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自序

在我們系統地了解和學習紳士著裝密碼(The Dress Code)的禮服知識之前,現在需要先入為主地釋讀幾個禮服的認知問題。這個想法源于國內學界“新禮崩樂壞”的觀點,認為國內目前最需要的是“建新禮秩”。這個“新”一定不是恢復舊秩序,也不是照搬他國,而是先引入國際慣例再本土化為我所用,這或許是本書的真正動機。

1.關于建立禮服“番制”學說

“番制”是指軍隊的番號制度,軍服番制是由軍銜標識體現的,禮服的社交“番制”也具有這些特點,是由所有構成服裝的元素,即形制、飾件、色彩、材質和搭配規則詮釋的,表現出很強的隱秘性和專屬性。在國際主流社會中是以“番制”作為社交倫理評價準則,即著裝密碼(The Dress Code的另一解讀)。它類似于社會集團的“潛規則”,這個集團彼此要遵守像“軍銜番號規制系統”一樣的規則,以規范這個集團的社交秩序。禮服“番制”表現得更加突出,就是通過具體服裝的組成元素體現出來。如系白領結(In White Tie)是指燕尾服,是晚間隆重和公式化正式場合的第一禮服,白領結、雙側章褲子是構成燕尾服最具有標識的服裝元素。系黑領結(In Black Tie)則指的是晚間正式場合的塔士多禮服,黑領結、單側章褲子是構成塔士多最具有標識的服裝元素。燕尾服是晚間第一禮服,塔士多是晚間正式禮服,由于燕尾服其級別語言高于塔士多禮服,所以白領結高于黑領結,雙側章褲子高于單側章褲子,并有相對應的禮服形制、社交取向,不變的是它們都慣用于晚上,這種“番制”禮服級別越高越嚴格。如果我們在西裝這個系統中梳理出從正式禮服、標準禮服到普通西裝上紐扣分布規律的話,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程式:禮儀的級別越高,禮服的門襟扣越少,袖口紐扣越多;越接近休閑西裝也就是禮儀級別越低,上衣的門襟扣越多,袖口紐扣越少。這是一個關于禮服紐扣社交“番制”的真實案例。

國際社交的“番制”就是通過具體服裝的規定樣式體現出來的。服裝的社交語言,所傳達的符號性和程式化信息,形成了約定俗成的社交規則,被普遍認可和接受。“番制”正是這樣一個主流文化經過歷史長期發展而逐漸累積形成的一種社交密碼系統。這樣一種學說的建立有助于我國禮服制度的國際化和產業的規范。

2.禮服知識系統可以不用但不可不知

受人們生活節奏加快和著裝簡約化趨勢的影響,禮服的使用頻率漸低,但是這不代表可以忽視禮服知識對社交倫理的作用。未來社交不管是國外還是國內,禮服知識系統可以不用,但是不能不知。首先,禮儀是一個國家文明的標志,禮服就是禮儀文化的一個具體體現,一個國家要取得高度社會文明就要了解和學習禮服知識體系以規范社交行為。其次,個性創造是要有社會基礎的,否則就沒有生命力。也就是說,創造力是在規則的制約下展開的,只強調創造而無視規則,定會走向個性的極端化,就會被社會拋棄。因此,了解國際服裝的格式語言是我國服裝界亟待解決的問題,而禮服的格式語言又是整個服裝語言的核心。最后,禮服的實效價值不在物質上,而在精神上,這是人類尚禮文明普世價值的所在。禮服的意義和規則是要提醒人們,穿在人身上的服裝更多地不是為所欲為,我行我素,它還有一個更普遍的內涵,就是表現人的最基本的尊嚴和行為約束,那么社交中就應該有一個相對被公認的服裝規制,這不僅是現代文明的一個重要標志,還是全球一體化發展趨勢的必然要求。

3.禮服的簡化趨勢

從禮服的發展歷史看,它是以科學性否定禮俗性為原則更迭的,禮俗逐漸讓位于功用,不僅是禮服本身去繁入簡的趨勢,也是社會生活發展的必然結果。發展的軌跡是有規律性的,“功用”又成為新的禮俗和生活秩序直接表現在禮服中。隨著人們衣生活的簡略化、休閑化,具有全天候禮服性質的黑色套裝(Black Suit)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大有取代第一禮服、正式禮服之勢,今天成為國際社會最普遍接受的禮服。依照這種趨勢,現今作為公務商務常服的西服套裝(Suit)將升格為本世紀的準禮服,這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

4.禮服社交規則“不變是硬道理”

禮服穩固的形制作為男人的經典列載于男裝歷史中,作為現實又是男人們普遍的愿望。因為,男人就像禮服始終不降低它至高無上的地位一樣,也不愿意改變自己的社會地位(男權社會的特征),“穩固”便成為男人社交追求的準則。服裝的社交語言,所傳達的符號性和程式化信息,形成了約定俗成的規則,被普遍認可和接受。禮服社交規則正是經過歷史長期發展而逐漸累積形成的社交倫理系統,在這系統中,即便有輕微的改動也會顯得很扎眼,因為在這個集團內部的“傳達形態符號系統”中不變是硬道理。

因此,我們對禮服慣例的認識應該建立在處理好真善美的關系上。創造力(美)不能無視社會的道德準則(善);道德準則的形成是以科學(真)為基礎的。引入對禮服格式語言的解釋,即時裝的創新是要依據服裝規則(TPO)進行的;服裝規則(慣例)的確立應在生活實踐中反復實證,而這種實證是科學的才具推廣的普遍性。因此,這里雖以歐洲服裝文明介紹禮服的格式語言,但它科學的內核卻是屬于全人類的。值得指出的是,它和地域性禮服并不產生矛盾。國際性禮服和地域性禮服可以和平共處,因為科學意識又受地域自然環境和區域文化的影響;慣例是尊重民族習慣的,慣例不是法律。因此,諾貝爾章程規定男士要穿著燕尾服或民族服裝赴會。這也是“禮服的慣例”能夠被國際社會普遍接受的“平等精神”,即紳士著裝規則(The Dress Code)的精神。

5.引入禮服慣例需要本土化改造為我所用

無視禮服慣例的存在,在當今社會中是不明智的,重要的是要掌握將地域性因素融入慣例中的變通方法,這就是將國際慣例本土化的過程。在我國和阿拉伯國家及發展中國家,基本是部分接受男裝國際慣例,以西方文明為主導的國際禮服未被廣泛接受。各國采取的辦法是采用與國際慣例同級別的傳統禮服應對主流社交。如我國領導人參加邀請國元首的正式宴請,如果主人穿塔士多禮服(或燕尾服),而我國領導人沒有穿塔士多禮服的習慣,但也不能穿黑色套裝,因為塔士多禮服和黑色套裝在禮服中不在同一等級上,這樣就有主賓不平等之嫌。因此,我國領導人穿黑色(或深藍色)中山裝是最合適的,這也是我國國際交往中應對禮服國際慣例尊重地域性的社交智慧。在把握禮服TPO(時間、地點、場合)原則的基礎上,基于各國發展的程度不同,文化背景各異,不能忽視禮服的地域性。由此提醒我們,在引入現代禮服國際慣例時,要循序漸進,切忌生搬硬套。同時,在建立我國禮服規制的初期,要考慮實際國情,既要提高國民的國際化著裝素養,又要考慮文化的接受度。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城县| 湖口县| 大关县| 进贤县| 揭西县| 犍为县| 车险| 莫力| 东城区| 灵台县| 罗田县| 买车| 星座| 十堰市| 延川县| 巩留县| 镇坪县| 迁西县| 伊金霍洛旗| 自治县| 白朗县| 加查县| 方正县| 老河口市| 区。| 巴中市| 邢台市| 宁波市| 凌源市| 秦安县| 浠水县| 根河市| 安顺市| 海原县| 科技| 龙门县| 延津县| 出国| 宣威市| 喀喇沁旗| 屯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