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說中國大歷史3:三國-南北朝
- 李學勤
- 1727字
- 2020-07-08 14:18:45
13 魏末三少帝
在曹魏末年的短短二十余年中,連續出現了三位年輕的皇帝,他們是曹芳、曹髦和曹奐。
曹芳是魏明帝曹叡的養子,沒有人知道他的來歷。青龍三年(公元235)立為齊王。景初三年(公元239),明帝病危時立為太子,時年僅八歲。明帝死后,八歲的曹芳即位為帝,在位十五年被廢,年僅二十三歲。
曹髦是魏文帝曹丕之孫。正始五年(公元244)封為高貴鄉公。曹芳被廢后,十四歲的曹髦即位為帝,在位六年被殺,年僅二十歲。
曹奐是魏武帝曹操之孫。甘露三年(公元258)封為常道鄉公。曹髦死后,十四歲的曹奐即位為帝,在位六年被廢,年僅二十歲。
這三位皇帝即位時還都是少年,曹芳甚至可以稱為兒童,他們離開帝位時也就是二十幾歲。正值青春年少的他們,本應該享受花季少年的幸福時光,卻無可奈何地卷入了腥風血雨的政治斗爭中。而就在他們三人的頭上,始終籠罩著一道揮之不去的陰霾,那就是司馬氏的控制。最終,這道陰霾將他們完全吞噬了。

魏晉·宰豬場景壁畫
中國大事記:公元223年,劉備死,太子劉禪繼位,是為蜀后主,諸葛亮輔政。遣鄧芝使吳修好,共抗曹軍。
世界大事記:公元225年,南印度薩塔瓦哈納王朝約于此時陷入分裂。

曹沖稱象石雕
嘉平三年(公元251),司馬懿去世,其子司馬師繼續控制曹魏軍政大權。嘉平六年(公元254),司馬師羅織罪名,殺害了反對他的李豐、夏侯玄、張緝等人,皆夷三族。又廢掉了曹芳的皇后張氏,另立皇后王氏。司馬師的這些舉動,令年輕的曹芳極為不滿。但由于司馬氏權傾朝野,曹芳敢怒而不敢言。當時,司馬師之弟司馬昭鎮守許昌,曹芳下詔命他出擊西蜀姜維,借機疏遠他,分散司馬氏力量。司馬昭可沒有那么傻,在司馬師的示意下,他在出征前,率領著軍隊進入洛陽城。名為朝見皇帝,實則向曹芳示威,威脅皇權。曹芳的親信勸他下詔趁機除掉司馬昭,控制軍權,進而威脅司馬師交出軍政大權。曹芳立刻寫下詔書,但他畢竟年輕,面對著詔書竟然嚇得渾身顫抖,不敢發出。曹芳優柔寡斷,司馬師卻雷厲風行,廢帝的陰謀正在秘密進行著。
司馬昭的軍隊進入洛陽城后,司馬師認為心里有底了,便以皇太后的命令召集大臣們開會,說曹芳荒淫無度,不能繼續做皇帝了。大臣們沒有人敢公然反對。這次會議的結果是,收回曹芳的皇帝印信,讓曹芳仍然去做他的齊王。
曹芳被廢后,司馬師又以太后的名義,立了另一個小傀儡皇帝,十四歲的曹髦。曹髦即位一年后,正元二年(公元255),司馬師病死,其弟司馬昭繼掌曹魏大權。司馬昭由大將軍做到相國、晉公,加九錫,氣焰熏天。曹髦即位后,已漸漸長成一個小伙子,他見到皇權日漸衰落,氣憤難忍。一天,他對王沈、王經、王業等人說:“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我不能坐以待斃,今天我就想和你們一同聲討他。”王經連忙說:“目前司馬昭權傾朝野,天下人都愿為他賣命,這已不是一兩天的事了。況且陛下身旁沒有軍隊,沒有兵器,您靠什么聲討司馬昭啊?如果不謹慎行事,恐怕就要大禍臨頭啊!”年輕氣盛的曹髦哪里聽得進王經的話,從懷中掏出了黃綾手詔,毅然說道:“我已經決定了!即使是死,又有何懼,何況也許還不至于死呢。”隨即入宮去見太后。王沈、王業見狀,立刻跑到司馬昭面前告狀,王經不同意他們的做法,堅決不去,后來被司馬昭殺害。

司馬懿塑像
歷史百科堂:漢代在秦的基礎上,建立和發展了一整套選舉統治人才的選官制度。這套制度包括察舉、皇帝征召、公府與州郡辟除、大臣舉薦、考試、任子、納資及其他多種方式,不限于一途,而且還可以交互使用。
曹髦見過太后后,手持寶劍,登上馬車,率領眾人沖出宮門。在宮門,曹髦遇到了司馬昭之弟司馬伷,大喝一聲,嚇得司馬伷驚慌逃竄。正在這時,中護軍賈充、成濟等人聞訊趕來,成濟問賈充怎么應付。賈充說:“晉公命令,要死的不要活的。”于是成濟挺戟刺死了曹髦。
曹髦被殺后,十四歲的曹奐又被推上了傀儡的位置。曹奐在位期間,司馬昭完成了滅蜀的戰略計劃,司馬氏獨掌天下的時機成熟了。此后,司馬昭晉爵晉王,立其子司馬炎為世子。咸熙二年(公元265),就在司馬昭死后不久,曹奐禪位于司馬炎,曹魏滅亡,西晉建立。曹奐貶為陳留王,得善終。
魏末的三個小皇帝,兩個被廢,一個被殺,在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父子的陰霾下,度過了悲慘的青少年時代。他們的悲慘命運不是他們自己選擇的,而是由當時政治形勢的發展趨勢造成的。