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紡織品染整技術290問作者名: 黃光本章字數: 767字更新時間: 2020-07-17 10:14:07
8.常用的氧化劑退漿工藝有哪些?
答:常用的氧化劑退漿工藝有雙氧水一浴法退漿工藝,雙氧水二浴法退漿工藝,雙氧水、尿素無堿退漿工藝等。
(1)雙氧水一浴法退漿工藝:
①工藝流程:
浸軋退漿工作液→汽蒸→熱水洗→冷水洗→烘干……
②工藝配方:
雙氧水 4~6g/L(退漿液溫度:室溫)
滲透劑 適量
螯合劑 適量
燒堿 8~10g/L(燒堿溶液溫度85~90℃)
汽蒸時間 15~30min
熱水洗溫度 80~85℃
⑵雙氧水二浴法退漿工藝:將織物先浸軋中性雙氧水溶液,然后再經熱燒堿溶液處理,此時織物上的雙氧水與熱的燒堿溶液接觸而迅速分解,將淀粉和降解成較短的分子鏈而溶于水。
①工藝流程:
浸軋雙氧水→浸軋熱堿液→汽蒸—熱水洗→冷水洗→烘干……
②工藝配方:
雙氧水 4~6g/L(雙氧水溶液溫度40~50℃,pH6.5左右)
滲透劑 適量
燒堿 8~10g/L(燒堿溶液溫度85~90℃)
汽蒸時間 2~3min
熱水洗溫度 80~85℃
(3)雙氧水、尿素無堿退漿工藝:在尿素的活化作用下,雙氧水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分解,并誘發一系列自由基反應,將聚乙烯醇大分子鏈被氧化降解成小分子物質,達到退漿和降解聚乙烯醇的目的。
①工藝流程:
室溫下浸軋前處理工作液(二浸二軋,軋液率100%)→汽蒸(100℃,20~30min)→熱水洗(80~85℃)2次→冷水洗2次→水洗……
②工作液配方:100%尿素(g/L):100%雙氧水(g/L=1∶1.778,pH控制在5~6之間。
③工藝分析:雙氧水用量小于18g/L時,聚乙烯醇降解率隨雙氧水用量的增加而明顯提高;而雙氧水超過18g/L時,聚乙烯醇的降解率趨于穩定,其原因是雙氧水對·OH具有抑制作用,最適宜的雙氧水用量為18g/L。
坯布上聚乙烯醇含量低,則汽蒸時間可短一點,聚乙烯醇含量高則汽蒸時間要相對延長一點,一般汽蒸時間控制在20~30min比較適宜。
軋液率控制在100%時比較好,如降低軋液率則要相應地提高助劑濃度。
去油劑等表面活性劑能與·0H反應,從而減少了工作液中·OH的濃度,因此,在使用這類助劑時雙氧水的用量要相應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