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裘皮服裝設計與表現技法
- 周瑩
- 2416字
- 2020-07-31 20:46:35
第三節 裘皮材料特性與審美特點
一、裘皮材料的特性
(一)裘皮的正反之別
裘皮材料有毛面也有皮板面,原始人是怎樣穿用的?沒有文字記載,我們不得而知。不過,早在3000多年以前的殷商時期,古人用甲骨文記有“裘之制毛在外”的解說。到春秋戰國時又有載:先秦魏文侯外出,遇見一老人反裘負薪。文侯問之,老人說:“我愛其毛”,文侯說:“怎么你不知道皮用壞了,毛還附在哪里呢?”至此以后“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成為著名的成語。可見穿裘皮的習慣是翻毛在外。
究竟遠古時代的人們穿用裘皮的哪一面,年代既久,且古籍中又缺乏詳細記載,只能是作為后人猜測。如果說在古代,裘皮的鞣制技術還不能使皮板像毛一樣觸手舒適。那么現代先進的裘皮深加工技術,使裘皮的毛面和皮板面都能光鮮照人,無論穿哪一面,都同樣舒適時尚(圖1-11、圖1-12)。
(二)裘皮的擴張感
裘皮材料比較厚實、松軟,富有較強的體積感,這一特性是其他面料甚至是比較厚重的紡織面料難以達到的,而且不同類別的裘皮材料其擴張性也不盡相同。如果把握不好這種強烈的擴張感,就會將設計師陷入尷尬的境地,即設計作品制作出來與自己的想象差異很大。這種情況在裘皮服裝設計初期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三)裘皮的方向性
裘皮材料表層富于自然、柔和的光澤,且毛的生長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因此其特殊性還在于毛向,即毛的方向,它既是裘皮材料有別于其他面料的特性,同時也成為一個獨特的設計點(圖1-13)。通常裘皮服裝的毛向是朝下,但男裝水貂夾克向上的跑毛,使得整件衣服充滿活力。
圖1-11 穿毛面的水貂狐貍拼接大衣
圖1-12 穿皮板面的皮毛一體長大衣
圖1-13 裘皮方向的設計可以改變產品的外觀
二、裘皮材料特性對設計的影響與制約
(一)原材料的合理利用
對于裘皮服裝設計來說,怎樣設計能夠做到既經濟省皮又能流行美觀是對設計師最大的挑戰。雖然,材料的合理利用對面料服裝也同樣重要,但對裘皮材料來說尤為重要,因為裘皮材料的昂貴總是讓人望而卻步。比如說,在設計水貂、獺兔等整皮衣服時,僅僅設計出款式,打出樣板是遠遠不夠的,還要考慮到“排脊”(即脊背位置的排列)的問題(圖1-14)。有時因為排脊的合理性,甚至要改動衣長尺寸等,這在面料服裝中很少出現。
圖1-14 裘皮服裝的設計需要考慮“排脊”的合理性
(二)尺寸與規格
尺寸與規格直接關系到成本和產品的外觀效果。比如一條雙面編織圍巾,10cm×120cm的規格就比較合適,但是把規格加大到15cm×140cm就顯得有些沉,因為雙面編織的工藝會增加一倍的用料,在增加一倍重量的同時又增加一倍成本,這樣就會嚴重影響產品銷量。再如,設計披肩時,不同材料會有不同風格和尺寸,傳統的水貂披肩或狐貍披肩可能稍大一點的尺寸會更顯雍容華貴,尺寸過小會顯得窮酸,而休閑感的披肩,尺寸就可以比較隨意。
(三)樣板與設計
同面料服裝相比,裘皮具有一定的厚度,制作成的裘皮服裝,其分割線、裝飾部件常常較少,樣板給人的感覺較為簡潔。不過裘皮樣板設計也確有其特性,例如通常在面料服裝中,結構線的位置設計是非常重要的設計點,而在裘皮服裝中,結構線的位置設計就顯得沒那么重要。因為裘皮材料可以適當伸張,開身的位置、省道的轉移等被長毛所覆蓋而不會過多影響外觀效果。這樣的特性,就給設計帶來很大的發揮空間。另外,不同毛長裘皮的紙樣與實際效果差距也不同,針毛越長則差距越大。例如,銀狐皮、貉子皮等長毛裘皮,紙樣上畫出2~3cm,可實際效果卻有7~8cm之長,這也是裘皮樣板與普通面料時裝樣板的重要差別所在。
(四)工藝處理
圖1-15 創新工藝使裘皮材料的外觀發生變化
裘皮可塑性很高,融合現代新技術和新工藝,如剪毛、拔毛、抽刀、噴色、漂染、鏤空、編織……展示出裘皮嶄新的面貌,加之與其他服飾材料相結合,如皮革、蕾絲等,更平添裘皮風格的多樣化(圖1-15)。工藝的設計是裘皮服裝設計的主體,工藝設計似乎比款式設計更突出、更重要,有時甚至是構成整件裘皮設計的主體。
當然,好的設計要以工藝的合理性為前提。例如,設計獺兔噴脊整皮衣服,通常基本上是橫制,少有豎制和斜制。雖然,在工藝制作上能達到,但卻是以高耗料和高工藝難度為代價,有些得不償失。
三、裘皮材料的審美特點
在面臨著世界范圍的經濟增長與經濟危機循環往復以及氣候變暖等大環境下,人們的服裝消費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更多其他新的裘皮材料的審美趨勢需要我們重新去審視。
(一)追求高性價比的裘皮服裝消費
本世紀初,伴隨經濟危機而來的是新一輪的時尚風潮——“不景氣的時髦(Recessionchic)”,它給整個時裝界以及零售業帶來希望,并驅使顧客在預算減少時仍要消費,因此高性價比的裘皮服裝是時下消費者更熱衷的選擇。事實表明,用奢華裘皮炫耀財富的時代已經結束,理性消費的時代已經到來。在經濟危機下,精明務實的大眾更傾向于選擇新的消費模式,更理性、更聰明地調整消費。
(二)不同種類裘皮混搭的裝飾效果
如今的人們更樂于看到振奮人心的設計作品,這就意味著產品需要創新。眾多設計師們致力于在產品的創新方面狠下功夫,而混搭的設計手法就是他們擅用的設計手段之一。裘皮有很多種類,根據毛的粗細等品質可以對其加以區分。不同種類的裘皮在服裝中有著不同的裝飾效果,例如狐毛長而絨豐厚、水貂富有綢緞般的光澤、羔羊毛短而彎曲、灘羊毛則長而卷曲。這些不同的裘皮材料特征,造就不同類別裘皮的獨特外觀,設計師在設計時,可以根據裘皮的不同個性,采用小面積裘皮進行點綴的設計方法,在服裝大面積空間內,點綴以不同種類的裘皮,產生混搭的裝飾感(圖1-16、圖1-17)。
圖1-16 水貂皮與長山羊毛的混搭
圖1-17 長短毛混搭設計的手包
(三)制衣工藝帶來的不同肌理效果
隨著人們著裝觀念的變化,制作工藝也必須發展變化來適應當下人們的審美需求。輕、薄、暖成為人們新的追求目標,裘皮也向紡織工藝技術方面發展。例如,將裘皮制成各種裘皮線、花邊等,再結合編織技術,裘皮服裝似毛衣一樣柔軟輕便,實現人們追求輕、薄、暖的審美觀。在這樣的審美觀念下,裘皮服裝的工藝設計順應潮流,不斷地推陳出新(圖1-18)。
圖1-18 體現輕、薄、暖的裘皮服裝審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