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裝材料學·基礎篇(第2版)
- 吳微微
- 1027字
- 2020-07-31 20:23:13
第一節 服用纖維的基本概念及分類
一、服用纖維的基本概念
所謂纖維,是由最基本的長鏈狀大分子依靠相互之間的作用力聚集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形式上即為直徑常在數微米至數十微米范圍內、長度比直徑大幾十倍甚至幾千倍以上的物質。
但是,并非所有的纖維都可以用來紡紗、織布和制作服裝。服用纖維應具有如下性能。
1.可紡性
纖維的可紡性是指紡紗過程中纖維成紗的難易程度。就服用纖維而言,需要有幾十毫米以上的長度和一定范圍內的細度、柔軟度、卷曲度,使纖維具有一定的可繞曲性和包纏性。這是紡紗、織布工藝的首要條件。
2.機械性能
服用纖維應具有相當的強伸度、彈性、耐磨性和疲勞強度,以抵抗外力的破壞。否則,不但給紡紗、織布、縫紉工藝增加困難,而且紡成的紗線、制成的面輔料都將缺乏必要的牢度和舒適性。
3.吸濕性能
纖維具有在空氣中吸收或放出氣態水的性能,即吸濕性能。此性能對纖維材料的形態、尺寸、重量、物理機械性能以及服裝的穿著舒適性都有很大的影響。
4.熱學性能
服用纖維及其制品在加工和使用過程中,會受到不同程度的熱作用(如煮練、染色、烘干、整理、熨燙等)。不同的服用纖維具有不同的導熱性、熱收縮性、耐熱性、燃燒性和熔孔性等熱學性能。
5.電學性能
纖維材料的電學性能,主要是導電性能和靜電性能。靜電性能對服裝的穿著性能有很大的影響。
6.耐氣候性
服用纖維的耐氣候性主要涉及纖維的耐日光性以及纖維抵抗大氣中各種氣體和微粒破壞的能力。它對服裝的耐用性有較大的影響。
7.耐化學品性
服用纖維的耐化學品性使其在染整加工如絲光、漂白、印染、整理及服裝穿著、洗滌等過程中不僅能耐染料和整理劑的作用,并對各種化學藥劑的破壞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
8.易保管性
易保管性主要指纖維材料及其制品儲放時對霉菌和昆蟲的抵抗能力以及便于洗滌、晾曬、整燙、儲存和運輸等性能。
服用纖維可以直接作為服裝絮填料,但更多的是通過紡織加工,制成各種紡織品以作為服裝的面料、里料、襯料、墊料、線料、緊扣材料等。例如,纖維經原料開松、成網、加固、整理等工藝直接形成襯里、絮片等;或者纖維經紡紗工藝構成紗線,再將紗線經織造工藝構成面料、里料等。
二、服用纖維的分類
服用纖維通常以其組成和生產方式分類為多,如表1-1所示。
表1-1 服用纖維的基本分類
此外,據外觀形態分別有長絲和短纖維,粗纖和細旦纖維,截面圓形纖維和截面異形纖維,有光纖維和無光纖維,白色纖維和彩色纖維等。隨著紡織科技的發展和人們著裝品位的提高,又有普通纖維與差別化纖維、功能性纖維、高性能纖維等新型纖維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