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紡織品染整技術290問
- 黃光
- 1114字
- 2020-07-17 10:14:13
41.如何去除織物上的棉結和死棉?
答:在加工不經磨毛的織物時,織物上往往會出現很多筆尖大小的深色和白色小棉結,按正常工藝和加工方法來處理這種織物時,其生產出來的成品質量無法滿足客戶的要求:小棉結在織物上是以小黑點的形式存在,若在后工序剝落后即會在織物上呈現出一個小白點;死棉在織物上是以小白點的形式呈現,在染深色織物時這種白點嚴重影響織物的外觀。
(1)棉結的特性:棉結是由單根纖維或多根纖維糾纏而成的圓形小結或粒狀纖維結。其成因是棉纖維、未成熟棉或死棉因軋花或紡紗過程中處理不善集結而成,形成棉結的根本原因是纖維間的搓轉和擦轉。
正常棉纖維所形成的棉結,其纖維的物理、化學性質與織物上的其他棉纖維沒有差別,上染率也正常,但織物浸軋染料烘干過程中往往會在棉結處產生嚴重的泳移現象,棉結的表面顏色加深,而棉結遮蓋的織物表面即會出現小白點,在小棉結脫落或翻轉后織物上的小白點就會呈現出來,嚴重影響織物的外觀。
未成熟的棉纖維和死棉所形成的棉結其纖維的物理和化學性質與織物上的其他棉纖維差異很大,其上染率很低,織物經過浸軋染料后小棉結在織物上會呈現小白點,嚴重影響織物外觀。
正常棉纖維所形成的棉結,其強力較好,加工過程中比較難脫落;而由未成熟棉纖維和死棉所形成的棉結其強力較差,加工過程中很容易脫落。
(2)死棉的特性:死棉是指棉纖維在成長過程中有少量棉纖維發育不良,這部分成熟度不夠的棉纖維其物理和化學性質與正常棉纖維有較大的差異,在紡織行業內習慣將這種棉纖維稱為“死棉”。
在生產過程中部分成熟度不夠的棉纖維混在正常纖維中被紡成紗,織成布。由于這部分棉纖維對染料的上染率比正常棉纖維的上染率要低很多,當織物染色后死棉往往以筆尖大小的白色點狀出現在織物上,染淺色時這種白點并不明顯,而染深色時這種白點會很明顯,嚴重影響織物外觀。
(3)解決辦法:在目前這種情況下,指望通過坯布供應商提高配棉等級來解決棉結和死棉問題的可能性并不大,最可行的方案還是在前處理工藝上來想辦法。
①燒毛工序:燒毛機上的兩條刷毛輥和金剛砂輥在不產生擦傷的前提下要盡量保證其正常運轉,為了防止擦傷布面,可在金剛砂輥表面包上一層棉布帶。
②煮漂工序:在氧漂烘干后裝四個主動輥正反運轉,輥上包一層棉布帶,織物在運轉過程中包布輥在織物的正反面摩擦,以達到去除棉結的目的,同時布面也比較光潔。
③磨毛工序:要求比較高的織物則可以在氧漂后用磨毛機去除棉結,磨毛機上開兩條320~400號的砂輥,再開4~6條包了棉布帶的砂輥正反轉摩擦織物正面。這樣處理的織物去棉結干凈,手感好,但氧漂下機織物不能有皺條,否則砂輥會在布面上造成擦傷疵布,如果氧漂工序已經造成皺條的半制品則要經絲光后才能上磨毛工序打粒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