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節 起源與發展

一、起源

關于汴繡的起源,據開封市工藝美術行業協會秘書長、開封汴繡廠顧問黃先堂先生介紹,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前,還沒有“汴繡”這個名字,關于“汴繡”這個名字的來歷還得從一個叫張福有的人說起。1954年,張福有同志為響應政府號召,大搞生產自救運動,成立了繡花合作組,這就是開封汴繡廠的前身,合作小組剛開始只有七個工人,工人們自帶設備和原材料,開始進行簡單的加工生產,產品主要包括兒童服裝、兒童帽、兒童斗篷、枕套、帳沿等。隨著工人的增多和生產規模的擴大,1956年合作組轉為合作社,時任開封市委統戰部部長賈子云同志到合作社視察工作,座談會期間議論起社名時,賈部長提議:“外地有蘇繡、湘繡,咱們就叫‘汴繡’好了。”從此便有了“汴繡”之說。

二、發展

汴繡制作工藝發展歷程如圖1-2所示。

圖1-2 汴繡制作工藝發展歷程

1.20世紀50年代

王素花自幼熱愛刺繡,10歲起就跟著姥姥韓程氏、母親韓美英習練繡藝。為了繼承宋繡(1956年宋繡改稱為汴繡)這一傳統工藝,1954年冬,7人成立開封繡花合作組。合作組成立以后,新老藝人認真學習、刻苦鉆研,在傳統平針為主的技藝基礎之上,又對散針、亂針、滾針、水紋蒙針等幾十種針法進行了創新。創新后的針法使得作品的表現內容更加豐富,表現形式更富有立體感。

1957年,開封市汴繡合作社掛牌,王素花就是該社錄取的首批繡工之一(圖1-3)。當時所謂的合作社,其實就是在某個小巷中一處宅院里,占上幾間房,招來十幾個工人,支上架子、棚子,掛上牌子,就成了汴繡合作社。條件無疑是艱苦的,冬天凍得人直哆嗦,夏天熱得人汗珠順著脊梁往下淌,常是衣服褲子一塊濕。夏天沒有電扇消暑,冬天無火爐取暖不說,連張凳子都沒有,屁股底下墊著的幾塊磚頭就是當時的坐具。工資更是少得可憐,一個月下來滿打滿算才4元錢,所以不到一個月,招進來的工人就走了一大半。誘惑不是沒有,當時紗廠、機械廠也在招工,工作條件優越不說,僅工資每月就有21元,是汴繡合作社的5倍還多,但王素花并沒有為之所動。她認定自己是一個干繡花的人,她曾經說過,人這一輩子,想干自己愿意干的事的人,肯定不少,但能夠如愿完成的,恐怕不是很多。因此,她非但不以為苦,反而感到莫大的榮幸。

圖1-3 1957年王素花剛參加工作的工作照

1958年,開封汴繡廠成立,這是開封市的第一家汴繡國有企業。王素花通過對河南民間刺繡的挖掘、繼承、發展、創新,同時向國內四大名繡學習借鑒,使汴繡在繼承四大名繡的基礎上又有所創新,技巧和藝術效果都達到了新的水準。開封刺繡行業進入發展的第二次高潮(汴繡發展的第一次高潮發生在北宋年間),以《清明上河圖》的繡制成功為標志。王素花在汴繡廠每天都是早出晚歸,唯恐干的活比別人少,久而久之,她便在姊妹中間落下了一個雅號“傻媳婦”。盡管大家口頭上說她傻,實際上她的一言一行都被領導和同事看在眼里、記在心里,參加工作僅三個多月她就被破格提拔為刺繡車間的副主任,不久又被提拔為主任(圖1-4)。

1959年,《清明上河圖》繡制成功,為國慶十周年獻了一份厚禮,該繡作還曾經被陳列于人民大會堂,它將東京汴梁的繁華熱鬧景象再次展現在世人面前,中外客人無不為之嘆服。

圖1-4 1958年王素花任開封汴繡廠刺繡車間主任的工作照

2.20世紀80年代

1983年,王素花任開封汴繡廠廠長,同年11月,時任國務院副總理姚依林到開封汴繡廠視察(圖1-5)時,對省委書記劉杰和汴繡廠廠長王素花說:“汴繡是你們河南的精品,爭取盡快走出國門。”當時處于改革開放初期,王素花經常和我國刺繡界的同仁一起交流經驗、切磋技藝(圖1-6)、取長補短,進一步促進了汴繡工藝的發展與創新,諸如《清明上河圖》《韓熙載夜宴圖》《簪花仕女圖》《百駿圖》《五牛圖》等一批批汴繡精品隨之出現,這些繡品均被國家博物館收藏或被國內外汴繡愛好者重金購去。除此之外,又發掘了新的題材,如仿古長卷、裝飾畫、皮影畫等。繡法上,將歷史上的雙面繡發展為雙面異色繡和雙面三異繡,其代表作品如異色繡中的《洛陽牡丹》,三異繡中的《中日友好》《嫦娥奔月與天女散花》[1]。1982年,在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評比中,汴繡被評為繼湘繡、蘇繡、粵繡、蜀繡之后的第五繡,其地位得到了真正意義上的確立。80年代汴繡曾多次榮獲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優質產品獎”,新聞媒體爭相報道。80年代后期,汴繡市場的競爭局面隨著開封工藝美術公司、開封工藝美術研究所的成立開始形成,預示著汴繡的發展又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圖1-5 1983年時任國務院副總理姚h依林視察開封汴繡廠

圖1-6 王素花與來自全國各地的新老藝術家合影

3.20世紀90年代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汴繡公司如雨后春筍地發展起來,公司數量由最初的幾家發展到幾十家,產品銷售范圍覆蓋全球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不僅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也為增進國內外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貢獻。

1990年,55歲的王素花面臨退休,不再擔任開封汴繡廠廠長,但她并沒有選擇安度晚年,憑借對汴繡的鐘情創辦了開封市藝苑宋繡廠。1996年,開封藝苑宋繡廠與美國邁克公司在美國洛杉磯聯合舉辦了中國宋繡展,一幅幅精美的繡品在美國引起了巨大轟動。1997年和1998年,國家經濟體制改革使大批國企職工下崗,為了再就業,他們自覺參與到汴繡市場的競爭中去,使汴繡的發展再次掀起高潮。

除此之外,90年代,西洋畫開始出現在中國傳統刺繡領域。用線調色和用線作畫是西洋畫繡制中最難掌握的技藝。王素花創新的新針法——亂針繡應運而生,這種繡法不僅可以增強光影效果,還能將光影色彩效果中的微妙關系表現得更加形象生動。這是兩種文明、文化、思想的交叉和融合,完美地將觀察方法與表現方法結合起來。

4.21世紀以來

2007年1月,開封汴繡行業協會成立,它的誕生,把從事汴繡行業的人員組織在一起,使汴繡發展更加規范,為汴繡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07年6月3日,王素花榮獲“中國民間工藝杰出傳承人”稱號(圖1-7)。2010年,河南汴繡在上海世博會亮相,令眾多國外友人駐足觀看(圖1-8),原河南省委書記盧展工親自到王素花布展的繡品前參觀(圖1-9)。2013年6月5日,第二屆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薪傳獎”頒獎大會在北京舉行,王素花作為獲獎者之一應邀蒞會(圖1-10)。如今,王素花創辦的開封市素花宋繡工藝有限公司(圖1-11)和宋繡藝術博物館已經走過了二十多年的風風雨雨,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其中,宋繡藝術博物館館名是由原人民日報社社長邵華澤將軍所題(圖1-12)。

多年來,王素花和她的員工們為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美化人們的家庭生活和打造優美的社會環境,繡制了很多精美的繡品。這些繡品,有的遠銷美、法、澳大利亞、日本、新加坡及我國臺港澳地區;有的成為家庭或者單位墻壁上的珍品;有的被收藏家收藏;有的被作為市禮、省禮饋贈嘉賓。單是近年來公司申報的專利就有三項,它們分別是:《洛神賦圖》《百鳥朝鳳》和《千手觀音》。其中,《百鳥朝鳳》長達10.05米,堪稱汴繡產品中的“巨無霸”,這件作品針法細膩、工藝精湛,傾注了她和廣大繡工們大量的心血。在第十一屆全國民間工藝美術評比中,被評為刺繡作品的最高獎——“山花獎”,為汴繡贏得了極大的榮譽,具體如圖1-13~圖1-16所示。

圖1-7 王素花參加中國民間工藝杰出傳承人大會并與馮驥才合影

圖1-8 王素花公司員工在上海世博會展示刺繡技藝

圖1-9 河南省委領導親自到王素花布展的繡品前參觀

圖1-10 王素花在“薪傳獎”頒獎大會現場

圖1-11 開封市素花宋繡工藝有限公司院景

圖1-12 邵華澤將軍題詞的宋繡藝術博物館

圖1-13 《洛神賦圖》局部

圖1-14 《百鳥朝鳳》局部

圖1-15 《千手觀音》

圖1-16 “山花獎”獎杯

王素花的繡品蜚聲海內外。2014年3月19日,一批葡萄牙游客參觀籌建中的宋繡藝術博物館(圖1-17和圖1-18)。2014年9月22日,以美國大費城中國統一促進會會長任美清為代表的一批美籍華人到開封宋繡藝術博物館參觀(圖1-19),他們參觀后贊不絕口。在宋繡藝術博物館內有一個留言簿,里面記載著參觀者的觀后感,這是參觀者對王素花作品最真實的評價(圖1-20)。除此之外,香港電視臺、河南電視臺還專門對王素花老師進行了采訪(圖1-21和圖1-22),并進行了節目錄制(圖1-23)。

圖1-17 王素花向葡萄牙客人介紹藏品

圖1-18 葡萄牙客人參觀后寫下觀后感

圖1-19 王素花迎接來自美國費城的客人

圖1-20 中外參觀者的留言

圖1-21 王素花接受香港電視臺采訪

圖1-22 王素花接受河南電視臺采訪

圖1-23 公司員工(前排左一、二排右一)參加河南電視臺拍攝的非遺節目錄制現場

憑著將近60年的從業經歷,王素花的汴繡制作工藝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技術水平,成為中國刺繡界的大師級人物,她的繡作不僅得到了業界的一致認可和廣大藝術愛好者的高度稱贊,并且獲得了多項大獎和榮譽稱號(表1-2)。

表1-2 王素花所獲獎項榮譽一覽表

王素花不僅刺繡技藝高超,而且道德高尚、心地善良、熱心公益事業,她自費對殘疾人(圖1-24)、貧困戶進行刺繡培訓,使他們掌握一技之長,實現自食其力。十幾年來王素花老師累計培養了2000余名工人,帶動了近2萬人就業。當地政府和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相關領導都給予了大力支持和幫助(圖1-25和圖1-26)。

圖1-24 王素花培訓的輪椅上的繡花姑娘

圖1-25 省委領導在王素花的陪同下視察公司為殘疾人提供的生活環境

圖1-26 中國殘聯的相關領導到刺繡車間參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昌县| 澄城县| 台中县| 治县。| 新昌县| 中西区| 徐闻县| 马尔康县| 淄博市| 定日县| 南宫市| 安溪县| 凤庆县| 陵川县| 安岳县| 志丹县| 盱眙县| 贵港市| 石河子市| 友谊县| 长沙县| 太康县| 忻州市| 历史| 晋城| 正蓝旗| 柳河县| 托克托县| 灵武市| 龙陵县| 惠东县| 卢湾区| 彭泽县| 庐江县| 建阳市| 淮安市| 新源县| 印江| 同心县| 茌平县| 长汀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