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織造工藝學(第3版)
- 言宏元
- 1527字
- 2020-07-17 12:28:19
任務一 認識非織造布
知識準備
自古以來,紡紗和經緯成布是紡織業恒久不變的生產觀念和工藝流程。隨著現代非織造工業的崛起,使傳統的紡織生產觀念和工藝技術遭遇了有力的挑戰。非織造布工業綜合利用了現代物理學、化學、力學、仿生學的有關基礎理論,結合了紡織、塑料、造紙、化工、皮革等工業生產技術,突破了傳統的紡織原理,成為一個獨立的、飛速發展的、產品多樣的新興產業部門,成為繼機織、針織之后的第三領域,被譽為朝陽工業。
一、非織造布的定義
非織造布又稱無紡布、不織布。1942年,美國一家生產了數千碼與傳統紡織原理和工藝截然不同的新型布品,它不經過紡,也不經過織,而是用化學黏合法生產的,當時定名為“Nonwoven fabric”,意為“非織造布”。這一名稱一直沿用至今,被世界上多數國家所采用。
非織造布的定義,幾十年來一直在探討和發展中。
我國把非織造布的定義列入國家標準(GB/T 5709—1997)。用專業術語定義的非織造布是:定向或隨機排列的纖維通過摩擦、抱合或黏合或者這些方法的組合而相互結合制成的片狀物、纖網或絮墊(不包括紙、機織物、針織物、簇絨織物,帶有縫編紗線的縫編織物以及濕法縮絨的氈制品)。所用纖維可以是天然纖維或化學纖維;可以是短纖維、長絲或當場形成的纖維狀物。為了區別濕法非織造布和紙,還規定了在其纖維成分中長徑比大于300的纖維占全部質量的50%以上,或長徑比大于300的纖維雖只占全部質量的30%以上但其密度小于0.4g/cm3的,屬于非織造布,否則稱為紙。
由此可知,非織造布是一種有別于傳統紡織品和紙類的新纖維材料。從織物上看,非織造布是由纖維直接構成的纖維型產品,不同于傳統紡織品以紗線的形式存在于產品中。這一界定已遠遠超出了“布”的涵義,該定義比較周密地概括了當今非織造布的內涵特點和外延區別。
二、非織造布的分類
1.按產品的用途分類
(1)醫療衛生類。手術衣、防護服、口罩、鞋套、消毒包布、繃帶、換藥紗布,血液及腎透析過濾材料;擦拭布、濕面巾、柔巾卷、美容用品、衛生巾、衛生護墊、尿片及一次性衛生用布等。
(2)家庭裝飾類。地毯、貼墻布、家具布、窗簾、床單、床罩、臺布、餐巾、民用抹布、購物袋等。
(3)服裝類。襯基布、服裝和手套保暖材料、黏合襯、墊肩、絮片、定型棉、各種合成革底布等。
(4)工業類。用于加固、加筋、復合、防滲、排水、分離的土工布;屋面防水卷材和瀝青瓦的基材;增強材料、拋光材料、絕緣材料、保溫隔音材料;各種氣體、液體、固體的過濾材料;水泥包裝袋、包覆布等。
(5)農業類。作物保護布、育秧布、灌溉布、保溫幕簾、護根袋、毛細管墊等。
(6)其他。睡袋、帳篷、太空棉、吸油氈、煙過濾嘴、袋包茶袋、鞋材等。
以上產品按使用時間來分,可分為用即棄型和耐用型(用即棄型是指只使用一次或幾次就不再使用的產品:耐用型則要求能維持較長的重復使用時間)。按產品的厚度來分,一般又可分為厚型非織造布和薄型非織造布。
2.以纖維成網方式結合纖維網的固結方法來分類(表1-1)
表1-1 非織造布生產工藝分類表
(1)按纖維成網方式分類。非織造布的成網方式一般為干法成網、濕法成網和聚合物擠壓成網三大類。
①干法成網是指纖維在干態下,利用機械梳理成網或氣流成網等方式制得纖網,然后用機械、化學黏合或熱黏合方式加固成非織造布。
②濕法成網是以水為介質,短纖維在水中呈懸浮狀,采用造紙的方法,借水流的作用形成纖網,然后用化學黏合、機械或熱黏合的方法加固成非織造布。
③聚合物擠壓法是指將聚合物高分子切片由熔體或溶液通過噴絲孔形成長絲或短纖維。這些長絲或短纖維在移動的傳送帶上鋪放而形成連續的纖網,然后按機械、化學黏合或熱黏合形成非織造布。
(2)按纖維加固的方式分類。纖網的加固工藝一般分為三大類:機械加固、化學黏合和熱黏合。具體加固方法視纖網類型和產品的使用性能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