了壓腳的壓力,才能使縫料與縫料之間、縫料與送布牙之間產生一定的摩擦力,有利于送布并減少縫料間的滑移。壓腳的壓力大小可以調節,順時針擰緊壓腳桿上部的螺帽,壓力加大。壓力的大小需要根據縫料的特征而定,縫料密實厚重時壓力要大,縫料松軟輕薄時壓力要小。送布牙的高度、齒距也應與縫料的特征相匹配,中厚縫料選擇粗齒、高位,薄料選擇細齒、低位。

壓腳為縫紉時的送布動作提供必要的壓力,縫料向前運送的過程中,下層與送布牙的齒面接觸,摩擦力較大;上層與壓腳底部的光面接觸,摩擦力較小,會引起上下層縫料的錯位,為保證上下同步送料,需要操作者手部動作加以調整。

送料的方向可以通過回針手柄控制,如圖1-32所示,正常狀況下手柄處于高位,此時向前送料;將手柄壓至低位時逆向送料;手柄壓至居中水平位時,送料牙只做上下運動,不做前后運動,所以不送料。

送料牙一次送料的距離,就是機針連續兩次穿過縫料間的距離,稱為針距。工業平縫機的針距通常以毫米為單位,實際使用中,通常用針碼密度來表示針距大小,即3cm內所走的針數。針距調節旋鈕位于機頭右側(見圖1-32),調針距時需將回針桿壓至居中位置,然后再轉動旋鈕,順時針方向調小,一般需要經過試縫確定是否符合要求。不同的縫料及同種縫料厚薄或部位不同,都應選擇適當針距。

圖1-32 送料機構

為避免壓腳底部的磨損,壓腳不可以與送布牙直接接觸,尤其在運轉時更不允許兩者直接接觸(即不允許無料磨合)。不需要縫紉時,壓腳應該被抬起,可以手控也可以膝控,如圖1-33,壓腳手柄位于機頭背面,膝控位于機板下方的右腿一側。壓腳是可拆卸的構件,可以根據不同的縫紉需求進行更換,具體內容另述。

圖1-33 壓腳及送料的控制

3.縫線的穿引

(1)面線的穿引:穿引面線要按照圖1-34中1~12的順序依次進行,特別提醒,挑線桿隱蔽在保護罩下,容易漏穿。

圖1-34 平縫機面線的穿引

1—線架 2、3、4、7、8、10、11—導線鉤 5—夾線器 6—挑線簧9—挑線桿 12—機針 13—針距調節旋鈕 14—回針手柄

(2)底線的準備:底線需要纏繞在梭芯上,纏底線時,首先抬起壓腳,將梭芯置于機頭最右側的繞線器上,向前推壓線片,使繞線器轉輪與皮帶接觸,隨同機器順時針旋轉,線纏滿后自動彈回,如圖1-35所示。為保證底線張力一致,纏線必須經過繞線夾線器。

纏滿線的梭芯裝入梭殼,線頭夾入彈片下,拉動線頭,梭芯逆時針轉動時安裝正確,如圖1-36所示。底線張力由彈片控制,拉住線頭,底梭能勻速下落表明張力適中,如果下落過快或過慢,適當微調螺絲改變張力,注意避免大動作擰螺絲,否則容易造成螺絲脫落遺失。

調好張力的底梭置于梭床中(缺口向上),要確保安裝到位,否則不僅不能成縫,還會損壞機針和機器。開始縫紉前,需要左手拉住面線線頭,右手逆時針轉動機器手輪一圈,將底線帶出,與面線一并壓入壓腳下備縫。面線張力配合底線調整,通過試縫,觀察線跡情況。底、面線交結點在縫料厚度中間,線跡整齊、緊密說明張力正好。面線張力通過夾線器調節,順時針擰緊,張力變大。夾線器內容易夾入線頭或雜物,需要經常清潔。

圖1-35 平縫機繞線裝置

圖1-36 平縫機底梭

4.平縫機的保養

(1)加油:一般平縫機都可以自動上油,注意定期檢查機油是否充足。

(2)清潔:經常用干凈紗布或軟布擦拭機器表面,送步牙與梭床也需要定期清理。

(3)正確操作:先了解操作方法再上機,不得違反操作規程,不縫紉時應將壓腳抬起;加強日常檢查,發現異常及時報告并處理;螺絲松動立即擰緊,部件磨損嚴重要及時更換。

5.專用壓腳 壓腳不僅可以為送料提供必要的壓力,也可以通過功能化的設計為不同的縫紉需求提供幫助,提高縫紉質量和效率,降低操作難度,這也是目前平縫機輔助件設計與改進的一個主要方面。下面介紹一些常見的專用壓腳。

(1)不同縫料的專用壓腳,如圖1-37所示。

圖1-37 不同縫料的專用壓腳

(2)普通布料用的功能壓腳,各種功能壓腳的特點及使用范圍,如表1-4所示。

6.電腦平縫機 電腦平縫機是指某些特定的操作可以由電腦系統進行控制的平縫機,實現了機針定位停車、定長縫紉、自動計數、自動擋線、自動倒縫、自動剪線、自動抬壓腳等。

電腦平縫機,如圖1-38所示,是在普通平縫機上另外加裝電腦控制系統。和普通平縫機相比,電腦平縫機的優勢在于:線跡控制精確,縫制質量好,縫制效率高;對操作者技能依賴程度低,易上手;節省縫線,耗電少;噪音低,發熱量少,更加環保。但是電腦平縫機購買成本較高,電腦操作系統需要精心維護,必須嚴格遵守操作規程。

圖1-38 電腦平縫機

(二)三線包縫機

三線包縫機也是常用機縫設備,主要用于布料邊緣毛邊的處理和衣片的縫合,成縫線跡504(合縫)、505(包邊)。

1.主要部件 三線包縫機主要部件與平縫機基本相同,主要區別是機頭部分,另外踏板有兩個,其中左踏板啟動機器,右踏板控制壓腳。

2.機針 三線包縫機機針代號DC,由八部分組成,如圖1-39所示。針柄部分比平縫機針短且粗,針桿兩側均有容線槽。機針同樣以針桿粗細來分號,號數越大針越粗,常用針多為14號。裝針時,注意針眼為前后方向,長容線槽面對操作者。

3.線的穿引 三條縫線要按照圖1-40所示的順序依次穿引。

圖1-39 三線包縫機針

圖1-40 三線包縫機的引線方法

4.操作方法 縫料置于壓腳下,布邊與壓腳右側平齊(超出壓腳部分會被刀切掉),啟動機器后注意保持勻速運轉,突然變速容易造成斷線。縫料自動前送,雙手只需整理縫料,左右調整保持前進方向,不可以拉住縫料,否則會使縫料變形,也容易造成斷線。

(三)其他縫紉設備

四線包縫機、五線包縫機、雙針機、繰邊機、平頭鎖眼機、圓頭鎖眼機等也是常見縫紉設備,簡單介紹見表1-5。

三、機縫基礎訓練

(一)空車練習

1.機器的啟動與停車 將壓腳抬起,右腳放在踏板上,腳尖逐漸下壓啟動機器。如果一次沒有啟動,需要松開腳尖,使踏板復位,然后再稍加點力下壓,直至機器啟動。啟動后,控制腳尖位置,保持用力不變,使機器勻速運轉。停車時,腳尖松開踏板要果斷、及時。注意踩踏板不能用力過大,否則會導致機器突然啟動并高速運轉,有一定危險性。

2.手的輔助動作 機縫時縫紉方向的控制及縫料的平服,都由手幫助控制。調整方向時,雙手用力要輕緩、均勻,突然用力或用力過大都會使線跡不順,甚至損壞機針。縫兩層或多層縫料時,雙手都放在壓腳前方,左手按住上層縫料稍向壓腳下推送,右手拇指在下,其余四指放在兩層之間,捏住下層縫料稍加力向后拉,使上下層送布量一致。左右手互相配合,要求做到習慣自然。

3.紙上空緝訓練(訓練手、腳、眼協調配合)在紙上分別畫直線、弧線、幾何形、平行線,然后按畫的線印進行練習。要求針跡與線印重合,不能偏離;中途盡量少停車,減少因停車造成針跡不順現象;需要轉角時,針留在針板的容針孔中,再抬壓腳轉動紙片,對準下一條線印。動作熟練后,再進行速度練習。

進行點縫訓練,練習對平縫機的精確控制。啟動機器,縫4~5個針跡停車,反復練習,要求做到主動控制針跡數量。

(二)緝布訓練

緝布訓練是為了進一步熟練縫紉動作,協調手、眼、腳的配合。

1.緝線訓練 類似于緝紙訓練,縫緝不同布料,使學生體會不同材料的縫緝特點,增強實際縫制能力。要求線跡平整、牢固、松緊適宜,布面平服、整潔。

2.起落針、倒回針訓練

(1)起針:起始縫緝的下針。薄料相疊緝縫,由端口處起針,對準需要緝縫的位置,轉動手輪使機針插入縫料,放下壓腳,打開電源,啟動機器緝縫。厚料相疊,起針應離開端口約1cm,起針后,先倒回針緝到端口處,再沿線跡重合向前緝縫。需要右手控制倒回針桿,腳踩踏板準確配合。

(2)落針:結束緝縫的收針。緝到盡頭時,為加固縫跡,可重疊回針2~3次,倒回針長度1cm。注意,線跡重合時不要重復過多,以免使縫跡加厚變硬。

(3)倒回針:對縫跡的加固針法。左手控制縫料走向,右手控制倒回針桿。要求起落針線跡牢固,無浮線、脫線現象;倒回針一定要在原縫跡上進行,不能出現多軌線跡。

四、機縫針法

縫制服裝時,按照使用部位可以將針法分為連接類與止口類。

(一)連接類針法

1.合縫 合縫是機縫中最基本的縫制方法,縫型代號1.01.01。操作時,將上下兩層裁片正面相對,沿所留縫份進行縫合,如圖1-41所示。下層裁片由送布牙直接推送,走得較快,上層裁片有壓腳的阻力且為間接推送,走得較慢,所以容易產生上層長下層短(上吃下)的現象,為保持上下層裁片長度一致,縫合時,可適當拉緊下層,推送上層(有特殊工藝要求的例外)。合縫要求線跡順直,縫份均勻,完成后布面平整,不吃不趕。

合縫后,縫份可以向兩側分開折轉,稱為分縫;也可以都倒向同一側,稱為坐倒縫。對縫份的固定有不同的方法。

(1)劈壓縫:也稱分緝縫,縫型代號4.03.03。劈縫后,從正面沿縫口緝線,分別固定兩側縫份,線跡與縫口間距0.1cm,如圖1-42所示。常用于領子的拼接。

圖1-41 合縫

圖1-42 劈壓縫

(2)固壓縫:也稱坐緝縫,縫型代號2.02.03。倒縫后,從正面沿縫口緝線固定縫份,線跡與縫口間距0.2~0.6cm,如圖1-43所示。多用于休閑類服裝,明線線跡同時具有裝飾作用。

(3)分壓縫:平縫后,將上層縫份折轉,距離止口0.1cm緝線,線跡與平縫線跡重合,如圖1-44所示。多用于褲裝后襠縫,具有固定縫口、增強牢度的作用。

圖1-43 固壓縫

圖1-44 分壓縫

2.搭縫 縫型代號2.01.01。操作時,將兩裁片的縫份互相搭合后,沿重疊區域的中線緝縫固定,如圖1-45所示。要求線跡順直,接合平服;兩側縫份一致,重疊寬度適當。這種針法縫份較薄,用于襯料、膽料等的拼接。

3.排縫 縫型代號4.05.01。兩裁片分別與第三裁片搭縫固定,正面剛好拼合,如圖1-46所示。操作時要求兩裁片不能相搭,也不能有間隙;完成后布面平整、無皺縮。主要用于襯料或膽料的拼接,為減少縫份厚度,第三裁片選用較薄布料。

圖1-45 搭縫

圖1-46 排縫

4.來去縫 來去縫也稱筒子縫或反正縫,縫型代號1.06.03。先做來縫:將裁片反面相對疊合,距離裁片邊緣0.3~0.4cm平縫,并劈縫,注意縫口處不能有坐勢;再做去縫:將來縫的縫份修剪整齊,折轉裁片,使正面相對疊合,距離止口0.5~0.6cm平縫;然后打開兩裁片,將縫頭折倒、熨平,如圖1-47所示。操作時要求來縫的縫份要小于去縫的縫份,但不能過小,以免影響牢度;去縫的縫份整齊、均勻、無絞、無皺、無毛露。這種針法常用于女襯衫(薄料)和童裝的擺縫、袖縫等處的縫合。

5.壓緝縫 壓緝縫也稱扣壓縫,先將裁片的裁邊向反面折轉1~1.2cm,并與另一裁片正面相搭,沿折轉止口緝縫(縫型代號2.02.07),線跡與止口間距根據工藝要求確定,如圖1-48所示。這種針法多用于绱過肩。扣折后與另一裁片的正面相疊,沿止口緝縫(縫型代號5.05.01),這種針法多用于裝貼袋。扣壓縫操作時要求線跡整齊、平行美觀、止口均勻、位置正確,布面平服,折邊無毛露。

圖1-47 來去縫

圖1-48 扣壓縫

6.滾包縫 縫型代號1.08.01。兩裁片正面相對錯位疊合,先將下層裁片(縫份2~2.5cm)折轉毛邊0.5cm,再包卷上層裁片的縫份(0.7~1cm),并沿折邊止口0.1cm緝線,如圖1-49所示;然后打開兩裁片,向下層裁片方向折倒縫份、燙平。操作時要求包卷折邊寬度一致、平整無絞皺,線跡順直,止口均勻,無毛露。該針法主要用于薄料的縫合。

7.內包縫 內包縫也稱裹縫、暗包縫,縫型代號2.04.06。先做包縫:兩層裁片正面相對錯位疊合,下層裁片(縫份1.5cm)包轉上層縫份0.7cm,距裁片邊緣0.1cm緝縫;然后打開上層裁片,拉平縫口,距離縫口0.4~0.5cm,正面緝線,注意不能漏緝縫份,如圖1-50所示。操作時要求正面線跡順直,縫口平服;反面縫份平整,無毛露。該針法牢度高,主要用于中山裝、工裝褲、牛仔褲的縫制。

圖1-49 滾包縫

圖1-50 內包縫

8.外包縫 外包縫也稱明包縫,縫型代號2.04.05。操作方法與內包縫有兩點不同,一是最初疊合時是反面相對,二是兩層打開時需要折轉下層,使縫份留在正面,并向毛邊方向折倒,沿止口0.1cm緝線,如圖1-51所示。操作時要求正面線跡順直,縫口平服,無毛露;反面無坐勢。這種針法牢度高且美觀,主要用于男兩用衫、風衣、大衣、夾克的縫制。

圖1-51 外包縫

(二)止口類針法

1.來去縫 來去縫也稱鉤壓縫或鉤止口,縫型代號1.06.02。操作時先將裁片正面相對疊合,沿凈線平縫,修剪毛邊,再將裁片翻至正面,燙平止口,沿邊緝線,線跡與止口間距根據工藝要求確定,如圖1-52所示。操作要求,沿凈線平縫轉角部位時,略吃進面料,保證成品有自然窩勢;沿止口邊緝縫時,止口均勻、線跡整齊,保持窩勢。該針法主要用于縫袋蓋、領子、門襟等止口部位。

2.折邊縫 縫型代號6.03.03。操作時,先將裁片折邊折光(折0.5~1cm),再扣折(2~3cm),然后沿折邊上口緝縫,如圖1-53所示。該針法常用在非透明布料的褲口、袖口、底邊等處貼邊的固定。要求折轉的貼邊平服,寬度一致,緝線順直,止口均勻,無毛露。

圖1-52 來去縫

圖1-53 折邊縫

3.卷邊縫 縫型代號6.03.01。將布料裁邊連折兩次成三層,寬度1.5~2cm,再沿折邊上口緝縫,如圖1-54所示。這種針法主要用于透明布料的褲口、袖口、底邊等處貼邊的固定。操作要求同折邊縫。

4.漏落縫 漏落縫也稱灌縫,縫型代號1.10.01。先合縫兩裁片并劈縫,然后在正面縫口內緝縫,帶住下層布料,如圖1-55所示。這種針法多用于固定挖袋嵌線、裝腰頭。操作時要求正面緝縫線跡不能落在縫口兩側。

圖1-54 卷邊縫

圖1-55 漏落縫

5.夾縫 夾縫也稱騎縫、悶縫、咬縫,是雙層夾縫單層的針法。操作方法有三種,完成后要求線跡順直,布面平服,無鏈形。

(1)雙面夾縫:縫型代號3.05.01。操作時將兩邊折凈的裁片沿中線對折后,夾住另一裁片的縫份,距折邊正面邊緣0.1cm緝線,如圖1-56所示。緝縫時注意要盡量推送上層,帶緊下層,保持上下送布一致。這種針法用于裝袖克夫、袖衩等。

(2)反正夾縫:縫型代號3.05.06。操作時先將兩裁片正面對反面疊合,縫第一道線;再將A裁片翻轉并折轉縫份,壓在(剛好蓋沒)第一道縫線的位置,距折邊正面邊緣0.1cm緝線,如圖1-57所示。緝縫時同樣注意送上層、帶下層,這種針法常用于裝領、腰頭、門襟條等。

圖1-56 雙面夾縫

圖1-57 反正夾縫

(3)正反夾縫:縫型代號3.03.07,兩裁片正面相對疊合,縫第一道線;再將A裁片翻轉,沿中線折轉;正面縫口處漏落縫或者距折邊0.1cm緝線,帶住下層,如圖1-58所示。緝縫時同樣注意送上層、帶下層,這種針法用于裝腰頭。

圖1-58 正反夾縫

五、機縫工藝實訓

(一)紙上空緝訓練

1.在8開的牛皮紙上順長度方向緝直線、弧線及平行線

要求:(1)針眼不能偏離畫線。

(2)控制好機速。

(3)在一定時間內完成。

2.在牛皮紙上練習點縫

要求:(1)3~4針為一組練習,不能多針、少針。

(2)回針練習針跡要重合。

(二)緝布訓練

1.各種機縫針法練習

要求:(1)平縫一定要過關,符合工藝要求。

(2)各種針法操作正確,符合各自工藝要求。

2.機縫針法綜合練習

應用所有機縫針法拼接布條,完成后凈大40cm×30cm。

要求:(1)包括所學各種針法。

(2)各種針法操作正確,符合各自工藝要求。

(3)針法排列應用合理。

(4)布面整潔。

(三)針法應用

1.設計并制作枕套一個

2.設計并制作袖套一副

3.設計并制作包袋一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吴堡县| 宁远县| 太仓市| 尤溪县| 皮山县| 海南省| 远安县| 弋阳县| 洪洞县| 调兵山市| 营口市| 温泉县| 大方县| 集贤县| 会理县| 资兴市| 青冈县| 屏山县| 敦化市| 甘谷县| 博爱县| 阿图什市| 河南省| 文登市| 高陵县| 永和县| 东丰县| 龙口市| 宕昌县| 新源县| 洮南市| 永修县| 莱芜市| 瑞金市| 海盐县| 汝南县| 家居| 富阳市| 宜兰县| 霍林郭勒市| 雅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