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企業持續成功的原因
流行的管理體系容易讓人們誤入歧途;海量的碎片化信息,影響了人們的認知水平,如很難分清主次和辨明方向。各類專注于招聘、績效或者股權激勵等某一個細節的主題培訓或辭藻華麗的文章,又容易讓人們沉迷于各類技術分析;日常管理的瑣事也讓人們深陷其中,無法解脫。這些影響因素都無法讓人們看清企業經營的全貌。
當前主流的經濟學、管理學思想和理論,都是歐美學者創立的。發達國家在現代企業治理領域的研究比中國早了很多年,已經形成了一套較為完善的理論體系。中國作為后起之秀,學習和借鑒西方的經驗,可以讓我們少走很多彎路。但如果完全照搬西方的理論,可能很難達到理想的效果。即便是歐美最優秀的企業,在運用源自歐美的管理理論開展中國業務時,照樣頻頻遭遇滑鐵盧。
互聯網巨頭谷歌、著名電子商務公司eBay、國外網約車獨角獸Uber都在中國經營失敗后黯然退出。2019年,作為當下全球市值最高公司之一的亞馬遜公司,在中國慘淡經營15年之后,關閉了在中國的電商業務。1995年就已經進入中國市場的國際零售巨頭家樂福,在遭遇連年巨額虧損之后,于2019年6月23日以48億元人民幣的價格將家樂福在中國市場80%的股份出售給了蘇寧集團。
因此,我們需要在學習西方先進的管理思想的同時,辯證地看待這些思想。我們需要辨析出哪些是企業治理最本質的內容,又有哪些管理方法是建立在歐美國家特有的國情和文化基礎上的,什么是適合我們企業的持續成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