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節 經營管理的意義和內容

一、經營的內涵

經營是商品經濟所特有的范疇,是商品生產者的基本職能。

馬克思主義的再生產理論告訴我們,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生產過程是直接生產過程與流通過程的統一。商品生產者不僅要通過生產過程把物質產品生產出來,而且還要進入市場,通過流通環節把產品銷售出去,轉移到消費者手里,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才能實現。只有通過流通環節,生產過程中的物化勞動與活勞動的消耗才能夠得到補償,再生產過程才能夠繼續進行。因此,商品生產者既要從事直接生產過程的活動,用經濟有效的方法把商品生產出來,又要從事流通過程的活動,以最有利的條件把商品銷售出去,從而獲得更多的利潤,增加積累,以擴大生產規模。

商品生產者要想生產出商品銷售戰場上的最有利產品,就要預先了解市場行情,了解市場對此類商品的需求情況,了解有哪些競爭對手向市場提供同類商品,他們所占市場份額是多少,他們的商品優勢在哪里等。除此之外,還要對消費者做精準的市場定位,也就是了解消費者的構成、了解消費者對產品的需求和期望接受價格等;在銷售過程中,還要做廣告策劃與推廣,實行良好的銷售服務,以便贏得顧客;為了經濟有效地把商品生產出來,商品生產者又要根據市場條件、銷售對象、價格等因素,選擇材料、設備、工具和相應的生產方法等。所有這些對市場的選擇,對產品的選擇,對材料和設備的選擇,以及對消費者、對市場行情、對競爭者的研究等,都屬于經營活動。每一個以贏利為目的、獨立的商品生產者,都要從事經營活動。

因此,我們可以把經營定義為:商品生產者以市場為對象,以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為手段,為了實現企業的目標,使企業的生產技術經濟活動與企業的外部環境達成動態平衡的一系列有組織的活動。一言以概之,企業經營是指在企業活動過程中,為實現企業目標而進行的一系列籌劃運作的活動。

二、經營管理的內涵

經營與管理的關聯性就一般意義講,經營與管理既有一致性,又有所區別。從它們的產生過程來看,管理是勞動社會化的產物,而經營則是商品經濟的產物;從它們的應用范圍來看,管理適用于一切組織,而經營則只適用于企業;從它們要達到的目的來看,管理旨在提高作業效率,而經營則以提高經濟效益為目標。

從企業來講,經營是管理職能的延伸與發展,二者是不可分割的整體。在商品經濟尚未高度發達的賣方市場條件下,企業管理是以生產為中心的,主要職能是對企業內部的活動進行計劃、指揮、控制與協調,經營的功能顯得極不重要。而當商品經濟高度發展,市場由賣方市場轉變為買方市場后,企業管理也就由以生產為中心轉變為以交換和流通過程為中心,也就是以消費者的需求為中心了。經營的功能也就日趨重要而為人們所更加重視。企業管理的職能自然要延伸到研究市場需要、開發適銷產品、制定市場戰略等方面,從而使企業管理合乎邏輯地發展為企業經營管理。不過,經營管理又有狹義與廣義之分。

狹義的企業經營管理,是指企業的經營管理活動。企業的全部活動,按其性質可分為生產活動與經營活動兩部分。生產活動的主要內容是充分利用企業內部的資源和條件,提高生產效率,以最經濟的辦法按預訂計劃把產品制造出來。經營活動的主要內容是了解企業的外部環境和競爭形勢,根據外部環境的變化趨勢制定企業目標、戰略計劃、投資決策,保證企業在滿足社會需要的前提下,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以生產活動為對象的管理稱為生產管理,以經營活動為對象的管理稱為經營管理。

廣義的經營管理,是指對企業全部生產經營活動的管理。作為一種抽象理論,我們把企業的活動分為生產活動與經營活動。但是,從系統觀念來分析,企業這個系統的正常運轉,既受外部環境的制約,也受內部條件的影響。企業系統的功能,就是要在內外條件的共同約束下,把外界的輸入經過中間轉換,輸出市場需要的產品、勞務以及獲得企業所期望的利潤。中間轉換過程主要是生產活動及其管理活動。這一過程如果受阻,就會破壞系統的良性循環。生產活動是經營活動的物質技術基礎,也是它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廣義的經營管理也包括對生產過程的管理。

下表簡單描述了生產管理與經營管理的異同點。

生產管理與經營管理的比較

figure_0032_0008

從表中兩者比較的主要內容看:

第一,兩者對企業的生存和發展起著不同的作用。經營管理的效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生產管理效率的制約,但是經營管理的作用卻比生產管理的作用重要得多,它把控著企業前進的方向和最終要實現的目標。

第二,我國的企業已由生產型轉變為生產經營型。在計劃經濟體制下,企業是生產型的,在由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軌的過程中,企業已由生產型轉變為生產經營型。生產型企業的管理重心是生產管理,其指導思想是提高生產的效率。因此,企業管理側重于生產任務同企業資產之間進行靜態的平衡,管理工作是圍繞產品生產過程來進行的,管理組織也以生產過程為軸心,形成單一的組織形態。生產經營型企業管理的重心是經營管理,其指導思想是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因此,企業管理側重于企業經營目標同企業外部環境達到動態的平衡。管理工作是圍繞市場營銷過程來進行的。管理組織則以產品開發、生產過程、市場銷售三者為軸心,形成復合的組織形態。這都突出了經營在管理中的中心地位。

第三,我國的市場已由賣方市場轉變為買方市場。消費者對商品的選擇有了較大的回旋余地,生產者之間有了競爭。企業要在競爭中取勝,就要了解市場動態與用戶需要,制定正確的經營戰略,不斷開發適銷對路的產品,提高產品質量。特別是,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新技術革命浪潮的猛烈沖擊,產品和工業生產技術的壽命周期縮短了,更新換代的速度加快了。當然,產品與技術的更新換代需要大量的投資。在買方市場條件下,投資是有風險的。而且,技術進步的速度越快,投資的風險也就越大。及時地掌握市場和科學技術信息,科學地預測未來,正確地選擇產品開發方案和技術發展方向,成為企業生死攸關的事情,使得經營管理特別是經營決策居于舉足輕重的地位。

第四,我國企業面對著全球性市場競爭的嚴峻挑戰。不僅我國企業要逐步走向國際市場以擴大自己的生存空間和發展領域,而且加入WTO后的我國國內市場已經國際化,我國企業在國內市場上大都要與強勁的外商進行激烈的競爭。由于我國企業走上市場經濟軌道的時間不長,剛剛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在競爭意識、競爭能力、經營效能等方面與外商相比均處于劣勢。企業必須在短期內克服這種劣勢,才能在國際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因此,我國企業更需要把精通經營之道放在重要位置,把戰略經營作為發展的重中之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友谊县| 汽车| 高安市| 定襄县| 青川县| 延寿县| 宁强县| 青阳县| 沛县| 大丰市| 重庆市| 许昌市| 山丹县| 太保市| 交口县| 苏尼特左旗| 彭阳县| 张掖市| 当雄县| 正阳县| 平阳县| 苏尼特左旗| 和龙市| 偏关县| 淄博市| 咸宁市| 泽州县| 宜宾市| 宁陕县| 高清| 镇巴县| 谢通门县| 虹口区| 余姚市| 家居| 喜德县| 霍州市| 重庆市| 青冈县| 互助| 根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